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是杜甫《石壕吏》的结尾。可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个最后,古人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独与老翁别”就是回味无穷的、绕梁三日的余音。咱们先算一算,老翁全家的人口:老翁、老妪,这是老俩口,是老一代。“三男邺城戍”,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张一平《〈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辨讹》一文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逐一答辩,认为:"张文"认定杜甫写作《石壕吏》一诗时,府兵制"早已灰飞烟灭"纯属杜撰;"张文"强行把"老翁"二字拆分为"老"和"翁",并取这两个字若干个字义中的一个字义,来证明老翁必有六十岁以上是一种"不严谨、不科学"的治学态度;以历史史实说话,证明《石壕吏》中的石壕吏的确是一位法律的执行者,而老翁也的确是一个逃兵。  相似文献   

3.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以诗人耳闻目睹之事为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一句拉开了帷幕,紧接着,诗人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组速写。通过这一组速写,诗人写到了老翁、老妇、吏等人物,但笔触只勾划老妇,并重点揭示她复杂的心态。这一组速写,不仅展示了唐代安史之乱给社会造成的灾难,给百姓带来撕肝裂胆的心灵痛苦,而且凝固了历史的画卷。   作为一组白描速写,诗人没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也没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叹惋,它在“不着一字”中展示诗人沉郁的情怀。特别是“独与老翁别”的“独”字,可…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功德圆满。这当然无可厚非。不然,老师下不来台,收不了场,岂不难堪。但学生懂了就算完了吗?未必。教学《石壕吏》,在学生读懂会背全诗并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后,老师问学生:“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后来一致认为:“伟大诗人杜甫在《石壕吏》中是通过人物刻画和情景描写来表态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同情谁、…  相似文献   

5.
杜甫作为一个“穷年忧元黎,叹息肠内热”的高尚诗人,他在《石壕吏》一诗中,叙写了自己“暮投石壕村”,目击“有吏夜捉人”的全过程,并亲耳听到所投宿的东家老太太的字字血泪的苦诉,但诗人却一言不发,保持缄默;到了第二天,诗人“独与老翁别”以后,也未发一句议论感慨。这一夜令人惊心动魄的见闻,令人唏嘘欲绝,感痛万千,不免一洒“千秋之泪”。  相似文献   

6.
杜甫的《石壕吏》诗并不晦涩难懂,全诗没有一个典故、一个生僻字眼,可谓明白如话;而其意义和用心也很确切、稳定。然而想不到诗中有的地方,竟被今天的专家曲解了。有人说“诗人作为一个无言的旁观者,是值得惊异的。”①致使某些教材和教师也持此论。窃以为,诗中确实...  相似文献   

7.
《石壕吏》首句“暮投石壕村”中的“投”字,中学教材注释为“投宿”,笔者以为不妥。遍检《辞海》《辞源》,“投”没有“投宿”这样的义项, “宿”其实是注释者从诗文的叙事中推知诗人当晚曾留宿石壕村而强加上去的,属于增字解经,对“投”是什么意思并未说清。我们细读此诗,不难看出位于全诗首尾的“暮投石壕村”和“天明登前途”两句是  相似文献   

8.
《石壕吏》一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写了老翁一家人被迫征兵以至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仅仅用了一百多字,却在叙事中将近十个人物交代得清楚明白,各具作用,既不重复,也不累赘。诗人是如何处理这些人物的呢?笔者从立体化的角度试将作品中的人物分成这样几类:  相似文献   

9.
有的同学在学习《石壕吏》时,善于思考,大胆质疑,认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一句不通,既然室中再也无人了,难道“乳下孙”不是人吗?这个问题提得好。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这里的“人”不是一般概念所表示的“人”。一般概念的“人”包括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等等。这里的“人”单指成年的能够打仗的“男人”,如“老妪”一家的“三男”,连“老翁”也包括在内,这正是“老翁逾墙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卖炭翁》诗中的“回车叱牛牵向北”,各种注本都解作:唐代长安市场大都在城南,皇宫在城北,所以叱牛车回转向北面去。我以为此说值得研究。首先,我们要辨清诗中的方位以及老翁的行状。老翁“伐薪烧炭”的处所是“南山”,即终南山。《雍录》:“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蓝田,凡雍、岐、郿、鄠、长安、万年,相去八百里,连绵峙踞其南。”可见终南山是在长安城的南面。老翁“晓驾炭车”向长安进发,直至“市南门外泥中歇”,结束这一段行程时,老翁仍处于长安城的南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孔子是“诗教”的最早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两千多年来 ,“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 ,虽然近几十年来在“诗教”方面走过弯路 ,但由于诗是传统瑰宝 ,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 ,所以“诗教”越来越受重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是 :对语文课本中的不少诗歌 ,怎样教才能充分发挥诗教的陶冶功能 ?诗歌教学与一般课文的教学应该有怎样的不同 ?笔者在教《石壕吏》一诗时 ,曾做了一些尝试 ,改变传统的古诗文教法 ,试图变换课堂形式 ,把《石壕吏》改写成剧本 ,让学生当一回编剧。…  相似文献   

