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三国演义》这部书。1936年他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当时,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左传》、《水浒》、《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  相似文献   

2.
十年前,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出后,我曾跟诸葛亮的扮演者唐国强就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话题多次交谈,唐国强喜欢用“万古凌霄一羽毛”形容自己对诸葛亮的认识。我对他说:你能把诸葛亮演这么好,正是你认真学习古典文学的结果,是古代文化浸润的结果。《三国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从《三国演义》开始,中国小说出现一个专门的  相似文献   

3.
唐代诗人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如果周瑜不借助东风发动火攻打败曹操,东吴很可能为曹操所灭,孙策的妻子大乔、周瑜的妻子小乔,两位著名的江东美女就要被掠到铜雀台做曹操的玩物了。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问世六百年来,在我国人民中产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那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我国京剧和各种地方剧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至今仍有不少广泛流传于民间。这样一部杰出的历史长篇小说,不但在我国,就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然而,对这部作品复杂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它的主题思想,我们认为到今还没有作出恰切的评价,这不能不是我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领导艺术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表现形式。曹操、刘备运用权变艺术使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孙权的协调艺术充分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上下级之间形成了本真自然的莫逆关系。三国领导者完全开放的用人思想,以及小说中展示的人才现象,为当代领导者在举贤荐能、知人善任等用人艺术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伟大的巨著,在我国人民群众中的流传和影响,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一部小说,要造成巨大的影响,首要的就是要塑造出突出的成功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要以现代标准来衡量,并不怎么突出。它的人物是定型化的,自始至终,人物性格很少有发展和变化。这不但使人物性格不够丰满。而且也不符合生活真实。因为人物的性格,总是随着他活动的环境(社会的、甚至自然的)变迁而不断地发展着,变化着的。《三国演义》对人物的描写,既很少有细致深入的心理刻划,也很少有与人物相称的环境描写。可是自问世以来,《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却鲜明地活在人们的心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明清学者多以史学眼光进行考证、研究它的虚实关系。自从章学诚提出“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论断以后,围绕它的虚实关系,也经常发生争论。有的同志肯定“七实三虚”的论点,并把它当做历史小说成功的经验;有的同志否定这个论断,认为《三国演义》基本上是虚构的。如何认识《三国演义》的虚实关系,不仅涉及到对《三国演义》的评价问题,而且关系到如何评价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因而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学反映人生、社会变迁、时代演进的历史,并在小说中得以再现升华,所以从作品中对女性形象塑造上,我们可以了解到作品所反映的女性命运及女性观念所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谈《三国演义》里的童谣别廷峰“谣”是人民口头创作的短篇韵文作品。童谣是由成人拟作或由儿童自己编创的供儿童欣赏吟唱的歌谣,据《尔雅·释乐》:“徒歌谓之谣”,就是不用音乐相配合的歌。因为“谣”具有强烈的政治讽谕性质,在先秦时代就已被人们重视。《国语·晋语...  相似文献   

10.
坤道有守柔居弱、谦敬恭顺、厚德载物、静重待发、泽利万物之德,而《三国演义》中赵子龙这一人物形象不仅充分体现了乾道“刚健中正”的品质,在内德上更是包涵了坤道的精神,具体体现为“谦敬守分”的守身之道,精纯无垢、至诚至仁的心理特质,以及不偏内外,“苍生皆我所怀”的仁者胸怀。他在处事待人接物的细节中亦体现出“救困扶危,报国安民”的大道。赵子龙于乱世之中,凭着一柄银枪,战伐不息,并以“谦恭敬顺”守身,以“载养万物”之德尽心竭力地维护蜀汉集团的壮大发展,乾道与坤道相济,尽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11.
关羽并非《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但从小说问世以来,关羽却越来越受封建统治者重视,越来越受民间尊崇,甚至被抬高到“关圣”、“关帝”的地位。究其原因,是关羽的“义”既符合封建统治者以“义”迷惑、驾驭民众的需要,又符合百姓间交往重义轻利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江苏高考加试题中第一次涉及到了名著的阅读,这一新题型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考试大纲中的名著有那么多本,每本都是厚厚的一大部,高中的复习时间又那么紧,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对名著部分进行复习呢?是每本名著都要仔细地读还是只看看简介就可以了呢?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一般的名著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不朽的传世巨著,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它流传之广,影响之大,魅力之深,可谓无与伦比;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包涵"人生训、处世方、成功法、用人术、战略论"的"百科全书"。书中人物的命运、战例的成败及谋略的得失,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揭示出做人的真谛和处事的原则。马谡失守街亭的启示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派马谡率兵驻守街亭,以阻击魏军,并立下军令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就连民间流传的歇后语,有很多说的就是《三国演义》人物和故事,现加以整理,以飨读者。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不幸中的万幸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相似文献   

15.
[前面的故事]话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感念知遇之恩,出山做了刘备的军师,面对曹操的大军围攻,先后巧设计谋,火烧博望、新野,挫败曹军。但由于刘备兵力薄弱,无地可守,又不肯趁刘表病重之机,占领荆州,致使节节败退,加之有新野樊城两县十余万百姓随从,一日只能行走十余里。曹操五千铁骑星夜追杀,刘备手下只有三千兵马,被杀得一致涂地,连两位夫人和儿子阿斗也失散在乱军阵中。这才引出赵子龙单骑救主的一段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社会主义时代,不能以封建标准来欣赏、学习《三国演义》里的人物,而当甄别出其中的封建道德,并加以批判与摒弃,这样才利于我们目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中存在着大量的人物言语交际,而一些成功的言语交际因为各种交际手段与技巧的正确运用,使它们多态纷呈,折射出智慧的光芒。用现代言语交际学的知识来考察,它们因能充分考虑言语交际诸要素,契合言语交际的规律而成为言语交际的典型范例。这些成功范例不仅有助于增强小说的学性,也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调节叙事的进程,对提升《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作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的主导思想是颂扬侠义,表现、褒扬了先秦古侠和司马迁所归纳推崇的侠义精神、侠义伦理。《三国演义》中的侠义内容来源于史书记载、民间传说及作者的加工虚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说: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如果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古往今来,用人之道莫过于此。人的才能有大有小,根据分工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这就需要量体裁衣,适才适所。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的人的形象刻画具有定型化的模式的特点,但作在使人物性格“定型”并呈线性稳定发展趋势时,人物个性的发展空间仍充满张力,仍为读深深喜爱。其获得永久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内在叙事层面有所变化,人物自身行为所具有的反讽性、模糊性及价值观的错位等,在主体叙述的深层次上显示出对“定型化”模式的解构。同时,与作“经典”式地运用对比、虚笔、细节、道具等诸多叙事手法,使定型了的人物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和审美效应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