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文部省诸先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对先生们在审定你们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时,将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的“侵略”一词改为“进入”,并指责为此提出抗议的国家是“干涉”日本内政之事颇有疑问,特此讨教。我不知道日语中“侵略”、“进入”、“干涉”这三个概念作何解释,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下定义的。侵略: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并奴役别国人民。侵略的主要形式是武装入侵。进入:到了某个范围里。干涉:强行过问别人的事。不妨对照历史事实检验一下:“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词汇”?词,就是词语,汇,就是总汇、总和,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是指一种语言的词语总和,“鲁迅的词汇”“《雷雨》的词汇”是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语的总和。《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 82页 :“12日 ,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我认为 ,这里不能用“光复”一词。理由有二 :1 “光复”一词的含义据商务印书馆 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 :“恢复(已亡的国家 ) ,收回 (失去的领土 )。”武汉三镇在武昌起义以前属于清王朝统治 ,尽管清王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洲族建立的政权 ,但满洲族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各民族应该是平等的 ,清政权取代明王朝仅仅是封建王朝的更替 ,而并不是中国的灭亡 ,也不是领土失于外邦。以前反清志士包括史学界许多人都将164 4年清军入关、清朝确立…  相似文献   

4.
曹嫄 《学语文》2011,(3):29-29
“资源”是当下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图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第4801页)。所谓天然,指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和它相区别或对应的是“人工”。(《现代汉语词典》第1347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释“鬼”     
胡津龄 《学语文》2003,(4):47-47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海》《辞源》,“鬼”的第一义项都是“迷信者以为人死后离开形体而存在的精灵”。《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从厶,鬼阴气贼害,故从厶。”“从人,象鬼头”是指该字为“人”的象形,但“鬼头”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6.
高语第一册选收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183;长沙》。对“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课本注解说:“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课本和教参都没有具体解释“粪土”是何物。翻阅了几部比较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它们对“粪土”一词的解释都是“粪便和泥土”。《现代汉语词典》:“粪便和泥土,比喻不值钱的东西。”《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粪便和泥土;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新华词典》:“粪便泥土。比喻不值钱的事物。也指鄙视某一事物,把它看作粪土一样。”  相似文献   

7.
“我们‘发现者行动组’要做什么呢?”丁朵朵性急地问。“准备一个日记本!”孟壮壮胸有成竹地说,“再准备好一个发现的脑子,还有,准备好去发现的全部感官:眼睛、鼻子、耳朵、双手、双脚……”“这些都带齐了!”宁墩儿晃动着眼镜,故意挥挥手,跺跺脚,还挤了挤小眼睛。大家立即笑起来。“我们来查一查词典,了解‘发现’的真实含义。”孟壮壮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比砖头还厚的《现代汉语词典》来。“到词典里去发现什么呀?”米拉拉失望地说。我用胳膊碰了一下米拉拉,要他安静。孟壮壮翻开那本大词典,说:“现在,请把词典里对‘发现’这个词的解释,抄…  相似文献   

8.
释“愿景”     
今年语文高考,天津卷作文题为《愿景》,江苏卷第2题也出现“愿景”一词。“愿景”是什么意思?学生大都不明。《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收这个词。  相似文献   

9.
汉语词典对“对等”一词的定义不一致。《现代汉语词典》《当代汉语通用词典》和《现代汉语辞海》的定义只有一个。《新华字典》和《高级汉语大词典》的定义有两个。一个与上面3部词典的定义相同,另一个与上面3部词典的定义不一样,将“对等“解释为”大体对等”。“对等翻译”被视为中国翻译界的理论经典和金科玉律,译自奈达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的理论术语、意义为“对当”的equivalent。“对等翻译”原理受到中国学术精深的翻译理论家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翻译中存在不可译,翻译不可能对等。“对等”翻译论者引用《高级汉语大词典》的定义反驳说,汉语“对等”即大体对等,非绝对对等,使受到批评的“对等翻译”理论继续流行。  相似文献   

