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的英汉两个词表面上似乎是完全对应的,实际上意义相距甚远,用法各异。本分析了影响这种不完全对应关系的几种因素及这种词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一些翻译实例的基础上,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比较,探讨、分析了英汉文化背景差异对英汉语颜色词字面义和喻义所产生的不对等现象。提出了涉及双语文化的人切忌生搬硬套、望文生义,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英汉颜色词的非完全对应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对颜色的偏向爱好各不相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英汉颜色词的非完全对应关系不仅表现在颜色词的多义现象的参差交错,而且表现在同一词项的内涵和感情色彩的差异上,在多数情况下,英汉颜色的对应词只能体现意义的部分等值,不能概括全部意义,以语义分析为基础结合其语用特征和文化要素揭示英汉颜色间意义的非完全对应关系,对于英语教学、翻译及语言学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5.
王磊 《考试周刊》2015,(45):33-34
对于学习者来说,中日同形近义汉字词在最易产生"先入为主"带来的"正迁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负迁移"影响,出现"异质化"状态。本文从语义教学、语法教学、语用教学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由于语言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不同国家的语言之间存在大量的不对应现象。本文以中英两种语言为例,主要介绍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颜色词存在的不对应现象,以及英汉互译时要进行语言的转移以达到两种语言在所表达意思上的对应。本文主要从颜色词方面举例说明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现象及在翻译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语际转化行为,即将所指意义从用一种语言表达转化成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因而翻译至少涉及两种语言。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本身的差异相对于同一语言体系中的两种语言来说差异更大,导致英汉互译中词义存在较为普遍的不完全对应现象。本文主要试从不同角度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不完全对应现象的原因,进而简要归纳一下相应的变通手段。  相似文献   

8.
颜色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了解颜色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内涵及语用意义的不对应,可避免在英语的阅读与使用中产生误解或者语用错误,对英汉互译工作有很大帮助,也可以引导读者在英语学习中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更深地挖掘英汉语言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多音字和同形同源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着眼于共时的静态归纳,后者倾向于历时的发生分析。但二者均为一字多词,并且音义间都存在着相同相近的可能关系。经过仔细辨析可以发现,并非所有多音字都是同形同源词,但所有的同形同源词都是多音字,或者说,同形同源词与多音字中的同义多音字是外延重合的两个概念,而产生这种外延叠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词义引申。  相似文献   

10.
仇漫漫 《文教资料》2014,(31):117-119
同形异音异义词指书写形式相同,但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词语,其正确读音和意义要根据它们所在的具体语境来定。自闭症个体能否有效利用语境来识别同形异音异义词呢?对于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观点各异。文章对前人对自闭症个体同形异音异义词识别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同形异音异义词,作者对英语语言中产生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变现象进行了分析和分类。音变现象主要分四类:单词重音位置改变;单词词尾发音改变;单词内部元音字母发音改变;单词在语境或句中位置改变。  相似文献   

12.
叶君 《林区教学》2011,(3):83-85
汉日谚语的对应关系概括起来有三种: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和完全不对应。来源于汉语的日语谚语其意义没有经过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的这类谚语和汉语谚语属于完全对应关系;而两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产生了一部分寓意相同而比喻形象不同的谚语,这部分汉日谚语的对应关系为部分对应;另外一部分汉日谚语,民族特色浓厚,无论是寓意还是比喻形象都不同,这类汉日谚语的对应关系为完全不对应。  相似文献   

13.
针对500万词级《现代蒙古语文数据库》中出现的同形异音词,我们选取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140个词,根据它们在100万词级《现代蒙古语文数据库》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情况,给出了读音识别条件。对122个文件进行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自动识别的正确率达到99.01%。  相似文献   

14.
商州方言同形异调异义词,对研究词的孳生、分化、来源,对研究语言中形音义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日语的词汇来看,现代日语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汉字及汉语词汇,而且许多词汇除发音与现代汉语不同外,字形却相近或相同,我们就把汉日语言中这些词汇称为中日同形语.中日同形语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虽然都使用了汉字,但是这些汉字用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必定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日语中存在不少汉字,因此,人们往往觉得日语容易学。诚然,日语中的汉字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容易造成陷阱。有人看见汉字就会想当然地理解为汉语中该字词的意思。其实,有些中日同形的日语词汇在漫长的历史中,意思已发生改变。如若"望文生义",则不免产生误解。事实上,不仅普通的日语学习者会这样,有些资深的编写书籍的学者也会有这样的疏忽。《新编综合日语》中就存在稍许不足,本文谨以该4册书中的一些中日同形形容词为对象进行相关修正。  相似文献   

17.
付立民 《考试周刊》2009,(35):106-106
由于中日两国语言长期相互借用和影响,致使两国存在着很多具有相似点的汉字词汇。这样一来,一方面给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另一方面,因为汉语中的汉字词汇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又并不是完全一样,也给学习者带来了不利的一面。一些学生者往往利用母语的知识来推测和学习日语,这样就会导致误用的产生。本文以中日同形的日语动词.即中日同形的“サ变勤词”为例,针对学习者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普通话-英语及普通话-潮汕方言的翻译词对间不完全对等概念的表征特点,以了解语言熟练程度及其他相关因素如何影响被试对双语(普通话-英语)/双言(普通话-潮汕方言)相关词汇的理解。结果表明,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普通话-英语双语者对双语相关词汇含义的理解随之发生变化,逐步接近于英语母语者对相关词汇的理解,对普通话-方言词汇表征特点的考察也有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傅爱娟 《成才之路》2011,(33):95-I0020
一、多义词的特点 1.从历时角度看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中,有一项是基本意义(primarymean—ing),它是词在语言长期使用中间固定下来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意义。一个词之所以会产生多种意义,是因为人们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从词的基本意义引申出与基本意义有联系的其他意义,这样便使一个词具有几个义项。如“短”的基本意义是长度不够,  相似文献   

20.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源语和目的语分别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局限词。首先探讨文化局限词的一种词义差异模式,即词汇空缺、一语独有;其次,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三个方面探讨词汇空缺的成因;最后以《英汉大词典》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的词条为例来探讨双语词典中处理词汇空缺的10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