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楷清 《考试周刊》2011,(41):215-216
我工作二十多年了,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就是干了一件事,即"帮助学生成功"。在帮助不同的学生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体会快乐,我讲的标题是——每个人都能考取大学。看到这个标题你也许不相信,世上有这样的好事,但如果你领会了我讲的一些理念并加以密切配合的话,我想考取大学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不管我所讲的观点如何,但目的是希望能帮助你打开"心结",从而成为一个快乐学习,充满阳光与自信的人。  相似文献   

2.
《家庭与家教》2004,(3):4-9
随着春天到来,中考的紧张步伐也不期而至。中考,不仅仅是考学生,更是考家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面对中考,家长的压力比孩子更大。中考是孩子所面临的第一道人生选择关口,它是一种分流考试,对于不上普高的孩子来说,中考意味着他的工作定向、人生定向,这是他人生中一件大事;而对上普高的学生来讲,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的门槛。而在现实生活中,考上好高中甚至比考上好大学都难。在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往往就郡么几步,中考无疑是很关键的一步。家长深知中考的重要性,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而参加中考的孩子大多不过十五六岁,对中考和自己的一生有什么关系并无认识。家长无形中会把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孩子,有的则直接对孩子施加压力。结果事与愿违。这一期,我们就中考这个绕不开的家教大事,请专家和资深的中学教师为家长们把把脉,他们的提醒与建议,还有几十年的经验之谈,一定能给家长与孩子一些共同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蒋胜梅 《教师》2010,(29):14-15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一些社会不良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习,近年来,初中毕业生人数减少.而普通高中却有所扩招。更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进入普高,考取理想的大学。导致进入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学习习惯差,综合素质低,逐渐形成消极的学习心理,普遍存在着学习动机不足和消极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一些社会不良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习,近年来,初中毕业生人数减少,而普通高中却有所扩招.更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进入普高,考取理想的大学.导致进入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学习习惯差,综合素质低,逐渐形成消极的学习心理,普遍存在着学习动机不足和消极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5.
有位家长和我说:“快被儿子折磨疯了.孩子都上小学五年级了,东西还是乱放,房间乱得像个猪窝.你越不让他干的事情他越干.自我管理能力特别差,道理给他讲了一大堆,就是不管用.” 这位家长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很多家长给孩子讲了很多道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你口才再好,煽动能力再强,孩子吸收的信息是有限的.因为那是你的语言,你的体验,你的感受,你的认知.你的话也许偶尔点拨了他,但点拨的次数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你的话对孩子来说是间接体验.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一个家长在一秒钟内如果能想出孩子三个优点,那么他是优秀的家长;如果能想出孩子一个优点,那么他是称职的家长;如果一个优点也想不出,那么他就是不合格的家长。看到这里,你先试试看,你能说出几个。很多家长在向我咨询家庭教育问题时总会向我抱怨孩子的种种不是,当我向他们提出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家长是一副尴尬的表情,然后抛出一句:“他哪有优点啊!”  相似文献   

7.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很多家长似乎很少对孩子说“创业”这个词,我们分析,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听不懂大人的教诲;有的家长认为创业是孩子长大以后的事,现在教育为时太早;有的家长认为,创业教育是在学校由教师负责完成的,与家长无关等等。我们通过这样一些观点可以看出,家长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是很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事实上,无论孩子长大以后干什么,很多东西,诸如他的思想态度,他的思维方式,他的实践能力,都和他幼时所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认为,如何搞好孩子的创业教育,为孩子打好创业之基,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 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不倒的偶像     
许多家长都在寻找教子秘方,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让孩子成人,教子成材?其实最大的秘方只有四个字:以身作则。正如法官父亲张敏华所言:"天真无邪的孩子也许还不明是非,但是我们的言行会不经意地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纯洁的心灵;孩子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常常窥视着我们的心灵。"家长曹剑萍也说:"在幼儿眼里,父母是世上最强有力的人,有着牢不可破的权威性。可以这样说:带孩子看10场儿童教育片,还不如大人的一次真实行为影响深刻。"也许你没有很多的时间教子,但只要你心正身正,以身作则,你就是在教育孩子,而且是不知不觉中最有魅力的教育。这一期"教子有方"栏目里的两篇短文,就是两位家长在这方面的深切体会,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小事的魅力     
许多家长都在寻找教子秘方,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让孩子成人,教子成材?其实最大的秘方只有四个字:以身作则。正如法官父亲张敏华所言:“天真无邪的孩子也许还不明是非,但是我们的言行会不经意地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纯洁的心灵;孩子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常常窥视着我们的心灵。”家长曹剑萍也说:“在幼儿眼里,父母是世上最强有力的人,有着牢不可破的权威性。可以这样说:带孩子看10场儿童教育片,还不如大人的一次真实行为影响深刻。”也许你没有很多的时间教子,但只要你心正身正,以身作则,你就是在教育孩子,而且是不知不觉中最有魅力的教育。这一期“教子有方”栏目里的两篇短文,就是两位家长在这方面的深切体会,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各位家长,也许你和孩子缺少沟通吧,你知道孩子心目中好家长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吗?教育专家经常会给大人们一些建议,可是孩子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也许听了从孩子口中说出来的原话,对家长们会更有启发.  相似文献   

