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常包括课前学习资源准备、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活动、反馈与评价几个阶段。1案例"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1背景本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紧张且该实验耗时较长,课堂上难以完成。为了把生物实验带进课堂,笔者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改进,分为课前主动完成和课堂互动交流两大环节。课前学生主动完成的任务有:观看教师实验视频范例,思  相似文献   

2.
自然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研究活动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然课的实验教学应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个性、兴趣、特长在课外实践研究中得到培养。例如在研究《植物和环境》一课中,要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首先要以植物有向光性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所有的植物都有向光性,那么麦苗、豌豆、树都是植物,它们都应有向光性。”上述推理,使实验有了初步设想。然后选择生长迅速、分校少的豌豆亩进行实验。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实验方法,确定在几棵长势旺盛的豌豆苗上,分别扣上一…  相似文献   

3.
实验课是小学《自然》八种课型中的一种主要的课型。在《自然》第一——六册上都有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其中有些课的教学设计是按照。提出问题——假设答案——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进行的。在这四个程序中,“假设”和“验证”是重要的一环。因为“假设”只有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才能考察其正确与否。在《植物怎样“喝水”》(第四册第十五课)里,课文中的小林首先自己提出假设:植物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不仅应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应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老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实验前的问题讨论时间往往比实际做实验用的时间多,甚至课堂上的临时性实验教学“生成点”会影响整个课堂结构;有时虽然能在课堂完成原先制定的教学目标,但也感到言犹未尽.但是有些青年教师特别是刚上岗的新教师,他们在一节实验课中不仅能完成实验,而且还能把相应练习全部完成,既回避学生提出的问题又不顾学生感受,使听课者似乎看到课堂结构的完美、感到教学效果的显现.实际上,这样的教学长期下去对学生发展是不利的,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不利.究其原因,是青年教师不太注重“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生物》第一册(上)的这个演示实验,根据教学进度大约在11月中旬前后做,由于这时日 照渐短,气温下降,植物对无机物的吸收和输导能力都较差,给实验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笔者就该实验的做法和选择枝条方面谈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该实验有课前实验和课堂实验两种做法。课前实验是提前采集多种枝条把实验做好,准  相似文献   

6.
<正>预学作业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而不要什么都在课堂上由教师灌输,什么都在课堂上由教师摆布。"而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是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增加教师  相似文献   

7.
新编高中生物学,增加了四个实验,其中三个是分组实验,一个是演示实验,这些实验都是植物生理的实验,集中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这部分教材里。按课本原实验的设计,其中有些实验因缺乏仪器和药品,我校没有条件完成,经教研组老师们共同研究,改进后,使这些实验都完成了,而且效果很好。从分析期中生物试卷中的一道实验题来看,该题得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出现尴尬一幕《摆》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中的一课,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触对比实验这一研究方法,通常,教师会直接提供给学生现成的研究方案,或提供给学生设计好的对比实验方案框架,学生完成填空后,按着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操作,最终得出结论。可在课堂上,却出现了令我感到尴尬的一幕:  相似文献   

9.
许多基层中学,特别是农村基层中学,由于条件所限,完成高中《生物》教材规定的实验有困难。笔者参阅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室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加以改进,采用一些易找到的器材药品和一些简便实用的方法,使得在基层中学做这个实验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两省一市进行的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其语文科,除了《语文》课本之外,还编有《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读本》是新教材的特有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的重要延伸和补充。其中的文言文部分,在编排上和教材是配合的,在内容上也是文质兼美的,在数量上比教材上的还多,而且还有关于文学常识的知识短文……所有这些,都决定了《读本》中的文言文,必须让学生认真去学、仔细去读,也决定了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与戏剧创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有强烈的目的性和技术性的活动.真实的世界是连续的,而课堂与戏剧世界两者都有时间长度的限制,因此课堂与戏剧都有一定的结构,课堂既有导入,也有小结,也有亮点,在结构上与戏剧十分相似.课堂教学与戏剧创作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养成需要是在设计之后才能完成的.教师的课堂用语是经过设计的语言,因此戏剧创作理论中的修辞对课堂用语的理论化具有启发.此外,戏剧中的“错误”与“发现”对课堂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重要的启发.所以,戏剧创作理论可以为课堂教学改变自由散漫、随意化,实现理论化和专业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方式的自然学科,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开始正式接触物理的学习与研究,虽然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很大程度上是现象类的识别与判断,简单规律的探究与应用.但是这些都离不开物理实验研究,因此《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了二十个学生必做实验为学生的课堂中必须完成的分组实验,以此提升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性,并以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注  相似文献   

