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性是报纸吸引读者的切入点,没有新闻性,报纸就少了可读性。专刊和副刊虽然时效性不如新闻版强,但也必须围绕新闻找选题、做文章,以新闻性保证其可读性、服务性和时代性,如果大量刊发一些纯粹静态的作品,用大量与新闻  相似文献   

3.
龚琼 《新闻前哨》2001,(9):32-33
报纸在我国诞生以来,就有新闻版和专副刊版之.分。今天的专副刊除在取材上更加丰富外,在内容上越来越注意专题化,呈现出一种专题化趋势。 相对于新闻而言,报纸的专副刊是另一块天地。 副刊,在报纸的初期,地位不是很高,基本上是发一些凤花雪月的故事,或是一些无病呻吟的小情调、小情绪、小感觉,远离百姓生活,远离时代的风云巨变,远远不能像新闻一样介入到火热的生活中,甚至直接干预砚实生活,因此,有的人对副刊不屑一顾,称之为“报屈股”。在取名上也有歧视之义,副者副属也,次要也。 这个观念影响着很多人,直到现在在某些…  相似文献   

4.
专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国报纸改扩版的大势下,其专副刊也在不断寻求变化,以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读者的需求。笔者在山西晚报专副刊版面的实践中,对报纸专副刊的变化态势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思考。总体分析,这些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报纸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新闻、评论的增加量是有限的,大量的新闻容量多体现在专副刊上。尤其是在厚报时代到来的当今,专副刊已成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已远远超越了纯文学的传统概念,各类专刊副刊既丰富了报纸内容,又突出了报纸的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专副刊办得好坏决定了报纸本身的品质定位。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中办活报纸的专副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的报业在改革中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其同步的是报纸的专版专刊也有了很大变化。如今的报纸副刊,实际上是要闻版之外的所有版面的总称。这些版面的地位已从原来的“补充”上升为“半壁江山”;作用已从原来的“小不点儿”上升为报纸的亮点、发行的新增长点;办刊人员也从原来的几个人上升为几十人;领导的重视程度也从原来的“有兼管”到“有主管”。面对这些变化了的新情况,面对新世纪,报社的领导,尤其是分管的领导和从事专副刊工作的同仁,需要研究这么一个共同的新课题:新世纪的专副刊该怎么进一步办好?报纸的专副刊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松岩 《传媒观察》2014,(10):67-68
正国内报纸的专副刊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专刊,如健康版、亲子版、学生作文版、旅游版、留学版、时尚版、美食版等,围绕着衣食住行的内容,组织文章,提供服务。另一大类是纯副刊,诗歌、小说、散文、小品文、随笔等文学范畴的文字,为读者提供文化精神享受以及为作者提供创作园地。这两大类,一般统称专副刊,以区别于新闻性质的文字报道。在历史上,国内早期的报纸没有或极少专刊,副刊主要就是文学副刊这一块。近年来专刊版面逐  相似文献   