12.
在杜诗“三吏”、“三别”中,《石壕吏》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然而不少论者对此诗的评论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对诗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对“吏”的分析、认识上。说到石壕吏时,“凶狠、残暴、狠毒”、“如狼似虎”、“叫嚣(?)突”、“既凶且奸”等等通常用来形容恶人的词语全都用上了。这哪里是在分析作品中石壕这个吏,分  相似文献   

13.
小巷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孔子是“诗教”的最早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虽然近几十年来在“诗教”方面走过弯路,但由于诗是传统瑰宝,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所以“诗教”越来越受重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是:对语文课本中的不少诗歌,怎样教才能充分发挥诗教的陶冶功能?诗歌教学与一般课文的教学应该有怎样的不同?笔者在教《石壕吏》一诗时,曾做了一些尝试,改变传统的古诗文教法,试图变换课堂形式,把《石壕吏》改写成剧本.让学生当一回编剧。  相似文献   

14.
杜甫的《石壕吏》是“以诗写史”的典范之作。从“角色设计”“空白经营”和“视角转换”三个角度对《石壕吏》进行解读,呈现杜甫站在“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两难处境,揭示“诗史”复杂且深刻的人文内涵,能够促进学生对诗歌文本及诗人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5.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著名诗人,被称为二、三十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雨巷》使他在诗坛上声名大震,因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美称。本文试就《雨巷》所表现的内客运用的艺术手法和审美追求,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可能会有助于对“现代派”诗的认识和理解。从《雨巷》的内容特征和艺术手法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作为“现代派”的一些重要主张。诗人曾说:“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诗最重要的是诗情上的变异”(《论诗零札》)这反映了诗人的一种倾向和追求。《雨巷》主要表现的是一种情绪、情调。我们知道,诗人曾怀  相似文献   

16.
在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石壕吏》一诗将要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这首诗中还有没有疑难问题或要质疑讨论的问题?”梁璐苹同学就提出:“诗中结尾部分‘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二句中,究竟是谁在断断续续地哭呢?”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诗人艾青曾三次谈到杜甫的《石壕吏》。对这首文学史上的名作,虽然肯定了它的思想性,说“由于它表现的是压迫者的苦难和作者真实的感受,仍然是很感人的。”但他并不认为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有多么高明。他说:“杜甫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整个是叙述的,是押韵的散文,象前面提到过的《藏枪  相似文献   

18.
25年前学习《石壕吏》时 ,闪现过一个念头 ,石壕酷吏连老妪都不放过 ,为何不抓杜甫 ?但没有问的勇气 ,便搁浅下来。又有同仁问及此事 ,于是把主观见解表述成文。乾元二年 ( 759年 )三月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 ,在石壕村碰到酷吏抓丁充军一幕 ,才产生了史诗《石壕吏》。怎样区分身份 ?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在官有衙有品 ,以印为凭 ,倘若离衙则凭离身 ,又用什么来区别身份呢 ?唐朝是以服饰的颜色来区别。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 :“用紫、青、绿为命服 ,仿于隋炀帝而其制遂定于唐。”即用服饰的颜色决定官职品位的高低 ,可见官职服饰的严格 ,并…  相似文献   

19.
彭怀松  韩晓光 《学语文》2007,(2):43-43,38
在古代叙事诗中,话语描写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的对话,《石壕吏》中差吏与老妪的对话,《琵琶行》中诗人与琵琶女的对话等,都写得十分精彩。相对说来,在以抒情写景为主的绝句中话语描写则比较少见。这主要是因为绝句篇幅精短,字数有限,很难容纳话语描写的具体内容。但是也有不少诗人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极为有限的语言空间精心剪裁,巧妙穿插人物对话,以取得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20.
伟大诗人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应怎样理解才正确呢?肖文苑在《唐诗琐语·再说“诗眼”》中说: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是腐臭之意,从语法结构上看,它是动词。”而林安在《“诗眼”不一定都是动词》一文中却说:杜甫的“这个‘臭’字也只能是形容词啊!”(《福建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