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博庚 《新闻世界》2014,(8):102-103
本文分析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传媒业利用大数据的现状,认为传媒业应提升自身处理数据能力,树立"用户为王"的理念,学会让数据"说话",数据的多次利用,让大数据辅助品牌传播,从而真正地拥抱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2.
潘洪涛 《青年记者》2013,(27):21-23
三网融合与大数据环境中,广电新媒体不再只是内容产品的信息消费平台,应用将成为智能电视与互联网电视的新宠。在庞大的新媒体产业中,广电系统的新媒体产业,不论是技术、市场需求还是商业模式,近年来都经历了变革。如果说将互联网技术和运营模式引入广电,是广电新媒体发展的第一阶段,那么,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广电新媒体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更波澜壮阔  相似文献   

3.
张金 《出版参考》2014,(12):12-13
正随着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超过8.28亿,微信用户数也已达6亿,手机淘宝用户(不含天猫)和支付宝用户均破1亿,购物人群已占淘宝互联网购物人群的三分之一,成为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与有线互联网时代匿名用户不同,手机或平板用户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微信用户与论坛用户ID不同,不再是"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是若干个活生生的人。这还不只是用户数量的简单增加,随着SNS社交媒体的日益发展,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用户平台、用户与商家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加,用户与信息、用户与商品和服务的联系也在不断增加,用户量、物流、现金流、信息量也在日益增加,用户行为呈海量爆发式增长,用户数据呈现  相似文献   

4.
正大数据时代绝不仅仅是超大规模的信息数据,它更是一场信息革命,触及社会各个领域,对个人、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都将带来巨大的冲击。大数据可以让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甚至改变人对现实的理解。对于电视剧营销而言,观众的收视数据是基础。在大数据时代,电视观众的收视数据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整个数据的结构已经发生质的变化,除了有结构化的数据外,大量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充斥其  相似文献   

5.
张宁  杨斌 《新闻世界》2014,(6):323-324
"大数据"一词由来已久。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曾表示,我们从2012年起就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新闻业作为信息尖端行业,受到了大数据的巨大冲击。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面对这种冲击应如何应对,成为每个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两年,有一些行业趋势非常明显,用关键词来总结就是:大数据、OTT、多屏互动。大数据是从互联网和IT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术语,它存在于各个领域、各行各业;而"OTT"、"多屏互动"是广电行业的专业术语,但它们和大数据有关,和广大受众的媒体体验更是密切相关。第一个关键词是大数据,可以说这是眼下整个TMT行业的大背景。互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广电行业站在多数据信息融合的制高点,掌握了大量数据。大数据时代不仅对广电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广电行业也应利用大数据做出顺应时代的改进。结合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相关技术,广电行业可以获得更多详细的信息,生产出分流更细的产品呈现给用户,为用户生活带来更多方便。  相似文献   

