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教师之间应更加紧密合作。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这也要求改变教师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老师打交道。例如一  相似文献   

2.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重视教师必须具备的这一基本素质,努力建设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教育合作关系,从而使新课程改革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学生、家长的心中。一、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的孤立与封闭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包括与同类学科教师的合作、与不同学科教…  相似文献   

3.
刘福林 《时代教育》2007,(8Z):83-83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对人才的评估建立相对独立的目标体系。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评估人综合能力的测试也日臻成熟。就高考而言。现在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就强调了对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知识之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靠教师整体教学的合力来完成。难度相对较大。以下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3+X考试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展开,高考改革已把这样一个课题迫切地推到了广大中学地理教师面前,这就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把学科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统一起来。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明晰学科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关系。只有善于发现学科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关系,不断挖掘学科能力中的综合因素,才能很好地完成由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的转化。一、学科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关系“学科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智力、能力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它以激发兴趣、形象直观、增大容量、提高效率、互助互动、培养合作等诸多优势倍受师生的青睐。许多教师精研教材、巧于设计.既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科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又作为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认知工具,在教学中凸显信息技术知识性和技能性,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6.
潘守理 《教学月刊》2008,(11):34-36
分析综合是一种辩证思维方法.分析综合能力是中学物理学科的核心能力,它必然成为高校区分考生素质和潜能的重要方面.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环节:培养良好的学习与思维习惯;提倡独立思考不言放弃的精神;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通解,鼓励特解.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41):131-132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师需要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概括能力,使学生的学科德育与智力得到发展。作为物理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关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统一,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本文以"浮力"复习课为例,通过实验、视频、典型例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突破能力进阶,也为老师优化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能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科学、合理地理解社会实践能力的内涵,理清化学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社会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利用学科课程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在高校和职业教育学校很受重视,而普通高中相  相似文献   

9.
“语综合性学习”是本次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全新概念。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学科为主并综合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程标准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是一种注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强调的是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教师与学生皆是合作共同体的组成者,但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化学教育阵地上的老师,我不断学习和探索研究化学学科的课程改革.下面就新课程下如何提升化学教师品位谈一些自己的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这对广大教师的能力与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尤可比拟的优势.这对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提出更为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海滨 《成才之路》2013,(35):20-20
自主合作学习指通过对学习内容中的某一个主题,进行协作性和自主性活动分析,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动,从而获得有用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探讨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艺术各专业涉猎较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艺术与综合能力培养,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艺术设计整合教学可以培养出具备不断更新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让老师在实践课题中也得到不断的提升和锻炼。  相似文献   

14.
“综合科目”考试是一个新生事物 ,2 0 0 0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启示我们 :(一 )适应“文科综合”教学 ,必须建立教师合作的新机制由于目前中学尚没有通晓政、史、地三门学科的复合型教师存在 ,因此 ,要适应“文科综合”的教学要求 ,首先应建立教师合作的新机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习惯于以学科为中心开展教学 ,各学科之间自成体系 ,较少沟通和联络。而“文科综合”教学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 ,要求教师从狭隘的学科壁垒中解放出来 ,走渗透、兼容、团结、协作的新路子。在综合教学中教师之间应怎样合作 ?我们认为这首先应做到 :…  相似文献   

15.
刘起霞 《考试周刊》2011,(90):169-16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有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合作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化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要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之一,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认识、形成学生的合作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教学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互动合作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合作性的学习是新课改主要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合作学习的理念也广泛地运用在各个学科中,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合作学习能够改变数学课的枯燥,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合作学习主要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主要分析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目前小学教学合作学习的情况,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了解生物仪器的原理及各类药品的特性.培养学生使用食品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验程序的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实验课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差等问题,提出淡化专业教师与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界限,以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为推手,推行校企合作,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利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切实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其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职业能力与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