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荔枝蜜 巧用“扬抑”有序有度 【借鉴与提示】 《荔枝蜜》一文通过对蜜蜂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赞美,热情讴歌了广大全心全意创造新生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鲜明隽永,耐人寻味。这除了作者巧妙地以物暗喻人,让读者产生丰富而美好的联想外;更值得借鉴的是,作者在全文结构上刻意安排了一条由抑而扬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线索,从而产生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文中一开笔就忆及小时候曾被蜜蜂螫了一口,从此“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  相似文献   

2.
杨朔的散文,往往通过自然界的美好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以收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之效。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外化,优秀的抒情性作品尤其如此,而情的产生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引起,即由客观景物所直接触发而产生,如《荔枝蜜》;其二是作者先有一种感情郁结于心中,偶因外物的感召,便喷薄而出,如《茶花赋》。《荔枝蜜》由物起兴,以“我”对蜜蜂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层层铺垫,卒章显志,在喝了荔枝蜜、参观了养蜂大厦、了解了蜜蜂辛勤酿蜜的情景后,透过荔枝树林,看到正在辛勤劳动的农民,即把人民劳动、酿造生活的“蜜”和蜜蜂酿蜜联系起来。作者发现了人民和蜜蜂的共同之处,赞美蜜蜂,也就是赞美劳动人民,似乎是无意为之,却  相似文献   

3.
《荔枝蜜》是杨朔写的一篇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记叙文。我教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按读、想、写三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阅读能力训练。即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和全文,读通字、词、句,体会作者由讨厌蜜蜂到喜欢蜜蜂既而赞美蜜蜂的情感变化,并了解以物喻人的写作手迹。思维能力训练。即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提示:1.由“蜜蜂”到“劳动人民”的联想,相似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勤劳)2.文章由“荔枝蜜”的香甜,联想到劳动人民为创造新生活而进行忘我劳动的奉献精神,相似点又是什么?(学生回答:蜂蜜的科与劳动人民创造出甜美…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读练学用初二册荔枝蜜欲扬先抑曲折有变——情感线索的剖析【课文指要】课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欲扬先抑,曲折有变,写来能引人入胜。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大致如下:“不大喜欢”(因儿时被蜜蜂螫过)→产生了观察蜜蜂的好奇心(因喝荔枝蜜而引起)...  相似文献   

5.
《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由不大喜欢蜜蜂,到想去看看它,到纵情歌颂它,最后梦见自己也变成蜜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在由蜜蜂辛勤酿蜜引起联想的基础上,热情地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忘我劳动的高尚品质。“荔枝蜜”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作者可以纵横驰骋,运笔如风,天南海北,古今中外,随处下笔,但又必须处处紧扣中心,就好像一串精  相似文献   

6.
大凡一篇记叙文,结构上都有一条明晰的线索。有的文章是以事为线索,如《夜走灵官峡》一文,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物为线索,如《小麻雀》一文,以小麻雀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景为线索,如《海滨仲夏夜》一文,以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彩和色彩的变化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一文,以“我”对小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线索,有的文章中又有明线、暗线之分。如《藤野先生》一文的明线是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相别、怀念,暗线则是鲁迅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又如《…  相似文献   

7.
一、教读课文的教学要点 《荔枝蜜》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点是记叙的线索和词语的搭配。怎样在教学中把握这个要点呢? 第一、引导学生阅读附录《记叙文的阅读》中有关介绍线索的部分。初步明确什么是记叙文的线索、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以及线索的多样性等问题。 第二、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去分析本课的线索。本课的线索,在课文“预习提示”中已明确指出。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要学生去背记这个结论,而应该去分析线索和文章结构、线索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关于结构,本课课后练习一提出了这个问题,教者要有意识的把这个练习题和线索联系起来。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发展正是和文章的段落层次同步的,学生可从中领悟“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这一提法,从而培养学生通过把握线索去分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本里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每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强烈的思想感情 感情若到升华时,就表现出了最强烈的欲望、最激动的心理、最高远的境界。 一、情显梦境 课文《荔枝蜜》借赞颂蜜蜂,赞美了为建设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行文时,它以“我”对蜜蜂感情变化为线索,由“总不大喜欢”到“发生了兴趣”,又到“发出由衷的赞叹”,最后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相似文献   

9.
讲读重点以感情变化为线索,构思精巧。围绕中心选材,形散而神聚。劳动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忘我地劳动。简要导析《荔枝蜜》是篇充满诗情画意与生活哲理的优美散文。它借赞美蜜蜂的辛勤酿造,热情地讴歌了亿万劳动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而进行的忘我劳动。作者围绕这一中心,以其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选材组材,精构成文。全文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因儿时被蜂所螯,感情上总是“不大喜欢”。这件趣事写得曲折生动,感情由疼痛气恨到可怜到疙疙瘩瘩,一波三折,既符合儿童心理,又使文章曲折多变,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引出后文对蜜蜂感情变化的记叙和描写。  相似文献   

10.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在写作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病。首先,《荔枝蜜》歌颂新生活的思想感情是虚假的。其次,《荔枝蜜》的意境有生硬拼凑之嫌。第三,《荔枝蜜》一文的中心与材料没有统一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荔枝蜜》。  相似文献   

