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这学期,在遇到转学生小昊后,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由衷地感慨:教育学生,要关注"故事背后的故事"!小昊是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学生。在我们班没待几天,就总是有人告他的状,说他故意打别人。我找他谈话时,发现他的表情有些漠然,要么装作听不见的样子,要么低头不语。很少开口,但如果说话,用语最多的是"你说什  相似文献   

2.
上课铃响之后,A老师准时走进教室。他像往常一样,打开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学生也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A老师开始播放课件,学生们都在奋笔疾书,A老师更加卖力地播放课件。突然,A老师一反常态地提问:“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信息’?”环顾教室,A老师最终叫起了班里学习最刻苦的学生B,B同学一脸茫然地站起来……A老师拿起B同学的本子,上面赫然地写着:英语XXX。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教”.传统的老式教学方法就是“教书”,在书上去下功夫.最初讲言,教书先生的工作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后改成白话,就不要作翻译了.内容上又增添了自然科学.教学也就进入了“粉笔加谈话”的阶段,老师往往是一写一黑板,一讲一满堂;而学生则是随着记和听.老师追求的是讲深讲透、条理分明;  相似文献   

4.
午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优优拉着我的手说:“徐老师,给我们讲故事吧!我想听故事了。”于是,我就坐在孩子们不自觉围成的一个小圆圈里讲起了故事。故事讲的是一只小熊不喜欢睡午觉,经常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有一次,它又睡着了,还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一位博士对它说,“小熊,我们只有一双眼睛,它每天必须得到一定的休息,  相似文献   

5.
发现式教学。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引用一些有趣的问题和语言让学生思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消极接受为主动进取.变老师灌为学生想.从而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得教学变得充满活力和引人人胜。下面浅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本期发现作文栏目的小作者们,抓住生活中美好的细节,写出了很棒的发现作文。赵琼媛看到外婆打着赤脚给她送午饭,感受到外婆的宽容、大度。周甜拿着妈妈送给她的锁,体会到妈妈的理解与信任。胡  相似文献   

7.
陶然 《父母必读》2010,(12):142-143
婆婆或者自己的妈妈对教育第三代指手画脚让我们心烦。不过,与其抱怨,不如试着用积极的态度化解这些矛盾,保持同她们的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8.
几天前,我读了一本故事集。其中的两篇故事使我颇受启发,故事蕴涵了深刻的教育哲理。一、让学生自己打磨自己美国第二任总统富兰克林年轻时在一家杂志社给一位名叫弗恩的老编辑做助手。他每次交稿时,弗恩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富兰克林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弗恩桌上的盒子里。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一切办法来帮助和培养学生,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素质健全的人才,要使学生成为这样的人才,作为班主任工作,贵在善于引导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0.
卢燕 《教育现代化》2006,(5):127-127
社会生活中.没有白玉无瑕的圣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后进学生。当年牛顿用一把三棱镜对着门缝里的阳光翻转观看时.突然发现了前人一直认为是白色的阳光竟然有七种颜色。原来。只有把多棱镜调整到某一个最佳角度时.镜中所折射出的阳光才会放出最奇异的色彩。这就叫发现。有人说,发现闪光点是教育成功的一半。一个好老师。他的学生是一滴水,能照见阳光:一个更好的老师。他的学生便是一把多棱镜。而且他知道应该将阳光对准并定格在哪一道棱。这样他就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学生对于人际关系中奉行坦率、互惠和关心等处世原则反应相当积极。与人友好相处、爱和被爱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者的首要职责,教师可以创设或利用发生在身边的互动的人际或社会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人际和社会意识,使学生对人际关系和人生哲理作出成熟而敏感的反应。实际生活故事的背后,在看似自然的事例表面下昭示着教育的深刻内涵,生活的现实意境和氛围可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积极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  相似文献   

12.
周.com、柠檬姐姐和贝壳姐姐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投稿,也会面对很多小朋友提出的作文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两个惊讶":一是惊讶有的小作者怎么那么会发现,对他们来说,生活中就没有不起眼的东西,视线所及之处都是素材;二是惊讶有的小朋友好像戴上了一副无形的眼罩,生活中有那么多素材,他们却总说自己"看不见"。  相似文献   

13.
变化的点点滴滴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善于变,他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教育在于让你所教育的对象有所变,变好、变坏都是教育。我们要在每一天里感受着教育给你所教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4.
背后的故事     
李小琴 《现代教学》2014,(Z2):119-120
<正>曾经,我很喜欢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这一档节目。每次看完访谈,我都觉得策划者别具匠心,能将节目办得这样有品味、不做作、不张扬,真是不简单。读懂每一个"背后的故事"后,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到:眼睛看到的是有限的,耳朵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只有用心去体味,才能真正有所发现。这学期,在遇到转学生小昊后,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由衷地感慨:教育学生,更要关  相似文献   

15.
与学生相处,最可怕的是偏见,每个 孩子都是一本书,我们需要用真诚的心去开启、阅读和交流。 庆幸的是,是孩子们帮助我不断地在反思、在成长,使我及时认 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继续重复之前的自己,如果那样,我可能 永远和他们越来越远,永远无法靠近他们的心。突然间我想 到,吴非在一本书上提到: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 异,但是我们多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我愿 做一盏灯,在孩子跌倒时轻轻扶他站起来,在迷惘时给他指路, 在绝望无助时给他投来信任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数学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应用的极其广泛性.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可以找到数学的影子.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都在运用数学的概念、法则和结论.因此一个人数学素质的高低,应用意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我们的学生现在的数学应用意识究竟如何呢?笔者对今年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快乐,叫"发现教室"。那里有一群爱发现、会发现的大孩子(老师)和小孩子们(学生),他们一起"用发现的眼光去学习",用细腻的笔触去表达;有一种智慧,叫"发现教室"。它是孩子们与自身及周围一切连接的平台,让他们在连接中行动,在行动中连接,培育着"连接"的智慧;有一种现象,叫"发现教室"。它是《小学生导刊》建造的一个充满芬芳、充满诱惑的魔幻森林,让孩子们尽享发现的快乐与情趣……"发现教室",引领孩子们与自己及他人连接,发  相似文献   

18.
上周一早上,我刚到学校,就有小组长陆续来交作业本。我们班的周莉娜拿着一叠作业本来到我身边,我在看书,没有对她太在意。她放下作业本后说:老师,我们组的周晴文不交作业,我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做。我随口说:你把她叫到这儿来。几分钟过去了,仍没有看见人来,我想可能是上课了,也就没在意。下课后,周莉娜又来到我身边  相似文献   

19.
当前很多学生都觉得写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就是思维混乱,缺乏真情实感。还有的学生受一些网络流行词的影响,致使作文用词不当。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接触事物有限,思维局限在一个小框架内,没有施展开来。另外,也与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和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事  相似文献   

20.
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自然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心灵。禅语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乾坤。春日里的一畦绿草,一声鸟呜;夏日里的一丝凉意,一声蛙叫;秋日里的一片落叶.一滴寒露;冬日里的一片雪花,一轮暖日,都能触动善感的心弦。为什么很多学生对大自然没什么感触?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