13.
我是小学毕业班主任,既教语文,又教自然。我根据自然教材的内容特点,把自然和作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这两门学科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如我教了自然第二课《动物和环境》,第三课《植物和环境》,在作文课上,针对自然课上做的实验,出了《有趣的小实验》作文题。同学们反映有内容写,也写得较好,把实验的目的,实验过程,见解和结果都写得清清楚楚。进一步掌握了蚯蚓喜欢黑暗、潮湿和温暖,植物需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才能发芽等知识。  相似文献   

14.
黄莹 《现代教学》2013,(11):12-12
课堂中的教育公平,即指在课堂中所有学生应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课堂上各种教育资源应被合理分配与利用,并保证过程的公平性,同时,教育活动完成后,受教育者获得的成就与个体发展能力也应体现公平性。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下面,我以所听的一节初三化学复习课《气体压强变化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中的课堂片段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自然》第一册《植物的叶》、《植物的茎》、《植物的果实》、《植物的种子》这些课,如果仅仅在课堂里照本宣科,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更做不到知识、能力,兴趣一举多得。我利用农村学校的有利条件,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山坡、塘埂、田野里去,以大自然为课堂。上《植物的叶》这一课之前,孩子们在山坡上采  相似文献   

16.
新教育实验主持人、苏州大学博导朱永新教授在《理想课堂的“三性”》一文中说:“‘构筑理想课堂’是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动”。他认为,理想的课堂应该有三个要素:真实性、兴奋性、有效性。朱永新教授说:“其次就是它的兴奋性,在课堂里看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它不兴奋起来,它就很难,所谓的自然,自然我觉得是一种属性,包括个性,它本质也是真实的,我看有的课堂你上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师生有没有快乐的情感体验,有种成长的理智感,愉悦感,有种智慧的发现、一种领悟,所以说兴奋是很重要的。上到最后大家都没有兴奋起来,…  相似文献   

17.
“判”是唐朝科考中的一种特珠文体。《百道判》是白居易参加“书判拔萃”试前虚拟性的练笔,是透视白氏早期思想的重要文献。《百道判》在艺术上也有多方面的突出成就。探讨《百道判》的文学价值,既可弥补此类文体研究中的缺失,对全面评价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稿)》提出“整体把握”之后,人们对“整体 把握”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格外重视,无论是 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操作,都有充分的体现。 但从目前情况看,也存在着理解上的偏颇和运 用上的失误,需要加以辨析和矫正。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常有演示实验、学生课堂实验和课外实验三种。在小学自然教材中,学生课堂实验约占总实验的30%。因此,学生课堂实验是自然教学中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笔者从多年的自然教学实践中,以《磁铁》一课为例,总结出上好实验课,提高学生素质的以下方法。一、深钻教材 明确目标首先学习《自然教学大纲》,掌握该年级该册自然课的总要求、总目标;其次是深钻自然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根据学生掌握自然知识的实际,写好备课教案,准备、熟悉所要使用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为学生介绍有趣的植物时,对于教材上的含羞草,考虑到学生比较熟悉,不怎么好奇,于是我将《科学课》杂志中的一篇小论文《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巧妙植入课堂,不但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的奇妙有趣,而且有效地引领刚接触科学学习的孩子如何用科学。下面是课堂上这个环节的教学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