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毅博 《新闻世界》2006,(11):31-32,33
2006年7月13日,当河南省某市学校教师张双喜接到二审法院的判决书后,禁不住留下了悔恨的泪水。此前,他在得知妻子与其姐夫有暧昧关系后,便愤怒与妻子有“问题”的方法,来发泄心中的怨恨。不想愚昧报复的结果是,两场官司均以自己败诉而告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刘远军 《新闻界》2006,(1):33-34,47
“问题新闻”报道是指一种“旨在传播相关信息和社会事件,使政府和公民及时了解、重视我们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报道。最近十几年来,虽然社会平稳发展,然而,国际问题诸如局部战争、核扩散、恐怖问题、不同民族国家不同的价值观冲突……国内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举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4.
5.
《北京档案》2006,(2):45-45
苏君华在《档案时空》2005年第2期撰文,对《档案馆产业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档案档案馆产业化》论者的主张,只不过是身处困境中的档案馆被迫采取的“自我扭曲精神人格”以适应社会论处生态环境的的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6.
吕春 《档案天地》2009,(2):30-32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粟裕是一位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的开国大将。他不是元帅却进入军委常委,开我军之先河。这一现象在开国将帅中是罕见的。“文革”期间谁保护了他?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与林彪、“四人帮”集团是如何相处的?他在晚年为党为国为军队都做了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7.
从“接访”到“截访”,一字之差,其实只有软硬之分、态度之别。只要体制不变,接访就常常会蜕变为截访  相似文献   

8.
由著名作家李锐担纲主编并作序,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涨潮”丛书,以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感觉获得第十四届晋版优秀图书一等奖。“涨潮”丛书先期推出16本,8部中篇集、8部长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仍醇香馥馥的名家名作,是对20年来新时期文学的一个回顾总结。为了让更多的读者领略潮涨潮落的美景,我们特组织了以下这组稿件。———编者  相似文献   

9.
有不少人抱怨新闻学过于空洞,学了几年却不知究竟什么是新闻学。确实“,新闻无学”,因为它有容乃大,综合代表了各人文学科的不同特点。新闻学属于政治学。这是一门以加深公民对民主生活和制度的理解为目标的政治学。新闻不是单纯的舆论宣传,它是通过对事实的客观报道,来体现一种“为人民”的政治理念。比如党报,只有遵循实事求是,有利于人民的政治标准,才能走出脱离实际,只重宣传的误区。新闻学属于历史学。媒介对新闻的报道,客观地记录了历史,折射出社会演进的基本脉络,引领人们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历史的积淀和反馈又促进了新闻对社…  相似文献   

10.
"云"在传统观念中,一般是代表"自然界中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在空中悬浮的物体",而近几年,以"云"为基础创造的网络热词却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广为流传,随之"云××"式词语应运而生。本文着重从"云"的词义到流行语的语义转变出发,研究"云××"式结构使用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分析"云××"式的语法结构及语义特征,分析它的应用、成因和映射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茂峰 《新闻世界》2004,(9):43-43,63
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三农”问题成了各级党报关注的焦点,为了组织好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宣传报道,《蚌埠日报》及时开辟了“聚焦三农,力促增收”、“小康路上领头雁”等直接反映“三农”的专栏。为了使“三农”的报道更深入扎实,可见可感.蚌埠日报社总编缉刘学海亲自策划了“春耕见闻”栏目,在为期12天的采访中,我与农民同  相似文献   

12.
“纪录”实际是对纪录片概念、范围的理解程度,就像人们给新闻、电视下定义一样,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纪录片到底是表达观念还是纪录生活?稍微把握不好,就会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其实纪录片最终目的并不是还原存在的现实,而是通过“纪录”真人真事真景表达一种“真实”的理念,传递一种理想精神或  相似文献   

13.
融合时代的中国电视史研究应当兼具历史意识和当代意识,以此保持观察力与责任感。本文主张一种作为电视史研究思路的“融合想象”,并由此提出“作为一种知识系统的兴起”、“作为一种实体机构的成立”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普及”3个电视史研究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4.
“为农传播”的意义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媒体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为农传播”与学界以前常说的“对农传播”相比,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截然不同的传播理念:后者把农民作为传播的纯客体、对象对待,直接妨碍了“三农”传播的思路,在客观上导致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我国现阶段的新闻传播实务活动中被严重边缘化、甚至被排斥;而前者则把农民真正放在主体地位来考虑。这一个字的变更,有望使我国新闻传播界服务“三农”的工作得到极大的改观。“为农传播”的意义维护农民的言论…  相似文献   

15.
有业外人士说目前的广播处于偏“冷”时期。这种恨铁不成钢的说法让人觉着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现在的广播比起当年的辉煌时期来,个别栏目收听率确实偏低,用“冷”字形容并不为过。但是,认真收听广播时就会发现,在这偏“冷”的阵势中目前已经荡漾着喷薄而出的涓涓热流:这就是一  相似文献   

16.
周光银 《档案与建设》2007,(9):36-37,39
档案部门通常被认为是“冷门”,档案工作往往被说成“二线”。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偏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社会作用?笔者认为:只有更新观念,迎难而上,转变工作方式,“冷”中求“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新途径,拓展档案工作新领域,才能不断取得新成就。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  相似文献   

17.
孙倩 《今传媒》2005,(12X):40-40
社会新闻通过报道社会中某个个体的行为、事迹来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在舆论引导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发挥的是一种柔性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春风化雨般的疏导,就是人们常说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也正是基于此,“情”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中就应该得到更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当前我国新闻战线所倡导推行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正全面影响着新闻的报道形式以及受众的新闻概念。新闻领域中的财经报道也要切实结合"走转改"的报道理念,记者要深入基层,关注和解决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要注重新闻报道的方式,使之更贴近受众。更要注意社会现实的还原,在新闻报道中,秉持严谨、审慎的新闻作风。  相似文献   

19.
李丽  梁延 《新闻前哨》2013,(7):63-64
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锁定"三农",充分体现了"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治国理念。营造好全社会关注"三农"的良好氛围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三农"报道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要出新出彩不容易。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作为省级主流媒体之一,对"三农"报道历来高度重视。作为联系"三农"战线的记者,近几年,在积极参与"三农"报道的过程中,就如何做好"三农"报道工作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