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多层面、全方位的,其中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潜在课程的重要内涵。优良的校园环境建设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社会适应等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与积极推进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推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论校园环境建设的美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环境建设是实现学校环境育人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搞好校园环境建设首先要提高认识,树立美育感化的观念,使校园建设中体现出一定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以便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念,为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途径来实现。校园作为学生生活的一种外在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一、优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无产阶段革命家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同样创造了人。"校园环境分  相似文献   

4.
校园环境是影响教师和学生心理导向的直接因素,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外历史上的教育家都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认为:良好的学校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科学的发展,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越来越被广大的师生认同。  相似文献   

5.
校园环境的创设对学生审美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和体态美的塑造,这也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落在美术工作者肩上的一项重任。美术教师在创设校园环境时应注重与教育功能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环境美化、体验艺术审美创造的喜悦,以创设具有良好教育功能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6.
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园环境建设工作,有利于增强环境育人的意识,发挥环境育人,陶冶情操,规范文明行为的功能。 如何做好校园环境建设的工作?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体现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学校是为学生存在而存在的,在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工作中,要体现学校的每一寸土地都为学生服务。因此,我们在学校校园环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性。优美的环境可以培养人健康向上、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积极进取的高尚情操。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主要场所。孩子们每天生活在校园环境中,时时会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来说,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是以独特的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发展的。它在提高学校教育水平上发挥着“此处无声胜有声”的重要作用。作为一所学…  相似文献   

8.
高春忠 《海南教育》2013,(10):26-27
<正>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具有特定的精神文化内涵。生态的校园环境是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也能给学生提供心灵成长的力量。如何以学校的校园实际出发,建设以绿色为主题的生态理想校园环境,是学校发展的目标。一、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的必要性一所好的学校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要能给学生提供舒适美丽的校园让学校成为适合师生学习工作  相似文献   

9.
校园环境艺术化是校园内良好的精神氛围和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明环境的和谐统一。它主要包含学校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反映着学校的办学风格、学校特色和校园精神。一、校园环境艺术化的意义1.校园环境艺术化对学生的辐射、向心、凝聚力量校园环境艺术化作为校园环境建设,隐含着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硬件环境建设作为学校潜性课程的显性物质,主要表现在根据学校自己的培养目标。整体的建筑、绿化等设计与规划所进行的人为创造美的过程,建设寓情于物、寓情于景、寄情于师、寄情于生的校园环境,能使师生触景生情,随时随地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这种教育的力量是潜在的、隐性的,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因素,是学校乃至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新时期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以整合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环境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丰实校园生活内涵,从而实现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为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出积极的贡献。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否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教育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营造一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校园环境建设为载体,把开发隐形教育功能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三年迈出了三大步:2002年在新建的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工住宅楼周围硬化、绿化,使学校处处有花、有草、有景点;2003年把校园环境作为“第二课堂”来抓,校园环境布局进一步优化。品位进一步提高;2004年把校园环境建设纳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体系中,全面推动校园环境建设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目标迈进。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全国刨建绿色学校活动表彰会上强调:要把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可见校园环境在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承担着影响和教育的双重任务,我校紧随教育现代化的步伐,紧紧抓住争创省特殊教育示范学校的契机,坚持基建工程与育人工作同步,质量立校与环境育人同步的办学指导思想,为此,在校园建设上力求体现: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环境是最能教育人和影响人的。校园环境具有隐性教育作用,其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学生心理接受的程度,即环境建设的内容是否转变为学生的内心需要。现代教育注重人本思想,重视  相似文献   

15.
环境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性。优美的环境可以培养人健康向上、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积极进取的高尚情操。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主要场所。孩子们每天生活在校园环境中,时时会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来说,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整体诠释校园环境文化的建构理念,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校园环境文化方向,全面设计校园环境文化的整体布局,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环境教育活动,达到实现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环境指的是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校园环境的优劣,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校园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载体,它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它的表现形式也有非常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育人功能。如何实现“让学校每面墙说话,每个角落育人”,努力为全体学生创建一个优美、和谐、愉悦的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标志,更是学生幸福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学.校环境是指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相关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部分。学校的物质环境是指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客观因素;学校的精神环境是指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主观因素。随着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新的校园环境给学校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育,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可以时刻触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