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娟 《考试周刊》2010,(21):225-226
音乐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艺术特点。它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而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主要元素之一。德国卡尔·奥尔夫吸取《体态运动学》的精髓,提出“节奏第一,音乐与动作结合”的观点,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因此,培养幼儿较强的节奏感是每个音乐活动的首要基础。但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节奏感比较弱,刚刚接触音乐,  相似文献   

2.
音乐最主要的要素是节奏,掌握好节奏能增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首先抓住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再展开各种听觉训练,最后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出对节奏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音乐最主要的要素是节奏,掌握好节奏能增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首先抓住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再展开各种听觉训练,最后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出对节奏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邓海红 《成才之路》2011,(36):96-I0021
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能使其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准确地表现节奏,这对推动幼儿音乐感知的发展有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5.
廖西琳 《时代教育》2007,(6Z):19-19
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感,本文就如何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主要元素之一,笔者从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出发,以节奏感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切入点,旨在探索出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方法与途径,以期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国际教育界把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迎接新世纪竞争的战略决策。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十分注重创造力的开发,特别注意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并以此推动本国教育的全面改革。面对世界、面对未来,教育应根据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理论,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蕴涵着更为复杂更为艰巨的任务——素质培养。节奏训练是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每个幼儿都喜欢敲敲打打,对音乐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因此节奏乐活动很适合幼儿,  相似文献   

9.
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感,为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主要从几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以达到幼儿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喜爱唱歌,只要一放音乐或者听到钢琴声,他们都会表现得很积极活跃,这是好事.可是在演唱的时候就会开始让我头痛,因为他们不在调上先不说,连最基本的节奏感都没有,他们唱的却是津津乐道,令我有一点哭笑不得的无奈感.因此我认为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步入音乐殿堂的第一步,这里我以打击乐为例来浅析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11.
沈瑶珣 《考试周刊》2014,(85):195-196
<正>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节奏感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就成为幼儿教育音乐活动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如何让幼儿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及理解、领悟音乐节奏元素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呢?我选择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作为研究目标,初步探究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一、从寻找声音中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锐性并且让幼儿初步接触节奏。1.在音乐活动中模仿表现节奏,初步培养幼儿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2.
蒋伍梅 《教师》2014,(36):47-47
正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吸取《体态运动学》的精髓,提出"节奏第一,音乐与动作结合"的观点,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深受海内外专家的好评。由此我们认识到:提高幼儿音乐素质,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尝试我发现小班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可以  相似文献   

13.
新《纲要》中,我国第一次明确地将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 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相似文献   

14.
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善于在幼儿园的各个活动环节中自然地贯穿节奏练习,引导幼儿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节奏,进而能运用节奏、表达节奏,整体提升节奏的感知力,为增强幼儿音乐感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翁瑞玉 《早期教育》2004,(12):37-37
一、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运用环境,激发交流愿望 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幼儿乐于"说"的必要条件.教师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来引发话题,鼓励他们每一次的表达,使其感到与人交流的乐趣.例如:在幼儿来园的时候,我经常投去关注的眼神并和他们说说:今天是谁送你来的?怎么来的?你这件衣服真漂亮!在小班刚开学不久的点名环节,为了不让幼儿感到拘束、害怕,我就采用聊天的形式进行.如我假装看不见他们,以寻找的姿态说:"陈双,谁是陈双!在哪里……"在大家的欢笑声中,陈双大声地回应:"我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张征 《学前教育》2005,(3):20-21
所谓支架式教学,就是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就是通过教师的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的过程。在小班音乐教学中,幼儿对节奏的掌握存在一定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责任心",然而有人认为孩子太小,根本不懂什么叫责任心,等长大后再教育不迟,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责任心就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相似文献   

18.
音乐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培养,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对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重申音乐律动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的源泉。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音乐节奏感不仅具有运动性,而且也具有情绪性,作为其基础的是音乐表现力的知觉,脱离音乐,节奏感则既不能觉醒,也不能发展。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喜欢敲打物品,发出声音,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音乐节奏感。能表演歌曲,简单地敲打,摆弄乐器,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但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还很弱,怎样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呢?  相似文献   

20.
对刚入园的孩子们来讲,常规的概念基本为零,那么此时老师的引导与教育就能给予孩子不同的启示。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教育实质上就是一项顺乎天性,因势利导的幼教工作,教师应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常规培养策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