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儒家文化的定位以及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入手,着重阐述了儒家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联系,同时对儒家文化的重新整合、现代转换与创新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儒学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有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优良传统,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积累知识的必要的化土壤。儒家“自强不息”、“变化日新”的精神与当代科技创新不矛盾,并且将在科技创新中表现得更加充分。科技创新将推动儒家化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进入近代以来百余年间一直都在激烈地争论、探索的重要课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潮,但核心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本文仅就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方面,谈些粗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主要靠集人类文明大成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要依靠科学、民主与法治,而儒学本身是不能提供这些东西的。不仅不能,它对这些东西的产生、引进与成长还会产生强烈的抗阻。此外,判别任何思想和学说,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这个角度看,儒学对此也是不利的。因此,对儒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不宜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复兴的初期表征是儒学受重视。走向深入的任务是学理、制度的重建,道场、阵地的建设,儒产、资金的积累,组织、人员的培育。儒家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是现代社团建设。儒家文化复兴三步曲:儒学——儒家——儒教。结合现实,面向未来,提出当代青年在儒家文化复兴伟业中的历史机遇和时代担当。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所界定的“社会主义本质”,作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根本问题的明确回答 ,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 ,体现着中国基本国情的现实要求 ,与党的基本路线相一致。“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实践中坚持“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 ,从理论层面隐含地规定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它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儒家文化近百年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秉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实现其与现代世界的有效对接,梁漱溟等一批新儒家从复兴传统文化的角度对中国的传统儒学进行了新的诠释。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比西方的文化差,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且正确处理好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就一定能够复兴。  相似文献   

8.
中国儒家文化教育传统对“儒家文化圈”內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垂壅庑┯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儒家文化圈”内各国文化教育的影响是相互的,多样性的文化教育在冲突与融合中推动着各国文化教育整体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传统尤其是儒家伦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影响力,经合理取舍,会成为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有利因素;创新是每个民族文化教育进步的灵魂,某种文化教育的接受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需要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创造性的转换,赋予合乎时代与国情的內涵;必须坚持民族文化教育本位的基本立场,善于保留本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之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当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现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激发了经济与社会生活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东西,譬如利已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唯利是图的行业不正之风有所蔓延。其直接后果是极大地侵蚀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扰乱了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因此对市场经济中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我国文化的"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懂得儒家文化的重要性,探索并借鉴其精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思想对古代大商巨贾与当代儒商都有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当代儒商必须具有高尚的商业道德和爱国思想,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高强的办事能力。时代呼唤儒商,社会需要儒商。企业家必须在国内国际法规的许可下进行生产与经营,要以高、新、优的商品去竞争,从而达到既给国家作贡献,自己又获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儒家文化是一种人文主义文化,处处闪耀着重人重民的人文主义光芒,其中就含有一定的人权思想。这些人权思想对世界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儒家的人权思想长期被忽视了。儒家文化所含的人权思想包含在儒家有关的伦理和道德之中。儒家并没有直接提出“人权”这个词汇,而是使用人性、仁爱、至诚、民本、仁政、中庸、和为贵以及天人合一等词汇来表达其人权理念。因此,儒家思想中包含的人权思想是一种伦理型人权思想。儒家人权思想诞生在封建社会,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阶级和时代的烙印,其中有不少的封建糟粕,儒家把人权的实现,寄托在“道德”的力量上,依靠“仁君”,而不是寄托在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这就使儒家人权的实现没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儒家希望靠“仁政”和“德治”来实现人的权利,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人权思想。但从整体来说,儒家文化的人权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民主思想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并且仍将对新世纪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梳理中国的儒家道统思想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道统思想萌芽于《论语》,始于韩愈,成于程朱。直到近现代,新儒家作为中国现当代思想史、学术史上的一个独立派别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标志了儒学道统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中华道统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在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基本理论和学说。  相似文献   

14.
深层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显示其内在生命特质以区别于他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并不只在于衣、食、住、行等器物层面上的不同,也不在于经济模式与政治制度上的不同,主要的区别在于某种集体的深层文化精神。长期的文化熏陶已经造就了各民族的集体民族认同感,这就是超越了狭隘民族界限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实现一种道德自觉的境界。可以说人伦秩序,道德教化,这是中国儒学反复论证的主题。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可以不相信宗教,却不能够不在儒家思想的支配下,于生死关头舍生取义。这种道德理性的力量在精神领域里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远不是对物质功利的追求所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思想最早进入张恨水的精神世界是在其童年少年时代。他将儒家文化思想投射到文学创作中,使其创作蕴涵着较浓郁的儒家文化精神特质。儒家文化思想所要求的理想人格主要包括"治世"与"做人"两个方面。从"治世"的方面考察张恨水小说中的理想人物,他们大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家国观念和民族意识;从"做人"的方面考察张恨水小说中的理想人物,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讲"礼"行"仁",具有儒家文化的人伦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6.
17.
与西方的“一分为二”不同,儒家思想体现的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对“道”与“器”之间的“象”的申明并重视,赋予儒家思想以诗性气质,这一气质的鲜明反映为儒家对诗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与儒家对诗教的重视,试图建立“象”与儒家思想的诗性气质及重诗之间的合理联系,并阐明这一点对于儒家文艺思想中审美标准与解读原则的确立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泰州儒学虽然充满了创薪精神,但他们始终坚守儒学底线,崇尚圣人之道,推崇儒家经典,儒家的经世哲学是他们的指导思想,并坚持进行圣学教育.泰州儒学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仁”“礼”“中”等思想,他们不管是为官还是平民,“儒”气都很重.他们治学虽然兼收并畜,但仍以儒家学说为主.泰州儒学把孝悌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保持了传统儒学的孝悌本色,孝亲情结很重,但他们并不盲孝.所以泰州儒学既坚守了儒学阵地,也在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是一种有着强烈的重德求善的伦理价值取向的文化,它从性善的人性假设出发,以和谐为价值观念,为实现圣贤的理想人格构建了一套以仁、义、礼、智、信“五常德”为基本原则的道德规范体系,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道德精神财富,发挥着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我们今天必须对儒家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予以扬弃,加以合理利用,从而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