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0月中旬,沐浴在金色秋风里的每一个中国人,无不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或网络等媒体,密切地关注着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每一个进程,心情格外激动和喜悦。“神六”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令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2.
于春光 《军事记者》2005,(12):20-21
10月12日至17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种舟六号数人航天飞行。各主流媒体为此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新闻大战。在这场大战中,解放军报在社领导的直接指挥下,前后方通力协作,较好地完成了报道任务。共缩发稿件140多篇、照片100余幅,合计版面21个。中国国防报、中国军网、解放军画报也同时刊登了大量新闻稿件和照片,受到军内外读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03,(12):12-14
2003年10月15日至17日,《湖北日报》以12个整版的篇幅,全方位报道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次报道组织到位、策划周密、编排精美,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重大成就报道,得到社内外报人和读者一致好评。总结这次报道,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金秋10月,是收获的季节。2003年10 月15日,神舟五号一飞冲天,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独自一人进入太空,使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成为现实。 2005年10月12 日,神舟六号再探苍穹,实现了两人多天在轨运行计划,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广播》2007,(4):38-39
[总片花 神舟飞天,铸就登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惊世伟业; 问鼎苍穹,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直播节目:再探苍穹。  相似文献   

7.
8.
9.
柏达 《航空档案》2005,(6):F021
预计于今年9至10月间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继神舟五号后再探苍穹,实现两人多天的在轨运行计划,冲击中国历史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民族的盛事,是记者的节日。消息传出,我们的激情像是被托举神舟腾飞火箭的烈焰点燃。在这举国  相似文献   

1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直播节目、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再探苍穹》,从业务的角度看,不仪将广播的特点、优长发挥到了极敏,创下了广播新闻的新高度、新境界,同时也具有超越广播拘囿的启示意义,对大型现场直播节目多有创新和开拓,可谓典范。如果更为宏观一点,从传媒发展格局和传媒间竞争的角度看,《再探苍穹》在重大活动现场直播的媒体“大会战”中的横卒出世,脱颖而出,是在广播事业“乍暖还寒”时候的一次强力助推,带来了更多的亮色、希望和信心,向世人展现了广播的魅力、实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2008年一系列重大事件电视报道,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央视报道为例,对2008年重大事件电视科技新闻报道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贾永 《中国记者》2012,(8):29-32
从2003年金秋杨利伟叩问苍穹,到2012年盛夏景海鹏、刘旺、刘洋进驻"天宫"——短短9年间,中国航天用4次载人飞行把一系列超越梦想的跨越写在茫茫太空。与此同时,中国载人航天报道也经历了传统时代、电视直播时代、网络时代、微博时代"四个阶段"。回顾这些过程,同样可以总结出载人航天报道的四次跨越。  相似文献   

14.
15.
沈延凝 《视听》2022,(3):162-164
央视新闻的航天报道在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个方面均有良好表现.一是全时覆盖事件始末,及时反映最新进展,做到全程报道;二是全渠道分发、全媒体呈现多元全息的报道内容;三是构建集体记忆,巧用交互传播,实现全员参与;四是以独特视角切入,以细致情感引发共鸣,实现全效传播.在航天新闻报道实践中,主流媒体应运用高新技术,借助话题运...  相似文献   

16.
亿万华夏儿女和全世界人民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直播,无不惊叹于我国航天科技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而在这辉煌的背后,档案工作默默服务保障的工作和贡献,却鲜为人知,也很少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17.
航天梦,中国梦。神舟十号发射再次拉开中国载人航天“壮剧”。在这个舞台上.航天员永远是“主角”。如何向公众报道和解读航天员,成为此次任务媒体竞争的焦点。早在5月初.解放军报社军事部就召集相关编辑记者进行专题策划。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20周年、首次载人飞行10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我们把目光投向整个中国航天员群体。  相似文献   

18.
靖季  万璇  徐云 《新闻前哨》2022,(1):69-70
近几年,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丰硕的科研成果成为科技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科技报道往往因专业性、学术性较强难以被读者接受.如何贴近受众,做令读者喜闻乐见的科技报道,是科技新闻能否真正发挥促进全面科技作用提升的关键所在.本文以载人航天报道为例,从策划、内容和形式分析报纸如何在科技报道中求新求变.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写的通讯作品《一次漂亮的交锋》(发表于2006·09·14《邯郸日报》)是对邯郸广源金米兰鞋业有限公司积极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并最终获胜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全景式报道。这一新闻事件从缘起到最终官司获胜,时间跨度达一年有余,无论从哪方面讲,其影响都十分深远的。由于题材重大、脉络清晰,此文荣获了第21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回顾这篇稿件的采写过程,我们体会最深的就是:对重大新闻题材,一定要耐住性子,沉下心来把它做成精品。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历时4天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顺利完成,浩瀚太空中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对于这样一则重大事件性新闻,国内外众多媒体都不遗余力地展开了全新、详尽、深入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