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高脚竞速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所产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脚竞速主要损伤部位是手掌、拇指内侧、膝关节、足趾、踝关节及大小腿肌肉群等。分析认为,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不正确或不熟练、运动负荷过大、身体疲劳、场地器材的不适合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建议从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角度进行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发生率,将有助于高脚马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高脚竞速运动及其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柱 《体育师友》2007,(4):9-10
一、高脚竞速运动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别名"吉么列"(土家族语)。是由运动员双手各持一杆,同时脚踩杆上的踏镫,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  相似文献   

3.
三人板鞋竞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三人板鞋竞速运动员的损伤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三人板鞋竞速运动的损伤部位主要是足部、踝关节、膝关节、大小腿肌肉、髋关节、腰背、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等部位;动作不合理、队员间配合脱节、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力量不足、场地器材不适合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普通高校高脚竞速教学中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后认为:高脚竞速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比较大;容易损伤的部位依次为手掌、膝部、脚踝、脚趾、肘部、腰部等;损伤类型以擦伤、挫伤为主;造成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运动性疲劳、局部负荷过重、技术动作不合理、缺乏防护意识等。在教学中应控制好运动量,避免局部负荷过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并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预防和减少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高脚竞速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高脚竞速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选材及损伤、运动技术及训练方法、竞赛规则、项目开展状况”等四个方面,并提出高脚竞速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性研究的深度、高脚竞速的市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高脚竞速项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项目的有关情况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当前河北省高脚竞速运动的发展现状,指出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场地器材、师资、选材、训练和宣传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河北省高脚竞速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等,对广西第12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高脚竞速项目比赛的单位情况、教练情况、比赛成绩等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参加高脚竞速运动员以学生为主;教练员学历、职称参差不齐;经费投入、管理体制、训练条件等有待加强.并提出推进广西高脚竞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1.高脚马 1)项目简介 “高脚马”是湖南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广为爱好的体育活动,最早是少数民族群众在下雨天为防止泥水打湿鞋袜,作为走村串户的代步工具,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在节庆活动中进行竞速、对抗的传统体育比赛项目.1986年湖南省举办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就把“高脚马”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随后的几届比赛中,这一项目不断得到规范和改进.高脚马由两根杆组成,杆为竹、木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简称杆).高脚杆高度不限,从杆底部向上30-40cm处加制踏蹬,踏蹬高度的丈量从杆底至踏蹬与杆支点的上沿.  相似文献   

9.
黄少龙 《棋牌世界》2004,(12):18-18
挺兵对卒底炮拐脚马阵式,红往往将九路炮返回士角,牵制黑拐脚马。黑方为此伸车拦炮,但最近红义弈出退窝心马的新变,从左翼跃出连环有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在竞速滑雪运动员的专项训练程度的诸因素中,灵敏素质和耐力素质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在比赛中,运动员的全部运动潜在能力,都是通过这两种身体素质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判断一个竞速滑雪运动员的灵敏素质,主要看他在比赛时为获得比较高的名次而恰到好处地控制行进速度的能力,以及根据场上出现的情况处理比赛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对表象训练及其相关概念、表象训练的内在机制和应用模式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分析并讨论了表象训练实证研究的现状,指出了表象训练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对表象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学校体育赋予了新的内涵:教学目标突显多元化、科学化,全力培养“学习型”高素质人才;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师生关系更趋和谐;教学内容追求娱乐性、健身性、开放性与化性的整体融合,向课内外、学校与社会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体质监测体系,学生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得到保障。同时,学校体育的任务应该重新认识和定位。  相似文献   

13.
归因方式是个体跨越不同情境与时间而表现出来的特定归因倾向,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对个体的情感、自我评价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存在年级、性别、独生与否及城乡来源差异。  相似文献   

14.
牟玉梅  丁小燕 《体育科技》2010,31(3):138-142
从性别的角度,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男、女生在锻炼动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在与同伴一起锻炼和班级组织活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在体育锻炼项目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的锻炼时间和锻炼频次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生优于女生。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时间、没兴趣、场地少和没人组织。结论:民办高校场地器材缺乏限制了学生的体育参与,女生对场地、器材满意度低。组织力度欠佳,学生锻炼项目单一,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相关指标均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理论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省28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理论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与新的《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基本相符,主要问题表现在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理论课教学形式落后、教学效果一般、体育教师理论教学能力有待加强、学生体育理论课学习态度消极等。  相似文献   

16.
陕西高校体育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万林 《四川体育科学》2004,(1):99-100,118
通过对陕西37所普通高校的检查与评估,现况表明,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4条:(1)领导不重视是学校体育发展缓慢的首要因素.(2)经费投入太少,场地面积不足,设施条件落后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3)体育学科建设落后,师资队伍学历偏低,体育科研与改革意识滞后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观因素.(4)经济不发达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客观因素.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询问座谈、汇报检查、对照评价以及归类汇总、数理统计等多种形式与研究方法;其资料与数据来源于各评估院校;并依据有关法规和文件,使用评估评价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综合研究法等,对影响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市场运营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经费和会员不足、相关领导重视不够;其次是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不利于满足青少年及相关利益者的价值需求;再次是经费的来源以及价格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1994年-2003年中国篮球科研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涛  郝斌 《体育科研》2004,25(4):37-39
对1994-2003年国内10种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显示,10年来发表的篮球论文数量上呈曲线上升趋势,研究内容多样化,主要集中在技术、战术,教学和训练理论方面,运动心理学、生理生化方面研究逐年增加,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超前性,但选材和生物力学方面研究较少;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显单调;作者年龄集中在中青年群体;作者单位大分散小集中,基金项目少,副高级职称的和中级职称是我国篮球科研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一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尚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开展的体育活动;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能够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体育文化形式;民俗体育是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民族体育是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的所有民众,或某一民族中特殊的民众群体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一种传统体育文化.按照民间体育是否具有传统性的特点,可分为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传统体育又可以分为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大部分都交叉,但并不等同.这四者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how aims and learning goals are communicat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PE) practice. A special focus is on scrutinising how teaching practices are framed in terms of whether and how the aims and learning goals are made explicit or not to students. The aim is also to relate these kinds of communications to different movement cultur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many of the students taking part in the study do not understand what they are supposed to learn in PE. However, if the goals are well articulated by teachers, the stu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both understand and be aware of the learning outcomes and what to learn in PE. The opposite is also true. If the goals and objectives are not clarified, students find it difficult to state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know what they are supposed to lea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