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发展党内民主对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民主制度建设、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和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等方面,都可以利用党内民主所带来的动力予以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个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走“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的道路。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历史和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由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以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党内民主是逐步推进人民民主的必然选择,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的,是我国政治生活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改革和完善党内制度,实行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培育,是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两方面的基本内容.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保障,实现高度的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标,二者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关键是要以党内民主制度化引导人民民主制度化.  相似文献   

5.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发展我国人民民主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讲则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重大问题.党内民主发展的现实决定了推进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战略选择,关键在于实现党内民主的机制创新.从制度层面看,党内民主机制创新应当从党内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个方面着手,这是实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战略目标的最根本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我们党找到了党内民主在发展人民民主实践中的功能和方向,同时提出扩大和完善党内民主来带动和推进人民民主的思路,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聂军  刘颖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7):16-21,25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来,学术界对于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梳理了学术界关于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人民民主对于党内民主的推动作用以及二者在目标、动力、实现形式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以党内民主建设示范、带动、推动人民民主建设,是新时期以来中共探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捷径.其依据有三:1.由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2.由中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所决定;3.由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探索党内民主建设和处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思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械地理解和运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实现形式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三者年会制的关系上,造成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等条文规定相冲突的窘迫.要保证党内民主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并能实行"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应按照在"民主集中制"前提下讨论"民主"的思路,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具体要求是:1.当今中国需要一个坚强的贯彻民主集中制精神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2.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国家民主的大局、整体、长远利益意识,同时按照"民主-集中"的路径,集中基层组织和群众的智慧,形成符合实际的行动计划;3.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首创精神和成就.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反对独裁、追求民主的进程中产生的,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并且始终致力于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只有深入考察我们党党内民主的内涵及历史发展,深刻认识发展党内民主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全面分析“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命题,才能从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探索出一条以党内民主为示范推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未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应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建设带动人民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1.
瑞士政治制度体现为差异性与一致性、多元性与协调性的有机结合,美国教授艾伦·李帕特将之归于"共识民主"模型.瑞士"共识民主"的精髓在于权力的分享,其联邦行政机构、立法机构的设置和运行、联邦制的实行以及政党制和选举制均反映出这一特点.在一个社会与文化极具多样性的国家中,权力分享的政治意识和"共识民主"的政治模型更能够容纳多样性和尊重差异."共识民主"的制度结构为不同团体提供了利益表达的途径,为少数提供保护,同时在协商与合作的氛围中化解矛盾,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2.
1932年,泰国开启了泰国民主化进程。然而泰国政局的频繁动荡使得泰国民主不断陷入困境与僵局。从政治角色层面来看,这主要是泰国政党的主体缺陷、军队的特权地位、国王的绝对权威和公民的民主理念扭曲等因素造成的。泰国民主困境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政治角色作为政治系统中的主要行为体,其在体系中的职能地位、政治行为模式及主体建制直接影响着政治系统的稳定。若要保持民主系统的稳定与正常运转,加强民主核心政治力量——政党的发展与完善,同时削弱非民主政治力量——军队与国王对原有系统运转的掌控,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本文在对中国梦的政治构架以人民民主为本质规定及其若干制度依托的论述基础上,分析以人民民主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信仰选择和持有,强调提升信念的内在的精神驱动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循序渐进、稳中求进、扎实推进,同时还必须加强以宪法为中心、以权利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内民主的建设发展,首先是认真总结了党内民主遭致破坏的深刻教训,在此基础上,党选择了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来发展党内民主的新路,致力于党内民主生活、干部管理和权力制约监督这三大方面制度的建立。贯彻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要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使党内民主制度系统化;要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为核心,继续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具体制度;要推进党务公开,在全党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相似文献   

15.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是干部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途径,是扩大人民民主的前提。目前我党党内选举制度内容欠民主、体系欠健全、落实欠规范,因而它的完善成为时代的诉求。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必须改革其内容,推进民主进程;健全其体系,加快法规建设;理顺其关系,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6.
雅典国家的政治民主化经历了以四个重大改革为代表的发展阶段。梭伦改革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为民主政治作了全方位夯实,克利斯提尼改革不断完善着雅典国家机构,埃菲阿尔斯特改革,以“主权在民”为特征的民主政体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17.
所谓民主的困境大都发生在政治领域,将民主局限在政治领域,这对民主来说是片面的,民主应该是一个体系,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五个层面。中国的民主不应局限于政治领域,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把民主的改革扩大到社会层面,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塑造公民的民主人格,进行政治文化的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报告有许多创新点,特别是在发展民主政治方面,首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观点;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论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新思路和“落实依法治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举措。十七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作出的创新,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