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泉 《广西教育》2007,(12B):23-23,29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一种带有深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片面强调对语文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忽视了对语言材料地感受领悟,使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误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正语感是在长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形成的一种敏锐的感受、理解、领悟和把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意识,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力、表达力以及鉴赏力。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一种语文素养,是从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中学生处在母语学习的“黄金阶段”,必须培育学生的语感。叶圣陶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改善,教育不再一味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也逐渐发现语文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并能提高学生的情商。然而语感的培养更是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性并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结合教材,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热爱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在教材的阅读、理解中提高自身的语感。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偏重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实际应用中,语感是相当重要的。语感也就是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一篇文章之所以能感染读者,是因为读者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透过文字,能够感知其中的情绪和思想、力量和道义。因此,培养中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再创造。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写作能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考虑汉语的文字特点”,“尤其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汉语是一种意合性的文字,汉语文化是意合性文化,它的特点在于重视心灵的体验和“悟”,在“悟”中直接把握事物的意义。离开体验,离开悟,就背离了汉语的特点。关于如何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即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现谈谈本人的愚见。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一种语文素养,是从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等复杂的心理因素,它既包含直觉的"意会",也包括语言阐释的"言传".所谓语感训练,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正误感、语气感、节奏感、美丑感、层次感等方面的训练,语感依存于听、说、读、写活动中,它能帮助我们通过语言的直观形式迅速理解语义、传达信息.  相似文献   

8.
曾爱明 《成才之路》2014,(35):91-91
正语感在语文教学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并致力于研究,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需要学生在读、写、听、说训练中培养。叶圣陶对语感作了描述:"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夏丏尊先生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语感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  相似文献   

9.
邝坚挺 《教师》2014,(29):49-49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国家对中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语文素养是中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是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对语言文字产生的敏锐感受和正确理解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层次鲜明的教学手法,选取与教材联系密切、实用性强、趣味性高的语文题材来激发其学习热情,从而在引导学生阅读、练习、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出要“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是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基本能力,是评定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语感又因“感受”的差异,难以通过量化来评价,我在课堂教学中把诵读、倾听、积蓄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途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新课标”)把语感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要致力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学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贯穿新课标,贯穿整个语文教学。从日常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来看,也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才能让他们真正与所教的课文有一个心灵的对话和交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一、什么是语感夏沔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  相似文献   

13.
张风枝 《考试周刊》2013,(45):31-31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语言蕴含的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心理体验,直接影响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文章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等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语感体现了一个人的语言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租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租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吕叔湘先生指出:  相似文献   

15.
1强化语文知识学习,从生活中领悟语感 叶圣陶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这就求我们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的时候,从具体的课文出发,把语言文字知识当作一种言语行为规范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巩固所学的语言文字知识,直至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知识是能力形成的第—素,是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明确的。叶圣陶先生说:“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  相似文献   

18.
在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语感培养有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正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把学生语感的培养上升到一个高度,在教学中突出语感培养的重要性,以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强化语言实践和加强写作锻炼这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途径,以最大限度彰显语文课堂魅力,让  相似文献   

20.
正语感教学是一种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师要加以重视,将语感培育贯穿到语文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语感的含义及形成所谓语感,指的是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强调的是感觉及第一反应。语感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备高水平的语感,在实际学习或者应用过程中,就会表现为一接触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