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济节目的新走向──兼评《北京特快》宫兆波当今我国电视栏目质量的优劣,已成为台际之间的竞争关键之一。尤其在经济栏目纵横林立的今天,要办出有特色、高水平的经济节目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北京电视台于今年7月1日开播的经济栏目——《北京特快》,却在这方面作出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在国内电视界出现了“说新闻”这个新名词。实践证明 ,“说新闻”这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亲和力强 ,很受观众欢迎。中央电视台的《现在播报》、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等新闻节目 ,都在采用“说新闻”的方式 ,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视率。一时间 ,“说新闻”成了许多电视台改革新闻节目的目标。但不少“说新闻”的节目与传统新闻节目的不同之处仅仅是解说词的口语化。例如 ,把“据悉”等书面化的语言改成“据了解”等大众化的语言。笔者认为这种改变没有真正理解“说新闻”的内涵。“说”与“播”虽然只…  相似文献   

3.
魏琳  亓孝飞 《声屏世界》2005,(12):29-29
开办已四年的衢州电视台《农技110特快》栏目,一直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和农技干部的一致认可,他们称《农技110特快》为“天天见面的教授”和“我们农民的110”。该栏目以构建“三农”文化信息为服务平台,宣传新政策、介绍新技术、推广新品种、解答新问题,成为政府与农民的连心桥,农业生产的及时雨,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据央视·索福瑞公司调查,《农技110特快》栏目的收视率一直处于衢州电视台所有自办栏目的前列。目前,栏目的影响力已辐射到省内外临近的市县,还获得了2004年度全省优秀栏目的称号。作为《农技110特快》栏目的一名编导,本人在感…  相似文献   

4.
力求不同凡响的胡紫薇冯小红我国这些年出了不少电视节目主持人,但真正能让人记得住的并不多。《北京特快》节目像一列颇有活力的高速列车,把主持人胡紫薇送到了北京百姓面前。不同凡响的《北京特快》和力求不同凡响的胡紫薇构成了一种流畅的天作之合。台下的胡紫薇,淡...  相似文献   

5.
如今,说中央电视台和部分省台“走红”的一些节目是电视评论节目,专家们似乎还存在着某些争议。比如,中央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北京台的《北京特快》、《元元说话》,河南台的《中原焦点》、《周日观察》等,把它们称之为“深度报道”,大家好像是可以认同的。此类节目在各地频频“亮相”,使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对电视深度报道来说,笔者从业时间甚短,不敢妄加议论,在这里,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其中的“情感律动”。  相似文献   

6.
《北京特快》1995年7月1日开播,至今已经有8年的历史。栏目始终以敏锐的新闻眼光关注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经济事件、经济话题、经济现象,努力实践“三贴近”,以新锐的视角,鲜明的语言风格在当时的电视节目中开风气之先,受到北京乃至全国观众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7.
《扩展的瞬间》之启示安徽广播电视学会夏起康“9·23”奥申投票表决,令人难以接受的消息传到北京和全国,国人心态难平。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只差那么一点点,其中还有“种种原因”,人们凭习惯难以接受。笔者估摸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定将有后续报道...  相似文献   

8.
顾湘梅 《现代传播》2001,(6):131-132
有心人会发现,近两年,一种新的栏目形式正在悄悄兴起,而且其发展之快令人瞩目。这类节目一般是由几个城市电视台联合运作,各司其职,通过某种事先协定的组织形式串联而成的。以北京电视台为例,以 1999年1月6日推出的体育类新闻报道栏目《中国体育报道》为滥觞,1999年 4月1日又推出经济类新闻联动节目《城际特快》,到2000年底再次推出了证券类报道《股市三地通》(合作方均为京沪粤)。 较之那些一炮打红的“快热型”娱乐节目,这些节目都比较“慢热”,像《城际特快》栏目,开始并无大红大紫,但节目播出一年后因其…  相似文献   

9.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5,(4):72-72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刘晓庆再遭争议;《火舞》:又一次舞蹈启蒙;《一石二鸟》:把商业片进行到底;《极地特快》:“阿甘”的新童话。  相似文献   

10.
“一小时取”彩色名片特快制系统问世位于翠微路口的北京大乘公司彩印服务部,新近向社会推出一种彩色名片特快印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微机控制,使名片排印异常简捷、快速、美观,一小时即排印一套精美名片,三个月即可收回全部投资。本公司以低廉的价格向社会提供多种名片...  相似文献   

11.
《城市九章》是本小书,不到十二万字,却异彩纷呈,令人颇有“目不暇接”之感。作者陈冠中,上海出生,香港长大,就读于香港大学和美国的波士顿大学,修社会学、政治学和传播学,在香港创办过《号外》杂志,还当过电影制片、编剧;曾在台北呆过六年,现在长居北京,与京城“文化圈”“混得烂熟”。或许,只有如此“精彩”经历者,才能把香港、台北、北京、上海的本质、灵魂“参透”,才能在实不算多的文字中,对这几座城市作如此精彩生动的比较、品评。  相似文献   

