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相似文献   

2.
端午的粽子     
<正>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在我们故乡,家家户户都会品尝独有家乡温柔味道的五芳斋粽子。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它是一个美好而温暖的名字。端午节,相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而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故乡端午节的习俗也像其他地方一样,用艾草、菖蒲、蒜头连梗  相似文献   

3.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这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是五月的第一个“五”.所以可以称初五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  相似文献   

4.
正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及汉文化圈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农历五月为仲夏,其第一个午日正好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又被称为"端阳节"。后来,因屈原在这天抱石投汨罗江,由此水神便被人格化为屈原,祭祀水神的仪式也就发展成了纪念屈原的活动。隋唐之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开始成为全国性的节日风俗并流传至今。因而,每逢端午佳节,屈原便成了绕不开的话题,汨罗江、赛龙舟、吃粽子,这些字眼中都饱含着后人对他的敬重与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5.
我们有一个习俗,每逢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包粽子吃,有些地方要划龙舟竞赛.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 上溯历史可以知道,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宋代就有,苏轼《屈原塔》写道:  相似文献   

6.
[病文入院]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的传说很多,最有名的就是纪念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遭到靳尚等人的强烈反对.因此,屈原被赶出都城,流放边疆.  相似文献   

7.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  相似文献   

8.
端午两千年     
古老的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湖南岳阳一带称端午为端阳。分小端阳和大端阳。小端阳即各地认同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大端阳为农历五月十五,气氛没有小端阳浓烈。  相似文献   

9.
5月28日晴 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因反抗封建专制的残酷迫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投江自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便划小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的遗体吃了,所以把米饭投到江里,  相似文献   

10.
屈原与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自古家家包粽子吃,户户挂菖蒲剑,人人喝雄黄酒,然后看赛龙舟。相传这些民俗都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诗人,被世界和  相似文献   

11.
宝山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的日子。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等等。虽然各地名称不尽相同,但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相似文献   

12.
端午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关端午节的来源,历史记载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之说、恶月恶日驱避之说等等。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  相似文献   

13.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沉纪念日,俗名“端午节”。这一天,包粽子(角黍),赛龙舟,颇为壮观。尤其是南方各省,更蔚然成风。用包粽子、划龙船以度端午节,古已有之。溯其渊源,妙趣横生。据吴均《续齐谐  相似文献   

14.
端午的习俗     
饰非 《初中生》2008,(5):14-17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关端午节的来源,历史记载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之说、恶月恶日驱避之说等等。  相似文献   

15.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由于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五月为午,故称端午(端,初也),也称端五节、重五节、重午节;五为阳数,故又称端阳节,此时正值夏至前后,又称天中节、天长节。以前民间过端午节有  相似文献   

16.
<正>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相传是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的日子,各家各户的门楣上插着菖蒲、艾叶,江河上龙舟竞渡、锣鼓喧天,而香粽却是人们必尝的食品。据说端午吃粽子的风俗是因  相似文献   

17.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端午的含义是什么?词典上说;端午是指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这一天有吃粽子、龙舟竞渡等风俗。 其实,早先的每月初五,均可称为“端午”。因为“端”就是“初”,所以初五就叫端午,端只作一般用法,并非专指五月的初五。后来,五月初五单独成为节日,就把“端五”称作“端午”,成  相似文献   

18.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  相似文献   

19.
看龙舟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独有的端午节,它是民间为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流传有许多的风俗习惯,其中划龙舟是一项有趣的体育活动。我非常喜欢看龙舟比赛。端午节这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和妈妈一起来到湘江河畔。站在河堤上远远望去,两岸已是人山人海,就连河  相似文献   

20.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重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日之一,其它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春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