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稿摘编     
牧区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措施我区广大牧区处于比较落后、比较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生产方式相当落后,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至今没有改变,“大雪大灾、小雪小灾”的残酷现实使我区牧业生产呈现发展———破坏———再发展———再破坏的无休止循环,一直困扰着我区牧业的健...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的牧业旗有33个,半农半牧区旗县21个,畜牧业经济正在从传统型向现代化迈进。新的增长方式,需要具有生产要素集聚功能的驿站或桥梁——小城镇的发展。牧业旗发展小城镇既不同于发达地区,也不同于农区,探索其建设之路是本的主旨。  相似文献   

3.
牧区是指以草地和牲畜为其主要生产资料,牧业经济为其主要经济支柱,畜产品为其主要产品和食物来源的地区。我国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及四川、甘肃、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区的一部分地方,共有牧业县(旗)119个,半农半牧业县(旗)147个,在这广阔的草原上,居住着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鄂温克等少数民族。畜牧业是这些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在人类社会生产中,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各因素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劳动者是积累物质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疆,是以蒙古族为主体,以牧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区。各盟、旗、县广大牧区均设有蒙古族中小学。这些学校学生的体质具有民族和地区特点。这些特点同我国西北边疆一带以牧业为主的其它地区的民族中小学学生的体质特点,可能也有相当的近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赤峰市是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1998年,我市提出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三大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统筹下,全市通过改革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调整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实施旗县区职教中心建设工程.强化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验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外树形象、内抓质量”及“双杯”(质量杯和形象杯)竞赛活动。使全市职业教育又获得了新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全国三大牧区之一,有牧业县21个(其中贫困县11个),半农半牧县16个(其中贫困县3个),牧场面积7亿多亩,牧业人口100万余人,占全区人口的5.26%。畜牧业是新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牧区教育是新疆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科教兴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牧区教育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牧区教育搞得好与否,不仅关系到牧区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关系到各民族的共同进步、繁荣,而且关系到边疆的长治久安。牧区教育是新疆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自治区少数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7.
赤峰市是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1998年,我市提出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三大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统筹下,全市通过改革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调整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实施旗县区职教中心建设工程,强化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验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外树形象、内抓质量”及“双杯”(质量杯和形象杯)竞赛活动,使全市职业教育又获得了新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整合资源,构建赤峰职教新体系;优化结构,形成区域职教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旗县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指标,从可持续发展视角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旗县发展三产融合对于促进产业均衡发展,保证资源持续利用,避免出现产能过剩,实现和谐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对三产融合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深入论述,从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产权融合,保障农牧民利益,保护农牧民土地权和塑造新时代的职业农民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内蒙古牧区旗实施三产融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乡村经济充分且高质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服务乡村经济振兴是必要且可行的,但只有将职业教育置于社会结构中探讨其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功能发挥,才能避免其因“价值僭越”与“情境忽视”而陷入“教育失真化”与“教育无效化”的泥沼。为此,要促进职业教育服务乡村经济振兴转为新内源性发展模式,即职业教育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实体-精神-规范”协同的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且同时激发内部与外部、地方与超地方资源整合、主体认同与系统参与。基于此,研究提出“三维两面”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经济新内源性发展模式。“三维”指向乡村的产业经济结构、经济伦理结构与生态经济结构,分别对应实体性基线、精神性基线与规范性基线;“两面”意指激发乡村经济发展内生性力量与构建外部支持系统的两股动力源,作用靶点均为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活力,通过“分权赋能”促进乡村产业经济结构优化、乡村经济伦理转化、乡村生态经济绿化。  相似文献   

10.
张立玮  吴蝉栖 《广西教育》2023,(5):28-31+42
本文基于广西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论述发展职业教育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以广西交通运输业发展为例,提出“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升级,优化广西交通运输业人才供给结构”“构建国际化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搭建面向东盟国家的‘高层次、多样化’跨境协同合作平台,增强广西交通运输业国际化服务能力”“加强政府领导,促进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台湾的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职业教育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它构成了台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舆论界所公认的,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教育配合经济发展。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 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经济又以其发展所产生的财力支持教育发展。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台湾各级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职业教育配合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牧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4大功能,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牧业和牧区发展所需资金未能与经济增长同步增加。这与牧区所具有的诸多功能不相匹配。文章在中央、地方、牧民和金融机构等从不同层面实证分析了内蒙古牧区和牧业资金投入现状,从二元经济结构、畜牧业脆弱性和牧民自我积累等方面探究了资金短缺的原因,并提出增加牧区资金投入除了必须做到加大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以外,还要通过大中城镇对牧区的辐射带动、充分利用外资、组建牧民合作金融组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城乡职业教育振兴左旗社会经济巴林左旗人民政府一巴林左旗位于赤峰市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类型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旗经济出现了持续稳定增长的好势头,科技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农村牧区,由于科...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牧区雪灾具有灾情重、救济难度大的特点,致灾直接原因是“冻”与“饿”。根据内蒙古雪灾的特点和致灾的原因。内蒙古抗御牧区雪灾的思路应该是以防灾为主,以救灾为辅,建立雪灾抗御系统。沿着这个思路。内蒙古抗御牧区雪灾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牧业人口、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完善的保障体制、加大传媒的宣传力度、转变牧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现存的仍然带有计划经济痕迹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职业教育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如何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应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坚持政府主导、依靠企…  相似文献   

16.
送教上门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教育局把扶持薄弱校作为今后几年基础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旗所在地小学一批优质课青年教师到师资薄弱的牧区小学,走进课堂,送课下乡,送教上门。鄂温克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产业的纯牧业旗,学校分散点多,有的学校距旗所在地150多公里,不通车不通邮,中小学教学班普遍是单行班,多年来牧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合格教师分不丢留不住,身在牧区向往城镇的问题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队伍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抓紧对教师的培训,搞传帮带活动,旗教育局针对目前牧区教师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我县农村经济转型期农民增收难、初中生源高峰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县域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我县确立了职业教育就是现实生产力,抓职教就是抓脱贫致富、抓经济发展,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以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经济建设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总结了“十五”期间泉州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分析了泉州区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单军 《青海教育》2005,(1):9-10
职业教育是教育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经济的重要基础因素。随着我省国民经济连续三年12%以上增长的速度和“工业强省”、全面实现小康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研究和确定我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走向,调整职业教育体制结构,与时俱进地为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培训》2010,(2):36-37
山东省阳谷县地处鲁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出台了《阳谷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根据阳谷经济发展的实际,县财政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强县的战略规划,积极扶持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加大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力度,以经济发展带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以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壮大,充分发挥了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