11.
荔枝蜜     
角度之一: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文章开头写“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并写出事例解释对蜜蜂不喜欢的原因,这是欲扬先抑之笔。接着叙述小住从化温泉,看到了荔枝树,喝上了荔枝蜜,为蜜蜂的创造才能而惊奇,对蜜蜂动了向往之情,这是对蜜蜂感情的第一次变化。参观养蜂场,与老梁对话,对蜜蜂才有了真正的了解,对蜜蜂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对蜜蜂感情的第二次变化。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上与蜜蜂融为一体了,这是对蜜蜂感情的第三次变化。全文一线贯串,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引导学生看课文,找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地方(三处)。二、跳读:1、5、17、19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不喜欢——喜  相似文献   

12.
《散步》的“预习提示”“课后练习”“教学建议”均暗示作者写作的本意是要强调伦理、亲情。仅仅如此吗作者在谈到《散步》的写作契机时说,《散步》要抒发的是一种“生命的感慨”,思想感情载体的切入角度是“强化生命,淡化伦理,一是因为伦理说得已经太多,出新很难;二是生命之说不但本质,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只有人类才不但爱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从作者上述的言论中可以明了,作者的写作本意不在关注生活,而是关注生命这一更为本质的事物。再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写的。文章第4段,先写南方初春的景…  相似文献   

13.
散文很散,讲什么呢?首先要讲形与神。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只有把散落的材料归拢,才能使隐含的主题显露。比如《荔枝蜜》。它的“形”是蜜蜂——作者由不喜欢它,到喝着荔枝蜜而想到酿蜜的蜂,再到了解了蜜蜂的勤劳后,感情发生了变化,赞叹道:“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由此.文章的“神”也就闪烁可见了——要做一个造福于人类的普通劳动者。作者最后说:“梦见自  相似文献   

14.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在写作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病。首先,《荔枝蜜》歌颂新生活的思想感情是虚假的。其次,《荔枝蜜》的意境有生硬拼凑之嫌。第三,《荔枝蜜》一文的中心与材料没有统一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荔枝蜜》。  相似文献   

15.
阳光 《学语文》2002,(6):19-20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传统课文,而现在是作为“理清思路”的一个“例子”。我认为,“理清思路”就本文而言就是抓住本文的感情线索。利用“感情曲线图”建构问题,紧扣课文,联系实际,质疑点拨,听说读写同步进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感情曲线图”就是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来。根据对课文的深入研读,我们可以设计下列问题:通过大家对文章的预习,课文主要分析了哪几种情感?这几种情感的对象分别是谁?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用下图把这篇文章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主要是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主要是指散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学习散文,要通过文章中“散”的材料,分析作者的用意、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就要抓住散文的“神”。理出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的线索有的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线索;有的以人物形象的某一特征为线索,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叙事线索;有的以人物的行踪为线索,如《桃花源记》;有的则以某一事物或景色为线索,如《记一辆纺车》、《听潮》。  相似文献   

17.
一、“先抑后扬”、“欲扬故抑”辨有的教学参考书上说,《荔枝蜜》这篇散文,作者先从“不大喜欢”蜜蜂说起,是用了“先抑后扬”,“欲扬故抑”的写作手法。这样写使文章富有波澜,更能吸引读者。我担心这样讲会使学生认为,凡是要“扬”的事物,都可以先“抑”一下,而且,由于这样一“抑”,就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离开作品内容,脱离作者思想,很容易把写作技巧讲得很“神”。其实,说“妙”也不“妙”。《荔枝蜜》  相似文献   

18.
第五单元【单元学习要点】1 .了解记叙文中的描写、抒情及表达作用。2 .理清记叙的线索 ,了解记叙线索在结构安排和表现主旨上的作用。3.学习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 ;领会关键词语的含义。4.训练朗读技巧 ;通过朗读 ,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篇目】《荔枝蜜》【学法提示】结合单元学习要点 ,学习时最主要把握两点 :一是理清记叙的感情线索 ,了解记叙中的抒情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 ;二是了解借物喻人及联想的作用 ,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一、感情线索首先 ,这是一篇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抒情散文。文章以作者对蜜蜂的…  相似文献   

19.
杨朔是一位誉满中外的散文大家,《荔枝蜜》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时候,我就读过这篇文章。进入初中以后,经过老师的悉心讲解,我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了更深的感受。《荔枝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对自己吃荔枝蜜、参观养蜂场的记叙和描写非常生动,表达了作者对像蜜蜂一样的劳动者的赞美和歌颂,体现了作者要  相似文献   

20.
杨朔的《荔枝蜜》是散文中的精品,这是一篇构思精巧、融画意、诗情哲理为一体的抒情散文。学习这篇课文,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五处照应本文材料时间跨度长,从小时候到中年时期;范围广泛,写了往事,写温泉,写了荔枝林、荔枝果、荔枝蜜,写了参观养蜂场,观察了蜜蜂,还写了远处田野里的农民。这么多材料聚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除了跟线索、明确的中心分不开之处,也与“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分不开。文章前后照应处大致五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