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涛 《科教文汇》2007,(3S):162-162
卡夫卡,世界文坛上一个响亮的名字。本文对卡夫卡的艺术风格作了探析,认主为其荒诞、异化、晦涩、具有不确定的“多层性”的艺术风格可以在卡夫卡的生活申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2.
中日文坛的卡夫卡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代中日文坛上出现的卡夫卡式作品,发现所谓卡夫卡式文学的思想特质归根结底是一种荒诞主义精神,这成为卡夫卡式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股潜流。以卡夫卡式文学的代表作家残雪、川上弘美和多和田叶子为例,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3.
苏轼是中国文坛上巨匠,本文拟就苏词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将豪放与婉约融为一体等艺术风格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茶香     
(一)   放一撮茶叶于杯中,积蓄、储存,然后一点一点.舒展开来.记得1月1日是元旦的人越来越少,记得12月25日是圣诞的人越来越多;说"元旦快乐"的人越来越少,说"merry christmas"的人越来越多.是遗忘,还是异化?原以为卡夫卡的时代已成历史,却不曾想到200年后的今天也会有《变形记》的翻版与再现.……  相似文献   

5.
流行通俗音乐是青少年最热衷的一种艺术风格,"超级女声"的出现把新世纪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推向新的极致.透过"超女"现象,引发我们对青少年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现况及提高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像尼采和卡夫卡这样思想高远、审美意识超前的人,一时是很难找到同调者的,孤独成了他们的命运。 卡夫卡与尼采的关系不是偶然的。现代主义文学一个鲜明特征是哲学强有力地打入了文学。在诸多的现代哲学流派中,存在主义可以说扮演了最活跃的角色。从存在主义创始人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这些代表人物,他们每个人都兼有作家的特色。卡夫卡对存在主义情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探讨唐朝边塞诗人代表高适诗歌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文章阐释了其边塞诗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刚健有力的语言特点;"悲壮"的艺术风格,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平实质朴的语言特点三个方面的艺术特质与风格。并从诗歌创作背景、创作学习借鉴、作者性格特色以及生平经历等角度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简析卡夫卡     
卡夫卡是如何构建他“迷宫”般的文学世界的?如何在这云烟般的虚境中展示真实的生活图景的?深入考察,便会发现,是卡夫卡身上犹太的文化品格与犹太人独特的生存哲学造就了他独特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9.
简析卡夫卡     
王小玉 《金秋科苑》2009,(4):209-210
卡夫卡是如何构建他“迷宫”般的文学世界的?如何在这云烟般的虚境中展示真实的生活图景的?深入考察,便会发现,是卡夫卡身上犹太的文化品格与犹太人独特的生存哲学造就了他独特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22日,卡夫卡文学奖协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市政大厅举行了颁奖典礼,正式授予中国作家阎连科2014年卡夫卡奖.阎连科在现场做了获奖演说,而演说中的一则关于盲人的真实小故事感染了全场: “我想到了我们村庄那个活了70岁的盲人,每天太阳出来的时候,他都会面对东山,望着朝日,默默自语地说出这样一句话来:‘日光原来是黑色的——倒也好!’  相似文献   

11.
贾春晓 《科教文汇》2008,(4):154-155
卡夫卡以他特有的天才般的敏感,诗意般的触觉将人类的悲剧牢牢抓住,并发掘得更深,人们从他的作品中体会到被缤纷的物质生活掩盖过去了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本文浅析卡夫卡的两篇小说作品:中篇小说《变形记》,长篇小说《城堡》,加之对一些有着相似意境的黑白电影的比较,以此来展示卡夫卡的充满矛盾特色的文学世界:充满孤独感与恐惧感而无限悲观的“黑色”世界:因存希望且追求幸福的“白色”世界。  相似文献   

12.
埃利亚斯·卡内提一生潜心研究文学、历史,迄今为止,出版了20多部著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便是这部<群众与权力>(1960年).据说这是一部赞扬者多,阅读者少的辉煌理论著作.瑞典皇家学院称它为一部"权威性的著作",此书使作家埃利亚斯·卡内提得到了普遍的尊敬.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提在获得卡夫卡奖的同时,以"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笔者通过<群众与权力>这本书,分析了当今一些西方世界当中对于社会群众的分析和看法,与中国传统的看法有何不同.本文试图分析西方学者是如何运用一个比较深沉的思想来分析社会大众这个群体的特性和构建在社会上层权力的各种特性的.  相似文献   

13.
<浮现>是加拿大当代著名学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成名作,她突破性地将诗歌体裁里的许多创作技巧,例如隐喻、悖论等修辞手法运用于文中,使其被广泛地誉为"诗歌性的小说".从该角度做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可以充分展现出作者蕴厚凝炼的文学素养和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分析和观看视频,分析赣南采茶舞"三艺三绝"的表演特征,挖掘其锦玉其中、流派繁多、生活气息、乡土韵味、图腾崇拜、天人和谐、喜剧色彩七方面的艺术风格,揭示其在文化、艺术、人文、民俗等多方面价值,指出只有与时俱进、进行艺术创新才能实现采茶舞的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李建林的三首代表作中探索一下它们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应该是不无益处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薛瑰一 《科协论坛》2007,(9):110-111
通过比较研究的手法,从哲学体系、理论形态和艺术风格多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图形与西方构成体系的差异与和谐,基于"文化耗散论"原理,指出两种构成理论应该相互交流和融合,在设计中要有意识地挖掘本民族文化的精华,要以现代的维度反思传统,提取传统中的神韵,"心"——"物"结合,从差异中求和谐,避免在学习和借鉴中迷失自己。  相似文献   

17.
黄颖 《科教文汇》2010,(29):76-77
《海边的卡夫卡》选择了和以往村上作品完全不一样的主人公——一位15岁的少年,但我们仍能从他的身上散发的气质中寻找到村上的影子——孤独、无奈,但是他又不同于村上以前主人公苍白无力的形象,更多地被作者赋予了积极的、有价值的性质,并在其中去肯定自我。从这种意义上说村上的作品既是忧郁的文学,更是自我治疗,自我肯定的文学。因此,本文将通过《海边的卡夫卡》中主人公的精神特点,进一步走进村上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8.
康旭 《内江科技》2007,28(9):191-192
现代建筑应该关注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新兴建筑的艺术风格问题 现代美术和现代建筑如出一辙,两者都致力于帮助人们找出在新世界里的立足点.建筑大师承认现代建筑的艺术特点,比如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曾说过:"……能算得上是真正艺术品的建筑,其本质和精髓必定是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已有百年历史的二人转作为一种东北地方戏,是东北地区文化的一个缩影,并于2006年6月1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艺术风格鲜明、地域特色浓郁的特征。在丑逗旦捧的搭配中,突出了丑角艺术和即兴表演的特色。在发展中应保持"俗"的本质的同时,还要做到"雅俗共赏,丑中见美"。  相似文献   

20.
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