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6年已有人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是赞成牛顿提出绝对空间观念的。但是很多同志不承认绝对空间的概念,而且以相对论为依据说明空间的非绝对性。事实是:无论是对相对论,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论述,都存在着严重的误解,上述分歧,恰恰建立在这两种误解基础之上。本文着重分析后一种误解,对相对论的误解问题将另文论述。  相似文献   

2.
张先华 《教书育人》2001,(16):47-47
怀疑、思想、批判,是许多有建树的学者的基本品格。亚里斯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在严肃的科学研究上,对老师的学说怀疑、思想、批判,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爱因斯坦对牛顿的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怀疑、思想、批判,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歌白尼对托勒密的天动学说怀疑、思想、批判,创立了地动学说,写出了《天体运行》一书。没有怀疑、思想、批判,就没有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天文学家歌白尼。怀疑、思想、批判,也是大学精神。大学反对盲从。社会上的许多现象、结论都可能被大学的学者们作为研究对象,怀疑、思想、批…  相似文献   

3.
有人曾经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作《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知道后,仅仅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我由此想到了有些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他们擅长举“例”,而不善于说“理”,动辄搬出“一百位教授”来壮自己的声势。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先搬出“赵XX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法律实证主义是西方的重要法学流派,同时又是一个饱受误解的学派。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实证主义的定义问题,认为,法律实证主义是一个家族相似的流派。接着.讨论了法律实证主义思想的中心地带——“分离理论”和“社会事实理论”.力图消除人们对它的误解。随后重点研究了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对这些批判分别加以驳斥和辩护。  相似文献   

5.
系统论是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一门崭新的横断科学。有人认为,系统论是本世纪继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之后,又一次“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的新理论。当前我国哲学界出现的“系统热”是一种积极现象。本文仅就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惯性系的设定使牛顿力学存在着“逻辑循环”的问题。爱因斯坦发现了它,并以此为契机创立了相对论。然而在开始的狭义相对论中也似乎存在着“逻辑循环”的问题,此问题困扰了科学界很久。是科学模写的能动性使问题得到严谨的解释,并最终使我们在认识上扫除了相对论中“逻辑循环”问题的阴影。  相似文献   

7.
批判一词常为人误解,一说批判,似乎就意味着全盘否定,这是对批判本来含义的歪曲。批判固然是一种否定,但并非全盘否定,它同时也是一种肯定。按其本意,批判也就是“反思”,就是运用理性去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如果我们依据这一含义去“批判”教学理论,便有了教学理...  相似文献   

8.
科学主义对科学本质的误解,导致对科学课程本质和课程理想的误解。在科学主义的背景下,斯宾塞“功利主义”的科学课程理想是,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进行“训练”和“指导”,为学习者广泛意义上的“完满生活”做好准备;赫胥黎在“自由教育”的旗帜下提出的科学课程理想是,通过科学课程对人的“理智”进行训练,从而实现人的“自由”;杜威的科学课程理想自然已经由“物质生活取向”转向“人文”取向,但他的这种“人文”关怀终究是“技术兴趣”的,通过训练人的理智为控制自然和社会。这些建立在对科学及科学课程本质误解基础上的科学课程理想必将遭受严厉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社会思潮之一.“批判教育学”(Critical Pedagogy)是在“批判理论”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被认为是“教育领域中最具活力且雄心勃勃的竞争者”①.本文首先探讨“批判理论”与“批判教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进而探讨“批判教育学”的流变及其研究的不同层面,最后对“批判教育学”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一、“批判教育学”的渊源:“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是由“法兰克福学派”(theFrankfort School)所创立的.该学派产生于三十年代的德国,因为源于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市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而得名.该学  相似文献   

10.
光速不变原理是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之一,通常书本中往往过于强调“不变”而对于某些问题造成误解,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以利于教学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自从哥尼斯堡大哲学家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这部美学论中将“审美无利害性”的命题作了系统、完整地论述后,“审美无利害性”就成为美学家的热门话题。审美有无功利性问题也成为美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审美无利害性”从根本上对审美知觉与非审美知觉作出区别,为美学创立了一个新的核心,从而将“美”的领域从“美即和谐”的领域扩展到“审美”的领域;也有人认为“审美无利害性”概念是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2.
享受误解     
误解,在常人看来是让人委屈、令人烦恼、扰人思绪,因而难以忍受的,可居然还有人提出“享受误解”。这人就是以被世人称为“世纪大审判”的案子胜诉于美国的新闻人物开来律师。开来说:“在一个充满误解的世界,你不但要理解这些误解,还要学会享受误解。”不能不承认,在这里“享受误解”多少有些无奈,但被误解而能享受之,不失为一种对待误解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认识,中外学者观点各异。这些看法可以最终划分为两类,即历史学学科属性的科学说与非科学说。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唯物史观以来,历史学的研究就开始在科学的轨道上不断进步。但是,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同时也不能误解和歪曲这个理论。加大对于唯物史观研究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正是对历史学学科性质“非科学说”的有力回应。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主义对科学本质的误解,导致对科学课程本质和课程理想的误解。在科学主义的背景下,斯宾塞“功利主义”的科学课程理想是,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进行“训练”和“指导”,为学习者广泛意义上的“完满生活”做好准备;赫胥黎在“自由教育”的旗帜下提出的科学课程理想是,通过科学课程对人的“理智”进行训练,从而实现人的“自由”;杜威的科学课程理想自然已经由“物质生活取向”转向“人文”取向,但他的这种“人文”关怀终究是“技术兴趣”的,通过训练人的理智为控制自然和社会。这些建立在对科学及科学课程本质误解基础上的科学课程理想必将遭受严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1905年,年仅26岁的德国天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继在德国《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有关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布朗运动等方面的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物理学的面貌.按其成就来讲,每一篇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但由于历史原因,直到1921年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后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其中在《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论文中,爱因斯坦放弃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明《大自然探索》1994年第四期刊登的题为《狭义相对论新的时空在现代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所提出的“新时空观”,实际上是作者对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的一种误解造成,即完全排除相对原理的要求并认为时间是相对的,空问距离是绝对的,欧氏几何成立,由此而推导的结论同基本原理相矛盾,也与科学实验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17.
“和谐的人”:爱因斯坦眼中的教育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开辟了从经典物理学步入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了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还把2005年命名为“爱因斯坦年”。但鲜为人知的是爱因斯坦不只是一位科学巨人,也是一位哲学大师和教育学家。他曾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当前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状态应由和谐的个体构成)之时,深入研究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对于贯彻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了在阐述相对论的大量书籍、文章中存在着有关质量概念、质能关系等的普遍性误解、谬见。并对这误解、谬见的成因作了历史性的考证,哲理性的否定。期望人们,尤其是学生在开始学习相对论时就能够正确地入门。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界,“批判”也曾被误解为以纯政治性或非理为特征的概念。这表现为:第一,被批判的人和被批判的观点混为一谈,对教育活动的批判和对教育理论的批判纠缠不清;第二,被批判者的观点被掐头去  相似文献   

20.
笔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于相对论时空观的理解上还存在一些误解。本就“运动尺子收缩”、“运动时钟延缓”、“双生子佯谬”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