12.
黄俊华 《新闻前哨》2005,(12):15-17
都市报地方版,顾名思义,是指都市类报纸创办的、以刊登特定地区新闻和信息为主的版面或报纸。 在国内创办地方版的都市报中,四川《华西都市报》是最早釆取行动的。1996年,《华西都市报》专门开辟两个《重庆版》,全部刊登重庆本地新闻信息。随后,其它城市的都市报纷纷效仿,相继推出自己的“地方版”。 从地方版的报纸形态来看,一部分是有独立刊号、脱离母报独立存在的,如《燕赵都市报》的《冀东版》和《都市时讯》;一部分是采编相对独立,但没有独立刊号、依附主报一起发行的,如《楚天都市报》的四个地方版。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7,(3)
《中国航空报》记者汉中行■文/杨文胜编者按此文记叙了《中国航空报》两位记者采访中的动人事迹。读之,令人激动不已又感慨万千;编后掩卷而思,作为编辑、记者,从他俩身上应该汲取什么?金秋九月,《中国航空报》两位记者从北京专程来到了汉中。在这素有“小江南”美...  相似文献   

14.
辛妍 《传媒观察》2005,(1):10-12
一个名不见经传、浪迹于电视台之外的民营电视制作公司,仅五六年的时间,就成长为年收入超过2.5亿元的传媒娱乐机构,拥有中国最大的娱乐节目制作队伍、最大的娱乐电视节目群、最大的电视节目发行网———此即王长田创办和打理的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王长田,辽宁大连人,1965年4月出生,198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同年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1990年进《中华工商时报》当记者,1995年转入北京电视台,担任《北京特快》节目的总策划、制片人。1998年辞职“下海”,投身“光线事业”。创业路上多艰辛,最初的合作伙伴各奔东西,但王长田以他…  相似文献   

15.
每年三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代会和全国政协会,吸引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目光。1997年,成都电视台开始派出采访组对“两会”进行全程报道,当时被纳入正式记者的名额只有一个,但就是这一个采访资格,对于首次全程直接报道“两会”的《成视新闻》已是非常珍贵。从1997年至今,《成视新闻》每年坚持推出“两会”特别节目。观众发现,一些与本地经济发展关系重大的“两会”新闻,有时首先出现在《成视新闻》中。有的新闻事件尽管其他媒体报道了,但《成视新闻》同样题材的报道却有新的角度、新的信息,令人耳目一新。事实上,城市台参加…  相似文献   

16.
电视精品与制片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4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央电视台以制片人制运行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都有作品获一等奖。电视新闻同行认为,这类节目采用制片人管理体制,不但产生精品,而且产生精品群。上海电视台《新闻观察》,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广州电视台《城市话题》,实行这种...  相似文献   

17.
我从事新闻工作已10多年,主要采写“三农”方面的稿件,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作品。其中,《农民的愿望》是我的“得意之作”,令人难以忘怀。(一)《农民的愿望》发表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1989年第6期。在这期杂志的《卷首语》中,肯定了《农民的愿望》一文“内容翔实,语言生动,反映了当前农民的心声和要求。”接着引用了我原稿中的一段话:“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生产、农民的利益、农民的情绪,都是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的。常言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是关系到农业这个基…  相似文献   

18.
赵艳丽 《传媒》2010,(11):34-35
《消费日报》于2000年前后创办了《中国家电》、《绿色照明》、《酒饮料机械》、《保健食品》、《纸业》、《房地产》、《汽车》、《皮革时讯》、《中国服饰》等一系列行业专刊。这些行业专刊在报纸  相似文献   

19.
释『赚』     
“赚”这个字,眼下很火。街上人相遇,很少再问“吃了吗?”关心只在赚与否;放眼望去,会有“XX帮你赚大钱”的广告,令人怦然心动;侧耳听去,会有“XX这回赚大了”之说,令人顿生追慕之念。 “赚”因有“贝”字偏旁,人们会轻易认为,此字只与钱有关,因为谁都知道古人曾用贝壳当钱,如“财”,如“货”,甚至如“贿”,如“赃”……《现代汉语词典》对此字的注释:一是“获得利润,跟‘赔’相对”,二是“利润”,三是“挣(钱)”,反正不离钱。然而人们容易忽略,《现代汉语词典》里,其实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赚”,但读音不同,…  相似文献   

20.
对于农村居民而言,电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发挥电视媒体对农民的服务功能,使对农节目更具影响力而最终形成品牌?《农技110特快》是衢州市广播电视台多年来着力打造的面向“三农”的一档电视专题栏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