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雅安地震,使人们想到了五年的汶川地震,当时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汶川大地震报道是中国突发灾难事件报道的一个里程碑:信息快捷、公开、透明;媒体人提升了人文关怀的素养。但是,当开始冷静、理性地思考汶川地震报道时发现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媒体记者集聚灾区,占用灾区资源;为了报道"效果",干扰救援,对被采访者不够尊重;灾难中不恰当的娱乐化表达。五年后的雅安地震中,媒体的报道却有不少的进步,即:灾区现场报道克制、冷静、理性;报道方式以打气加油为主旋律;社交媒体的出现,让信息没有障碍地实时传播。  相似文献   

2.
马凯 《新闻世界》2013,(7):200-202
【摘要】在社交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微博是其母媒体的延伸,面对灾难性事件,传统媒体微博应当扮演事实报道者、舆论引导者、议程设置者和心理抚慰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许媛媛 《新闻世界》2013,(7):352-353
【摘要】每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往往迅速出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本文以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雅安地震为例,分析各类新闻媒体在危机报道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潘頔 《新闻前哨》2013,(7):100-100,106
汶川大地震的剧痛刚刚平复,强震再度袭向四川雅安,以不到1分钟的时问,改变了雅安的面貌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然而,与2008年汶川地震不同的是,当时,社交媒体在中国尚未兴起,而现在,拥有即时、迅速等优势的微博,以其透明、多渠道和全方位的信息发布,在此次地震报道中传播优势凸显,为雅安地震救援做出了不可低估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庄园 《新闻窗》2013,(5):57-58
在灾难发生的瞬间,所有人都在往外跑,但有两类人往里走,一类是军人,一类是记者。在此次雅安地震的报道中,记者努力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把自己融入到灾害现场和灾民生活里,实现从外围的旁观者到现场的亲历者的转变,从激动的目击者到清醒的审视者的转变,在对新闻现场的无限逼近中,完成对灾民记忆的叙述。  相似文献   

6.
祭日未临,又蒙新殇。尽管有着"熊猫首都,生态天堂"的美誉,但雅安这座宁静秀丽的城市,在最近五年都遭受了太多的苦难。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雅安全市遭受重创。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特大地震。雅安土地再遭流血之痛,芦山、宝兴、天全、荥经、雨城、名山、石棉、汉源六县二区无一幸免。作为当地主流媒体,雅安日报传媒集团见证了雅安这五年的起起落落,从受灾到重建,从重建到再度受灾。作为当地媒体人,雅安日报传媒集  相似文献   

7.
李玺 《东南传播》2015,(8):98-100
本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在4·20雅安地震和8·3鲁甸地震中的新闻报道内容进行了统计,借此总结和分析其报道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研究发现:以"硬信息"打造权威性和公信力、用"以人为本"置换"以宣传为本"、不露痕迹地进行舆论引导,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次地震中的主要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8.
朱丽 《今传媒》2015,(3):112-113
在汶川地震、奥运会、两会开幕式、纪念日等重大事件面前,各大报纸的头版纷纷让位于这些"特别事件",而且极尽各种视觉表征之能事,视觉话语无疑成为各大报纸重点呈现的元素构成。与其他重大事件一样,2013年的雅安地震同样占据了报纸头版的重要篇幅和位置。无论党报、都市报和行业报纸,其头版位置无一例外将目光转向了雅安地震。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关注媒体在进行灾难性新闻报道时,如何通过构建新闻框架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对社会风险进行控制。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选取《中国青年报》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中国青年报》等报纸媒体关于灾难性事件报道是一个客观、理性、人本主义的新闻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合理引导舆论和降低社会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今晚就是有天大的困难,绵阳晚报记者也要在现场,在第一时间采访到重灾区的灾情。""我不敢回家,我宁肯呆在报社不停地工作,我宁肯累倒,都不愿回去休息。  相似文献   

11.
李钢 《视听界》2013,(3):77-78
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消息牵动全国,各方力量立即行动,多家电视台迅速推出抗震救灾节目。根据索福瑞46城市的监测数据,4月20日较地震前两周周末的开机率数据升幅17%,晚间提升5%,这个数据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期间较为相似。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电视仍旧是人们获知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的发生,给媒体带来了严峻考验,全国各地的媒体为此展开了一场报道战。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之一,以其反应快速的特点在第一时间投入到地震报道中,而且一改以往做法,不断增强节目的服务性,提供大量的救灾信息,注重心理干预类节目的作用,创新节目内容。广播在这次灾害报道中的表现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记者》2013,(6):20-22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雅安全市遭受重创。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强烈地震。雅安受创更甚,芦山、宝兴、天全、荥经、雨城、名山、石棉、汉源六县二区无一幸免。2008年—2013年,五年,雅安,两次地震之殇。作为当地主流媒体,雅安日报传媒集团见证了雅安这五年的起起落落,从受灾到重建,从重建到再度受灾。  相似文献   

14.
胡洪江 《青年记者》2022,(15):53-55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全球媒介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新闻从专业系统走向杂合化生产,记者的“身体”与“在场”史无前例地分离,“多元在场”成为常态。与此相伴随的,是记者“身体离场”引发的对于新闻真实性难以保证、独家新闻缺失、“现场感”弱化等多种危机的担忧。记者与新闻现场的关系面临重构,记者需要带着新的使命、技术与理念重回新闻现场。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突如其来的地震震碎了这座风景秀丽的城市。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发出求救信号;雅安电视台女主持来不及换下婚纱,赶到第一线播报灾情;《第一财经》的男主持人在播报雅安地震时哽咽落泪;各大报纸把灾区的惊慌、恐惧、悲伤、  相似文献   

16.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媒体发明了“汶川加油”、“四川雄起”等具有很大鼓动性的词语,的确这些词汇能凝聚人心,在特定阶段也能给身处灾难中的人民以信心。但是,当2013年雅安大地震发生时,我们又看到了此情此景时,就不得不进行理性反思。正如网友“时报翔哥”所言:“看完国内60多家纸媒的封面,标题文本仍然与5年前汶川大地震,3年前玉树大地震如出一撤,只不过汶川玉树改成了雅安:雅安不哭,  相似文献   

17.
梁泽方 《新闻世界》2013,(12):145-146
四川卫视的雅安芦山地震特别报道形式多样,内容全面。本文通过对四川卫视"4·20雅安芦山地震"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与评价,探讨其在自然灾害报道上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市报人》2013,(7):47-47
各会员单位: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众多会员报社也迅速行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高度关切,竭力支持雅安地震灾区抗震救灾。雅安有灾,中国有爱。为帮助雅安地震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在此,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向各会员单位发出以下倡议:  相似文献   

19.
从舟曲灾后三小时到雅安的53秒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以下简称“雅安地震”)。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在随后的数小时内,以最新灾情、安全提示、求助呼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震微博在网络空间急剧增长,让更多的人短时间内迅速获知了雅安地震的实时灾情。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场重大灾难从天而降,考验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考验着我们的党和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