8.
传媒业如何面对“口红效应”的诱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口红效应",其有效性的边界十分清晰.这也是消费支出肾缩的大环境下,传媒受众对传媒产品要求更加苛刻的结果.在顺风顺水中快速积累起财富的中国传媒业,如何才能从这次经济危机中享受到"口红效应"带来的"豁免权"呢?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刻,仅仅依靠"口红效应",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文化传媒业一枝独秀的空间也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9.
徐轶材 《视听》2016,(6):152-153
在新闻生产方式与机制、新闻采编方式乃至最终新闻产品的呈现方面,大数据时代为新闻带来挑战和新的机遇。媒体行业应转变新闻采写思维,以"受众为王""数据为王",加强跨界合作,以应对大数据浪潮下传媒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未来五年传媒业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传媒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新闻出版行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22万亿元,广播电视业总收入超过2238亿元。然而,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广播电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思维和技术发生了巨大改变,数字出版则在同步感受着大数据的脉搏。2013年大数据在数字出版产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2014年则进入数字出版实用领域,实现了出版商由内容提供商逐渐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数据资源整合和管理、多媒介融合,以及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挖掘提供内容聚合服务、实现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精准策划和精准营销等是大数据技术在出版业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2.
当下,传统媒体面对新兴技术接踵而至甚至来势汹汹的形势,显得有些应接不暇、力不从心。在报(台)网融合才刚刚起步的时候,全媒体建设呼之欲出;在全媒体建设争议纷纷的时候,云计算来了;当云计算还没整明白,大数据又来了……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关于传统媒体转型的叫嚣就未曾停止过,一些传统媒体面对迷雾缭绕的彼时此景,更加扑朔迷离,不知该何时出手,从何下手。其实,媒体转型就在当下,一切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作为新一代的技术和架构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大数据的战略地位、知识发现模式的改变以及对"存在"的颠覆入手阐述了大数据对普通高校图书馆的多维影响;从角色定位、资源重构、渐进式发展几方面探析了普通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发展策略。旨在通过抓住大数据机遇、提升大数据意识、建立公平的大数据环境来促进图书馆服务大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后,传媒作为信息产业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了冲击。本文分析了大数据的四个特点,分别从传播效果、新闻价值、新闻业务、传媒数据库、媒体的功能和媒体从业人员探讨了大数据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最后分析了大数据带来的负面影响:泄露隐私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要重视新闻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媒业在改革开放中得到高度扩张。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各种报刊2100多种,期刊8800多种,广播电台290多家,电视台450多家,互联网用户5400多万户,各类网站29万多个。许多中心城市同时拥有几家相同类别的报纸、广播、电视频道,各家媒体都在为同一新闻资源争夺最佳报道效果。另一方面,社会上一些非新闻媒介如手机短信、寻呼机等,也在经常发布有关热点新闻和信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全球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新闻公示于众,对传统的新闻媒介构成巨大的冲击。而新闻信息发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又使得政府部门的有关重大决策、重要举措更加透明、公开。那种传统的以“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16.
赵红勋 《视听界》2014,(5):56-60
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当代媒体的主流发展趋势,"大数据"的概念在广电业界已不是陌生词汇。本文从电视产业变革的大数据现实语境、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表达、电视艺术的数据化转型三方面,阐述大数据对电视产业变革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2012年开始,大数据取代云计算成为业界的热词。按照互联网数据中心对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技术描述了新一代的技术和架构,旨在从各种海量的数据中,通过高速采集、发现和分析,提取出数据中隐藏的商业价值。大数据是在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基础之上,由汇聚海量用户或海量传感器而产生出的大量数据信息。大数据的出现,离不开信息时代这个大背景,它与社会化媒体、移动传播、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紧密相关。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巨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等特点。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储存越来越多,相互连接越来越便捷,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始应用于互联网和通信领域商业分析的大数据,如今已经迅速蔓延到广播电视业。广播电视媒体同其他传媒业一样,生产和拥有了海量的信息数据,理应成为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预示着新一轮的传媒变革,如何把握大数据时代与传媒业变革的对接点,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发展传媒业,将是包括广电媒体在内的传媒业需要深入思考的。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采集、集成和数据挖掘方法,为高校图书馆优化文献储藏和开展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思路.文章通过定性分析法,探索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大数据为支撑的藏书采购新模式.这种基于读者显性及隐性阅读需求,建立以读者数据及用户行为为支撑、以数据为导向的藏书采购模式,使现有图书采访工作更加数据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9.
桑翔 《传媒》2013,(8):32-34
2013年被诸多媒体喻为"大数据元年"。在"大数据"的作用下,不同领域和行业都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哈佛大学量化社会科学研究所主任Gary King说:"在庞大的新数据来源支持下,量化的前进步伐将会踏遍学术、商业和政府领域,而没有一个领域可以不被触及。"传媒行业伴随着数字技术革命,正在由传统的信息传播向数据传播进军,手段、形态和盈利模式面临变革性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4,(5)
正"创新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改变是我们优质服务的实践。留下您有观点的态度,有态度的观点,就来——@传媒杂志@中国传媒网@新华社发布:2014年两会,新华社首次利用微信平台搭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访谈群",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就热点话题进行在线讨论,话题将涉及雾霾、医疗改革、互联网金融等时下热点,同时,大数据分析团队将通过微博、搜索引擎等社交数据对每日话题进行深度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某数据挖掘公司监测《小时代》的微博受众,发现观影群体的数据指向"90后""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女孩",而这些数据对应另一头指向湖南卫视的《快乐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