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地名本身是枯燥的,但如果我们能将地名连成故事,那就非常有趣了。下面是作者参照相声《地名学》改编的地名故事,请大家欣赏。(下划线处为地名,附有注释)  相似文献   

2.
地名是构建地理学大厦的基本材料,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时刻都要和地名打交道。如何将地名记住记牢,这里仅提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季春雷 《文教资料》2011,(33):28-29
地名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当中赋予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它被大家广泛接受和运用,并且长期发展和变化,逐步趋向标准化、法定化;地名既然是人们所赋予的.不论是从它的来源方面,还是从它的使用方面.都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尝试从语言文字研究的角度来认真分析地名标准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名常常是历史的影子,如古有炎帝,今有炎陵县;近有雷锋,今有雷锋乡。现今的地名大都与某一历史时期的某一事件或人物有关。湘东有一连串的地名当同远古神农至尧舜禹时期的辉煌历史有关。有的大家已熟知,在此不论。有的还较生疏。如凤凰山、云阳山、黄陵、云田、青阳(长沙);耒水、mi水、攸  相似文献   

5.
编读直通车     
大家听说过海南岛这个地名吧,你们见过大海吗?今天,我领你们去看一看海南的大海。  相似文献   

6.
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分为山水地名、示位地名、寄意地名、历史地名、特殊地名等。河南现有县市地名121个。这121个地名,大致有山水地名26个,方位地名13个,祈愿地名12个,历史地名50个,特殊地名20个。这一数据不仅充分说明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名是河南地名的主流,其他原因形成的地名是河南地名的补充,而且切实反映出河南地名形成和演变的悠久与复杂。  相似文献   

7.
七、地名的考证方法地名的考证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广阔,但主要是地名的由来和词义的解释。词义的解释关系到各个方面。大家知道,古代词义的书写和读音同现代的就有差异。古词义联系到历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和社会结构、人口的移动以及文化和风俗等问题。因此地名的考证需要有广泛的知识基础和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才能对一些疑难的问题,求得正确的解决。比如有的资料说,一九二五年石家庄建立了石门市的行政机构,如果我们相信它的记载,肯定就不会再探索了。其实在一九二五年前,当时全国大部地区,尤其是河北省并没有市行政制度的设置,就是北京当时也只设了“京兆尹公署”,统辖清代顺天府  相似文献   

8.
徽州2002     
2002年的夏天,我在徽州。徽州这个地名,对于生活在摩登城市中的年轻人来说,似乎非常陌生。当人们问我去了哪里,先说徽州,竟然无人知晓,于是解释曰:就是去黄山脚下,大家才点头。2002年的徽州,在旅行者、人文学者和建筑学家眼里始终是一颗闪亮的明珠,而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个陌生的地名而已。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很多地名都蕴藏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其命制与变更常常受到各个时代人为因素的影响。从地名的来历、含义和演变来看,地名的命制都是事出有因的:或源于地理地形,或源于历史人物和事件,或源于美好的愿望……下面笔者就给大家列举一些源于历史上皇帝的年号的地名:宝应:江苏省中部县名。“宝应”为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改安宜县为宝应县。永泰:福建省中部县名。“永泰”为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析连江、闽二县置永泰县。兴国:江西省中南部县名。“兴国”为北宋太宗赵光义的年…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玉环县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地方文化使其地名具有自己的特征。本文通过历史背景、地理特征、民风习俗、社会语言和其他地名等不同的角度透视玉环在动植物地名、水域地名、山川地名、军事地名、宗族地名、信仰地名等方面的鲜明特色,以期浓缩玉环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这些地名特征为我们昭示了玉环的区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崇左、宁明、隆安这三个县的壮族地区地名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归类,并对地名的中心词的内容进行试析:根据语言类型,壮族地区的地名大概可分为全壮地名、汉壮复合地名、全汉地名,经过分析发现,随着汉文化的渗入,壮语地名发生变化:在语言类型上,汉语词汇出现并逐步增多;在内容上,自然景观呈递减趋势,而带有抽象性质的人文景观地名、心理地名、方位地名不断增多,且大都以汉语的表达方式表达。笔者认为壮族地区地名的发展过程(全壮地名→汉壮复合地名→全汉地名),也可以看作为壮族人民理性(抽象)思维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即为汉文化不断融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美国有个“四橡镇”。顾名思义,这个地名的出处与四棵橡树有关。但有趣的是,其中内容还与数学有关,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3.
地名词汇的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新地名的产生,二是旧地名的消亡,三是地名的更改。而导致地名变化主要有两个动因,一是地名的自然改变,一是地名的强制改变。社会变迁是地名词汇变化的动因,地名词汇则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二者息息相关、时时互动。  相似文献   

14.
广东"围"字地名较多,有508个,分布也比较广泛。通过分布情况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名主要分布在客家方言地区,有客家人的地方基本上都有这类地名。不仅广东客家人居住区有这类地名,就是福建、江西客家人居住区也有这类地名。"围"字地名是客家方言地名。"围"字地名起源于客家围屋。这类地名的命名方式多种多样,也很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诗·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是一个氏族的名字.商族为什么叫做商?若干年来,大家一致认为,商是一个地名.因为《史记·殷本纪》说:"殷契……封于商."这种说法是可信的.商人居丘,胡厚萱老师曾详加论证(见《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四册,《卜辞地名与古人居丘说》).甲骨文中京、高等字,就是高阜上房屋的象形.京、《说文》说:"人所为绝高丘也."高,甲骨文为地名,《说文》说:"崇也"凡此?形,都是高阜的象形.  相似文献   

16.
毕节方言地名词有两大语源:其一为外来汉语地名,包括两种情况,即由汉族移民异地移植的地名(如古南京地名)和按汉语命名方式命名的地名(如府、县、乡、村、铺、伍、所等通名)。其二为借词地名,即源于各少数民族语并已经通用的地名。毕节方言地名系统来源的多元化特征,也折射出其所独具的多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名是人们对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是实用性很强的一种历史文化形态。地名研究可补充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看法。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认定地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地名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河南汝州历史悠久,中原文化底蕴深厚。文章对汝州乡镇地名的语言特点、通名专名结构以及地名所包含的文化进行探究,以期发现汝州地名命名的规律,同时对汝州地名的文化保护、规范化和俗名雅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音译知识库     
以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汉字翻译英语词而形成的单纯词叫作音译词.音译是汉语翻译外来词(如人名、地名等)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现归纳一些常见的、有实用价值的和具代表意义的音译词,供大家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描述分析赣南客家的方位地名、数量地名、变化地名的特征,并试图探求赣地客家地名的语源。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名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语言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上海地名研究的理论视角及问题取向主要涉及上海地名的历史学考证、上海地名的文化渊源与文化特征分析、上海地名与城市地名规划、上海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从总体上看,上海地名研究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注重地名的历史学考察,地名的语言地理学研究有所欠缺,地名与当代城市建设研究的视角较为单一,重现象描写而缺深入解释等。今后上海地名研究的趋势走向可侧重于全球化的社会语言学及多语生态背景下的上海地名研究、符号景观理论视域下的上海地名研究、GIS等现代技术的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