13.
你欣赏你的孩子吗?我问过不少家长,他们大多数“摇头”以答。也许你以为,这只是中国家长谦虚的习惯,不善在人前称赞自己孩子的优点。但笔者新近的一项研究令人震惊:据对杭州市4所小学500多名4—6年级学生调查。及对浙江省1000多封小学生信件分析,结果发现竟有80%学生为“父母不喜欢我”经常烦恼。一个4年级的小学生问:“为什么我小时候妈妈非常喜欢我,可我渐渐地长大了,妈妈也就越来越不喜  相似文献   

14.
流沙 《高中生》2008,(5):58-58
一位贫困生,考取了大学,但因为家境贫寒,根本交不起学费。他的父母四处筹钱,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借钱给他们。最后,这位贫困生的父亲找到媒体,希望媒体能帮帮他们。有一位记者热情地接待了他。记者问:"您儿子考取了什么大学?"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之友》2013,(Z1):53
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教育上采取的是孩子缺什么,补什么的策略(以为学习跟补充人体维生素一样),最多的时候,竟然请了所有课程的家教。目前在辅导孩子教育上的钱不下十万了。孩子现在读初一,成绩听说是倒数五名以内。看来家长平时忙于生意,钱赚了不少,但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却认识不够。家长找到我时,谈话很直接:"我听说你教孩子很有一套,只要让孩子学习好,收多少钱都不是问题。"我和这个家长解释:"孩子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比如,孩子现在对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心理上对学习的抵触度到底有多大?在方法上有没有持续改进的地方……"家长说:"你也别跟我说这些大道理,就告诉我,通过你的方法,能不能让我孩子学习好起来?""不能!"我非常肯定地回答。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挨过家长一次打、一次骂,你或许不相信。或者你会以为不是孩子太听话,就是大人对孩子太放任。对这样的孩子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您心中一定没数。那么,如果我告诉您,一个留美博士——奚敏就是从未挨过父母打骂的孩子,他已从清华大学取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工业自动化两个学士学位后,又考取全额奖学金,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读工业工程博士,这您相信吗? 世界上绝没有不经教育就成才的孩子。奚敏的家长把对他的教育重点放在了理想教育上,奚敏的父亲奚福贵是辽宁省朝阳市机械电子局副局长,母亲费世梅是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他们从小就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志向要远大。奚敏小时,母亲非常喜欢给他讲故  相似文献   

17.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18.
奥利文是一名初中毕业生,本来凭他的成绩可以勉强上一所高中,但他最后还是决定进职业学校,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希望他考取高中后再上大学,以后成为科学家.既然孩子已经作出选择,家长也不想过多干预.奥利文是个汽车迷,家里的汽车模型堆满一个房间.因此在选择职业学校时,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找个与汽车维修有关的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19.
动之以情     
人心都是一样的,我很能理解这位老师的心情。但如果是我碰上这样的情况,我会毫不犹豫地送孩子回家。因为这是一个沟通的好机会。“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百个家长就可能有一百种个性。也许这位家长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对老师有成见,只是他们说话做事的一种习惯;也许是他们对你还没有建立信任感。遇到这样的事,首先老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对孩子是否关心,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其次要主动上门家访,与家长交换孩子的表现。也许一句热情的问候会化解家长心中的疑惑,赢得家长的信任;也许一次耐心的倾听,会化解…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能说出孩子10个优点,你是个优秀的家长;如果你能说出孩子5个优点,你是个合格的家长;如果你连孩子一个优点都说不出来,那你该是个‘下岗’的家长!”国家一级作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庆祥提出等级家长的概念。他说“:通常有三等家长:一等家长用眼睛管教孩子;二等家长用嘴巴管教孩子;三等家长用拳头管教孩子。你们应该争取做一个一等、至少是二等的家长,千万不要做三等家长。”“作为家长,你还有义务去‘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陈庆祥向所有家长发出“通告”。在教大家该如何做个好家长之后,陈庆祥又举了一些反面教材,以此说明: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