10.
“扑朔迷离”这个成语是从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句紧缩而来的。在现代汉语里,这个成语是比较常用的,它的意思也是确定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是:“雄兔脚乱动,雌兔眼半闭着,但是跑起来的时候就很难辨别哪是雄的,哪是雌的。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汉语成语词典》的注释是:“‘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原指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这个词的本意究竟指的是什么?还得放到原文中去考察。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对“雄兔脚扑朔,雌兔眼…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唯一条件”?在逻辑学上,它指的是假言判断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分必要条件? 胡裕树同志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说:“‘只有’和‘除非’表示唯一的条件,说明如果没有所说的条件,就不可能产生所说的结果。”(见修订本第368页)刚出版的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话。可见,这里的“唯一条件”指的是必  相似文献   

12.
李冲 《语文知识》2004,(7):24-24
何谓同音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这样解释:“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如“反攻”和“返工”fangong),“树木”和“数目”(shumu)。”《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葛本仪主编.青岛出版社.1992年12月版)还特别强调说:“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等人的系列小品《卖拐》《卖车》《功夫》的演出,“忽悠”这个词迅速传到全国各地,在报纸、电视及网络媒体上,随处可见“忽悠”的影子。但对这个词的意义,很多人(尤其是南方人)并不是十分清楚。而且随着“忽悠”的流行,它的词义利用法也有了新的发展。《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忽悠”的解释是:“(方)晃动:人、旗叫风吹得直 ̄|渔船上的灯火 ̄ ̄着。”《汉语大词典》对“忽悠”也只收了“晃动貌”这一个义项。而根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和《汉语方言大词典》,我们可以知道,《现代汉语词典》中所说的(方),当…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词典》列惟独、惟恐、惟利是图、惟命是听、惟其、惟我独尊、惟一、惟有等词,并认为这里“惟”同“唯”,即不仅“惟一”或作“唯一”,其他各条皆然,这样就形成了八组异形词。《词典》以“惟一”为首异形词。杨春女士的专著《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附录“《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异形词总表”中,这些异形词均失收,且不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之列。因此,对它们进行溯源研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国足”和“国脚”这两个词在许多报刊的体育新闻版上频频出现.可在现代的词典上却查不到。“国足”是中国国家足球队的筒缩.现已作为一个缩略词(也称简缩语)在使用。中国国家足球队在口头上也说“中国队”或“国家队”。我们在《当代汉语简缩语词典》中查不到“国足”一词.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82页 :“经过一夜激战 ,革命军占领武昌。 12日 ,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其中“光复”一词的使用颇值得商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对“光复”一词的解释为 :“恢复(已亡的国家 ) ;收回 (失去的领土 )。”《辞海》的解释为“犹恢复、收复”。很明显 ,在此处使用“光复”一词 ,使武昌起义带上了“反清复明”或“排满主义”色彩。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满洲人入主中原 ,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并非中国人失去本国领土 ,也不是亡国。历史上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把少数民族视为“异类” ,把少数民族取代汉人统治中国视为…  相似文献   

17.
董向东 《甘肃教育》2011,(10):21-21
某篇文章中,有句话这样说:“通过一些渠道,教师要热情地帮助他们分忧解难”。这句话里用了“分忧解难”,《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这个词。如果这个词“存在”,作者也用错了。  相似文献   

18.
有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把“红灿灿、清溜溜”这类词说成是“带尾巴”的词。这种说法贴切而又形象。在现代汉语里,这类“带尾巴”的词都是形容词,它们是形容词的一个分支。《现代汉语词典》收列这类形容词90多个,小学语文课本里运用50多  相似文献   

19.
卫青 《语文知识》2003,(12):30-31
《现代汉语词典》对“三长两短”的解释是:“指意外的灾祸、事故,特指人的死亡。”这个意义是怎么来的呢? 《全金元词》收有无名氏《蓦山溪》词:“不如归去,作个清闲汉。著甚来由,惹别人,三长两短。”本义是指说长道短,议论是非,后来意义发生了改变,其原因与古老的棺葬习俗和人们的避讳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20.
成语“义无反顾”中的“反”应写作“反”还是“返”? 在现在通行的词典中有两种写法: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写作“返”;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汉语成语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词语分册》、《汉语小辞典》等都写作“反”。 究竟是“反”还是“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