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行为的基本标志,凝聚力的大小对企业的效率、利益、长远发展以及企业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企业的改革中,"竞争上岗、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过程,也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进行利益的再分配,势必会在员工中产生波动,这就会对企业的凝聚力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受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作用与影响。在学校内部,班集体的凝聚力是吸引并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就凝聚力的形成与中学班集体建设谈一点想法。 一、凝聚力与中学班集体 凝聚力是集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社会心理学研究 表明:凝聚力的形成及强弱直接影响着集体本身的生存 和活动过程,影响着集体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高度 凝聚力的集体,其成员在活动中往往表现出一些鲜明的 特征:一是成员之间有频繁而积极的沟通与交往。集体 对其成员的吸引程度高、凝…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由不同的主体组成,其对知识产权的利益有不同需求,实现知识产权共享、合理分配各方利益是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还存在利益分配缺乏依据、知识产权的使用和转移合理规定欠缺、成员利益关系混乱等问题,因此,在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构建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知识产权归属进行确定、制定知识产权转让及各领域使用规定、明确不同协同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分配方面应承担和享有的义务和权利。  相似文献   

4.
职教集团发展中普遍存在"集而不团"、缺乏有效运行机制的问题。成员单位的利益需求是职教集团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建立服务导向的集团运行机制,可使成员单位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获取更高的利益回报,并利用集团资源破解自身发展难题,从而增强集团凝聚力,实现集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收入分配是一个以收入的形成为逻辑起点,经过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等环节,形成收入在各个社会成员间分布的过程。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收入因生产、流通过程的各种关系、社会过程的各种关系而被不同社会成员所占有、实现、分割并在他们之间转手。在这些关系的作用下,财富由最初简单、抽象形式逐步转化为各种具体的收入范畴,最终形成呈现在社会表面的社会生产成果的最终占有、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6.
"村改居"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以及社会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冲突。政府决策涉及地方政府、土地开发商、失地农民、村干部等相关者之间利益博弈、妥协及冲突,厘清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边界是解决和分析利益冲突的前提;均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应当明确划分土地征用范围,建立公平统一的制度框架,抑制地方政府自利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矛盾,其根源在于土地用途改变产生的利益在各个群体之间无法公平分配。地方政府作为征地行为发生最直接的主体,在征地博弈过程和结果中占有绝对的信息与制度优势。运用农地非农化模型,分析农地转为建设用地过程中利益的再分配,进而分析地方政府征地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并提出合理分配征地利益的对策:规范地方政府征地行为;完善征地制度;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8.
企业凝聚力是指一个企业在理想、目标、利益高度一致的基础上,企业员工共同形成的坚定信念的粘合力,团结一致的向心力,凝聚智慧的聚合力,是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增强凝聚力对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一家企业不管有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其实它都是有文化的,它的文化也是会随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一、凸显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品格
  “公平性”是教育政策的内在属性。教育中出现了不公平现象,这就说明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属性没有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从而产生教育利益分配的“纠纷”。要解决这种“纠纷”,就必须公平地对教育资源进行再分配。也就是说,通过发挥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品格和本质属性,以公平为原则调节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再分配。  相似文献   

11.
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现代意义上的公正,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基于此,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司法等领域的公正还有所缺失。如贫富差距的拉升幅度过大、社会再分配的力度较弱、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保障的总体状况偏弱等。为此,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司法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政策是社会利益关系的权威性分配,从利益的视角观之,整个政策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分配的过程。也就决定了在政策实现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利益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总会有政策变异的产生,而导致政策变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随着现代社会公共问题的日趋复杂化、专门化,政策科学面临着崭新的挑战,对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以C学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A大学Z学院的发展情况进行描述与分析,试图以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为线索梳理该学院的发展脉络,呈现一种外生型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构建过程.文章认为,对于高校这种相对具有较强制度惯性的组织而言,一种具有优势地位的制度是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强制地构建起来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影响制度变迁的核心要素,学校合并事实上是相关院校之间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和权力结构的重新分配.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较好地处理新旧制度间对组织成员的利益分配问题,重视变革成本利益补偿问题,则制度变迁过程往往能够取得成功;反之,则可能遭遇失败.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其它方面的进步,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表现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不但数量越来越多,而且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在社会组织的发展中,不论是何种性质的组织,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取决于组织的生命力.组织的生命力来源于组织成员,表现为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创新能力和灵活的适应能力.其中,凝聚力主要产生于组织成员的相互交往关系中,是组  相似文献   

15.
利益分配问题在贯彻中央一系列战略决策、解决现存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利益分配问题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进程累积效应的表现,也和分配问题自身的内在机制有关,利益分配问题的凸现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过程.解决现存利益分配问题的长效机制应跳出就事论事的思维方式,着力于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利益分配架构.  相似文献   

16.
苏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苏南职业教育产业化的产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苏南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战略选择。然而,苏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与瓶颈,包括缺乏凝聚力、内部管理不规范等。因此,应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治理结构,增强集团凝聚力;提供机制、体制保障,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理顺和提升管理体制,明晰集团成员的权利义务;找准企业利益关注点,增强企业融入集团积极性;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集团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校班集体凝聚力建设是班级治理的本源动能,为个体成长提供有效支持,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更是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和集体主义的认知载体。然而,当前高校班集体凝聚力建设面临自我导向的团队氛围、关系冲突的团队过程、竞争制约的团队信任等现实困境。根据国内外现有关于团队凝聚力的实证研究结论,以利益的重新耦合为视角建立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理论模型,并从凝聚力的产生机制、产出动力、表达形式三方面来探讨班级凝聚力建设的路径重构:以利益共生取代利益竞争、以利益协调取代行政指令、以利益共赢取代个体收益。  相似文献   

18.
多元主体参与的职教集团成员,对于高校职业教育是存在一定的利益共同诉求,如何做好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及权利分配,是职教集团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教集团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教集团利益相关者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牵头学校、成员学校与企业.职教集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包括三个部分,牵头学校的利益诉求、成员学校的利益诉求与企业的利益诉求.职教集团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机构,职教集团的发展战略应当整合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尽最大可能地满足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与"各自利益".因此,要在牵头学校、成员学校和企业等部门间建立利益整合机制,使这种合作关系得以制度化.利益整合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职教集团在运作过程中应该主动邀请其利益相关者参与职教集团决策;另一方面,对于职教集团的利益相关者来讲,他们要向职教集团主动诉求其优势和需要,促使职教集团能够更加明确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初级阶段分层合作学习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在初级阶段,学习小组较为松散,成员间普遍处于彼此生疏的独立状态,学习小组对于小组成员来说,还缺乏一种成熟集体所具有的凝聚力,同时成员之间尚未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