8.
由暨南大学新闻学院薛国林、侯东阳等著的《中国报纸专副刊文化》一书近日已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文化角度探讨中国当代报纸专副刊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报纸的专副刊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提高报纸竞争力当务之急是从文化方面对专副刊进行整合的观点,以及专副刊文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著名新闻学者方汉奇教授评价说:"这部著作把中国报纸的专副刊从历史到现状作了系统全面的概括和总结。一册在手,可窥全豹。"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专副刊的编辑。除了要与记者打交道外,更大量的工作是与社外的作者联系。我们通常把这一工作称作“通联”。而在编辑的实际组稿过程中,编辑与读者及作者沟通的办法,除了信件往来(包括E—mail的交流)、电话联系以及面对面交谈、小型会议以外,还有一种我们常用而又没有加以发挥的方式——利用版面语言进行暗示的手法来组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报纸副刊亟待改革,这是学界和业界的共识;中国报纸副刊怎样改革,这更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副刊的定位和运作两个层面探讨了副刊改革的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11.
邹陶嘉 《新闻界》2005,(3):127-128
19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报业竞争的加剧、报纸改版扩版热的不断升温和受众观念的加强,传统报纸副刊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空前丰富多彩,形式应有尽有,同时各种专刊也发展势头强劲,专副刊的属性和界限一度变得模糊不清,学界曾以“大副刊”统称之。本文试对新时期报纸专副刊发展中的几大关系进行梳理,以期加深对报纸专副刊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报纸的数字化转型,副刊越来越成为报纸版面中不断被压缩的对象。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副刊转型既是媒介生存环境所致,也是副刊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新媒体时代,我国报纸副刊无论是在强调内容改革的精品化、生活化,注重渠道改革的多元化、全面化,突出形式改革的丰富化、独立化,还是追求经营改革的品牌化、精准化,讲究人才改革多能化、广泛化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一生利用报纸副刊进行政治和文化上反封建的斗争,在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于我们今天的报纸仍有启迪和借鉴作用。1921年12月,北京《晨报》将第7版发展成四开的半独立的《晨报副镌》。这时北方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形势相当严峻。胡适进一步向右转,创办《努力周报》,宣传“好政府主义”,并附出《读书杂志》,号召“大家少说点空话,多读点好书”,公开提倡“整理国故”;学衡派的吴宓等在南京创办《学衡》杂志,宣传复古主义,提倡  相似文献   

14.
马丽 《新闻爱好者》2007,(12):38-38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闻引客,副刊留客。"报纸副刊的"留客",不仅仅体现在版面形式上的新潮时尚,也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应景文章,而是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先生系安徽省潜山县岭头乡人,他是一位誉满中外的高产作家,又是主编报纸副刊的高手。他自1919年步入新闻界,在长达30年的新闻生涯中,先后主编过《皖江日报》副刊、《世界晚报》副刊、《世界日报》副刊以及北平《新民报》副刊等。张恨水主编报纸副刊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于去年10月中旬召开了州市党报副刊出版管理工作会议。全省21家市、州党报负责同志、省报刊审读组有关专家出席了会议,报刊司有关同志专程赴会。 近年来,四川省市、州党报副刊,包括专刊的出版工作,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管理部门和出版单位的注意。如少数报纸副刊、专刊热衷于刊登暴力案件、社会阴暗  相似文献   

17.
吴阿娟 《传媒》2013,(5):19
本刊讯4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今晚报社主办,今晚传媒发展研究所、今晚网承办的"报业专副刊编辑思路专题研讨会"在今晚传媒大厦举行。来自《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扬子晚报》等全国22家主流平面媒体的专家学者、专副刊负责人及编辑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平面媒体专副刊如何进一步提升优势、深化阅读,有效应对新媒体挑战。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李凤祥、今晚报  相似文献   

18.
专副刊与读者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苹 《新闻前哨》2007,(5):40-41
一、媒体与读者互动,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这是一个渴望表达的年代。现在的中国人都渴望表达自己,他们需要用最直接、快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每天,打开电视,观众参与制作的新闻节目比比皆是。从中央电视台的《讲述》、《对话》、《超市大赢家》,到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冷暖人生》,每个人都是观众,每个人又是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李涛 《新闻知识》2002,(8):33-34
副刊是一张综合性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上许多软调子新闻,各类趣味性、知识性的文章,都可以归结为副刊的范围。本文所指的副刊,是专指报纸的文艺副刊,即最具副刊特色的一个版块。  相似文献   

20.
话说报纸副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关元 《新闻记者》2003,(10):33-33
时下,人们对报纸的副刊缺乏孜孜以求刻意经营的精神。尤其是文史副刊,经营乏术,日趋衰落。然而回顾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一些左翼作家和老报人却深知个中三昧,是十分重视副刊潜在的人文熏陶作用的。 据悉,一些业外人士爱读行业报,甚至长期自费订阅,就因其副刊办得好,人们爱看它的副刊。因为副刊比正刊轻松活泼、有趣味性、可读性强,起着“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