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谣是人民群众创作积累的文学财富,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民生疾苦。近年来,民谣类选择题成为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亮点,利用民谣来考查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不仅可以丰富命题的范围,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下面就高考历史民谣类选择题做一解析,希望各位同学有所获益。  相似文献   

2.
十五世纪前后 ,在英格兰和苏格兰人民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着大量的民谣.所谓民谣,正如《诗与诗人百科全书》中所说,是在没有文化知识的人民中间繁衍,经口头传唱并保留下来的一种简短的叙事民间歌谣.由于民谣没有形成文字,只是通过口头传播,它的作者便无从知晓.关于民谣是集体创作还是个人创作,历来是学者争论不休的主题,且各抒己见.但无论是集体创作还是个人创作,每一首民谣只有“为民众接受并不断经口头修改而成为公众的创作之后,才能成其为民谣.”头口性是民谣最基本的特征.民谣的独特风格皆源于口头性.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盒名为“校园民谣”的录音带走红大陆乐坛,在各大城市的年轻人中掀起“民谣”热潮。在港台歌曲及播滚乐仍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校园民谣”属于另一类声音,是北京一些大学的学生(非  相似文献   

4.
民谣摇滚(folk rock) 它是一种基于民歌的结构和主题,为适于民谣乐器和技术演奏而改编的摇滚音乐.这种音乐风格集中体现在鲍勃*迪伦(BobDylan)的作品中,他在民谣音乐中加入了电吉它、鼓、键盘等乐器,从而形成了民谣摇滚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5.
王海金 《家教世界》2013,(8):176-176
地理新课改的一个基本理念之一是要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把地理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地理走进生活,让地理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呢?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一、在地理教学中引用歌谣、民谣。地理学是地理理论的分析研究,而歌谣、民谣是当地人民多后生活经验的积累。如果在教学中行当引用歌谣、民谣,课堂教  相似文献   

6.
李成 《湖南教育》2005,(3):43-43
一个地方的民谣、民谚能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借用民谣、民谚教地理,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民谣、民谚能帮助学生认清地理事物的特征。《中国地理》多次提到东北平原的黑土,所谓“沃野千里”,重在说明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如何突出一个“肥”字,当地有一首这样的民谣:“雁窝岛的黑土肥到了家,用手一捏冒油花,插根筷子也长叶,埋根火柴也发芽。”从这首民谣中,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东北平原的土壤特征。民谣、民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区差异。“乌苏里,两大怪,汽车没有爬犁快,拉水用麻袋。”反映了东北的长冬严寒;“云南十八怪,风雨来得快,…  相似文献   

7.
自1993年全国掀起校园民谣热以来,校园原创音乐的创作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在全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在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地域性文化微课程开发是一次学生的语文生活精神之旅,教师引导学生对名胜古迹、历代先贤、民谣典故等乡土化资源进行精心开掘,通过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访谈法等综合化方法整体建构微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化实践探究,传承地域性文化.  相似文献   

9.
民谣以舆论的形式反映政治人物、流行风尚、社会风俗等重要内容,承载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历史课堂中,民谣可以用来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进行历史评价和顺利完成情感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流行民谣是融合了民谣与流行歌曲的某些特征而产生的一种新民谣音乐,这种"融合"在编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赵雷的《成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民谣,也是广大听众所熟知的一首歌曲。本文以《成都》为例,探讨流行民谣独特的编曲特点。  相似文献   

11.
独立民谣音乐是反应普罗大众精神状态的典型代表,其海报则是对独立民谣本身的视觉诠释。本文以独立民谣音乐海报独特的图形符号为切入点,通过对海报视觉符号的分析来论述独立民谣海报是展现独立音乐人强烈个人风格、深沉而又具有文人情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鲁佳 《留学生》2014,(22):9-9
电影《醉乡民谣》里的主角勒维恩说:“如果一首歌既不是新歌也不会过时,那它就是民谣”。民谣是美国所有音乐形式中我的最爱,中文歌里我最喜欢的校园民谣这种音乐形式,也源于美国民谣和乡村音乐。而美国民谣与乡村音乐是血源相近、相互影响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同一类型的音乐。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上个世纪末,我刚上大学的那一年,一本叫做《音乐天堂》的有声音乐杂志把我带到了西方音乐的天堂。时光真奇妙,多年后我在美国读硕士期间,竞有幸来到了被誉为美国民谣和乡村音乐故乡的音乐天堂田纳西。  相似文献   

13.
德育课教学巧用民谣,不仅能增加教学内容趣味性,而且对培养学生洞察民情,增强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慎是明代杰出的作家和学者,有着多方面的成就.本文论述了杨慎与民间歌谣的关系.一方面他热心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歌谣.另一方面他虚心向民间歌谣学习,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仿民谣.杨慎对民间歌谣予以关注,与他的悲惨身世有关.他得罪了皇帝,终生坎坷,由士大夫跌落到了民间.在群众中得到了理解和慰藉.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能够眼光向下,致力于民间歌谣的整理与仿作.他着重搜集整理反映民间疾苦的时政歌谣,甚至辑入当代作品,显示了他的政治勇气.杨慎主张“诗须有为而作,文至无心乃传”.即要关乎世道人心, 反映群众的情绪和要求.《竹枝词》代表了他仿民谣的最高成就.本文充分肯定了杨慎仿民谣的艺术价值,认为杨慎是刘禹锡之后自觉向民谣学习并取得相当成就的又一代表.  相似文献   

15.
竹枝词源于民谣,是民谣向诗歌过渡阶段的产物,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史学价值,是了解民间风俗历史的直观材料.<宁澹斋诗稿>是1943年至1948年间的诗集,内容大多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皖南的状况.其中的皖南竹枝词真实地记录了一些抗战前后皖南不见于正史的风俗事件,为正史提供了生动具体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7,(10):99-105
城市主题民谣是新民谣的一大类,这类新民谣是运用一定的符号编码机制对组合轴和聚合轴进行双轴操作进而形成的符号文本。新民谣里的城市符号是符号文本发送者以漂泊之名对城市有意的编码,接受者经过主观化的解码后引起很大程度的共鸣,其背后蕴藏着现代都市青年自我缺失下逃避自由的符号消费心理。在音乐中展开自我的寻求之路,是新民谣里城市符号所拥有的魅力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生物教学中引用故事,激发兴趣,运用成语、谚语、顺口溜、俗语、口诀,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运用诗歌民谣等来增强课堂语言的感染力,利用漫画,以图释文,善于从文学语言开头,以美为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民谣是民间即兴创作或流传已久的歌谣,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以押韵、诙谐的形式呈现。这种“民间口头创作的作品,符合老百姓的口味,人们能口口相传,广泛普及,影响深远”。在传播的过程中,它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凝聚着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民谣比美术、文学等对人的感染更直接、更迅速、更深刻。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适时地选用恰当的民谣作品,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感染力,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十年间,校园民谣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高晓松、老狼和一首&lt;同桌的你&gt;,其余的都被人丢在风里.从黄小茂第一次在他的企划文案里写下“校园民谣“这四个字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这十年间,除了1994年校园民谣火得让人无处躲闪之外,其余时间,没有人再愿意提起这四个字.它可以成为人们心底的记忆,可以成为人们对某一时代的怀旧.……  相似文献   

20.
民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文化和地域特色。特定词汇的翻译是民谣英译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障碍。以安徽民谣为例,从特定词汇的厘定之难、理解之难和表达之难出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