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语文与生活     
案例一:观察生活一年级《识字2》教学片断: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太小鸟下早牙上)你在生活中见过他们吗?在哪里见到的?生:太子奶的“太”。(师鼓掌)生:小吃店的“小”。(竖大拇指表扬)生:牙膏的“牙”。生:小班的“小”生:上岛咖啡的“上”。(鼓掌表扬)……“新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师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把学习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4.
语文与生活     
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是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学校特点选好语文与专业的契合点,将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做到两方面能力的相互推动,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5.
语文与生活     
人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人的习惯、心智、才能不断增长和完善的过程。这种成长是在“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中发生的,是自然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完整统一,是经验与生活的融会贯通,所以,回归生活是现代课程的普遍趋向。当前进行的课程改革体现了这样的基本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综合性学习时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可以看出,就综合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较而言,它涵盖的内容、方式更广泛,更能注重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兴趣和学习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独立的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更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是程惠萍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的一次别开生面的《“蚕”和我们在一起》的语文实践活动,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文与生活     
人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人的习惯、心智、才能不断增长和完善的过程。这种成长是在“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中发生的,是自然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完整统一,是经验与生活的融会贯通,所以,回归生活是现代课程的普遍趋向。当前进行的课程改革体现了这样的基本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综合性学习时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  相似文献   

7.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8.
生活与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应树立全方位意识 ,着眼于语文学习的整体视角和大目标 ,使学生在开放、多维、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发展个性 ,完善人格 ,形成语文智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语文教学应突破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教学 ,扩大空间 ,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缩短与社会、生活的距离 ,因为语文教学与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向生活学语言 ,是一条无可置疑而又被公认的科学途径。因此 ,语文教学者必须明确生活对语文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远一点从渊源上讲 ,生活是人类为求生存而从事的全部活动和以活动为范围的庞大客体。语言就是说话 (…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  相似文献   

10.
语文来源于生活,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生活的地方.就会有语文的存在。毕竟文字就是属于语文的。所以.语文学习是随时可以进行的.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说话、书信、书箱、报纸、广告等等.语文无所不在。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作文论》里说:“语文教学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了。”教室的四壁不应该是水泥墙的阻隔,在它的上空应该有无数道联系生活的彩虹。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刘小芸 《考试周刊》2013,(73):40-40
生活情境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学好语文,同时也启迪学生真正获取语文知识与能力的途径,不是教材而是生活,生活是学习语文最经常、最有用、最重要的课堂。换言之,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是"语文与生活"被列在"练习"之下的原因。因此,唯有架起语文与生活的桥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课标应重视语文的实践性。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进行探索,并提出有生活,才有正确,才有能力,才有精彩,日常生活“语文化”,班级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能适应生活需要、整合的特点。只有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课程标特别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离开生活的语文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要生活化。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激活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与文章内容相匹配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维就无比活跃起来,能准确生动地表达精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准确、生动地摹写纷繁复杂的事件。  相似文献   

17.
离开生活的语文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应重同生活的怀抱.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源自于生活。我读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是张老师,是位男老师。张老师以前是中学语文老师。他给我们上语文课总会不自觉地说到外边去:讲《桂林山水》,他会说他去福建旅游买香蕉的事,因为买了太熟的,所以在火车上的三餐都是香蕉;讲刘禹锡的《浪淘沙》,我们读着"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他便陶陶然讲着若是真如诗人所说,顺着黄河直上银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的、生活所必须的教育。”他用形象朴素的语言,阐明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真理: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