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有着导向、激励、反馈和调控等多方面的功能,理应成为学生学习世界中的亲密朋友.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考试成为一种残酷的象征,有的学生非常害怕考试,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作为数学教育评价主要方式之一的考试,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促进学生更健康、持续的发展,让考试不再成为负担,笔者结合南康市近几年来考试命题改革情况,就考试命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考试命题要注意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这样,考试作为一种较公正、客观又严格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才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形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提到学习评价,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考试和分数,足见以往的学习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而忽略形成性评价.受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分数第一”的思想在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分数成了学生和教师沉重的负担。新课程下数学评价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的特征,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后,对以往甄选性教育评价的抨击愈来愈多,考试更是成了过街之鼠。人人喊打,似乎它是万恶之首,大有废除考试之势。其实,考试作为一种评价工具其本身并不具备任何价值倾向,考试不等于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也不是没有考试,考试也并非没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考试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不是其本身的缺陷,而是人对它的异化。虽然如此.我们仍然不得不静下来反思:考试如何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怎样改革中小学考试,才能使其真正发挥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关于此,笔者认为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评价与考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方法多样化、目标多元化的新课程评价体系中,试卷命题形式的评价仍然是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如何发挥试卷命题形式的评价作用,真正做到既通过命题考试促进学生的发展,又使考试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体验呢?两年来,我在数学卷面的设计和试卷命题上作了一些尝试与探索。一、调整命题设问方式,注重学生心理体验在试卷命题时,我们注意增加提醒语并调整命题的设问方式,使学生感到宽松、亲和与友善,感受到考试就是自己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杨峰梅 《辽宁教育》2005,(10):58-6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试是小学教学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改变以往只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的状况,突出考试的诊断、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考试成为发现  相似文献   

7.
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被代代相传,但传统的命题方式过于严肃、呆板,教什么就考什么,怎样教就怎样考,过于强调统一内容和统一结果,常常以一把尺子论英雄,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利于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它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命题作为课程改革的灯塔,如何命好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纸笔考试.作为传统的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仍是新课程中不可缺少的评价手段之一,但是,必须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评价的要求。考试可以把教学实践导向应试教育,也可以导向素质教育,关键要看考什么、怎样考。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由单一的"考试"转变为多元化的"考试",所以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时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其重要性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甚至会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考试"中的命题能否体现新课程要求,关键在于能否编制出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试题。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中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初中毕业生学生考试.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两者的结果都是初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新课程中考改变了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的单一评价模式.体现了全面评价学生素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项纯 《考试研究》2012,(1):79-85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评价改革的创新和亮点,然而如何防止流于形式的评价,特别是在其与高利害选拔性考试挂钩后,如何提升其信度、效度以及公平性,已成为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审视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及其实施的宗旨与目的是进一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方向标,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评价改革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对教学的评价提出“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相结合”.这些评价方式无疑能够更客观、更完整地评价一个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尽管用考试的办法来评价学生有这样那样的弊端,尽管谈起考试教师和学生都很无奈甚至有些厌烦,但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将依然存在.问题是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考试进行相应的改革.对此,本文就如何编拟数学试题谈几点想法.1命题内容应尽量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教学中,考试是评价一个学生的指挥棒。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考试已经成为整个评价体系的瓶颈。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考试评价等同于一切评价这一现象并没有多少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命题编制是考试评价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标。因此,新课程背景下考试命题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究竟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与发展状况,以凸现数学课程标准理念,适应素质发展的需求?笔者试图通过一些命题实例,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命题的编制策略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考试制度存在弊端: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单一,评价方法只注重分数。因而很多学生惧怕考试,把考试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笔者认为,对于考试尤其是小学考试应树立一种新观念:考试是为了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考试应该成为一种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乐趣的活动,成为对人的素养的一种培养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在考试内容、形式、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实施开卷考试,收到很好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理念新、教材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新,教师的教学行为新,但对于如何进行评价,却至今没有定论。评价考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利用它来促进改革。  相似文献   

17.
人们经常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归罪到考试上,这是对考试的一种曲解。其实,考试只是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手段之一,与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没有直接关联。考试是进行语文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不仅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诊断监控,而且具有导向功能,是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新课程精神为准绳,探索小学语文考试的命题新思路,让考试评价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数学评价主要形式的考试,如何淡化其选拔和甄别功能,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是值得当前广大数学教师探索的新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评价应体现的几个原则,与各位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9.
纸笔测试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大评价方法之一,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主要手段,它具有导向、激励、反馈和调控等多方面的作用,理应成为教师和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然而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眼里,测试成为负担,尤其让学生害怕。要让考试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地发展,笔者认为应从纸笔测试命题开始。如题目应温馨表述,散发人文关怀。教育哲学家金生弘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  相似文献   

20.
命题编制是考试评价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标。因此,新课程背景下考试命题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究竟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与发展状况,以凸现数学课程标准理念,适应素质发展的需求?笔者试图通过一些命题实例,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命题的编制策略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