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瑞康成以纤细的笔触,表现了日本民族独特的美质,并因此赢得世界声誉,川瑞获得成功后,评论家对其艺术魅力及美学思想作了大量研究,但川端文学中的“非理性”因素与川端透过“非理性”因素对“理性”的思索则极少有人问津,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这里的“非理性”是相对心理学中的“理性”而言的。在心理学中,理性是指与感情相对的理智。它是社会制度及现实理性生活原则在个人心理上的投射和积淀,起着抑止本能冲动、保持心理平衡,使人顺应社会常规的作用,并能有意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理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识。不…  相似文献   

2.
理性非理性各有自己的正负功能,它们是一把双刃剑。人的本性是理性非理性的和合,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透视理性和非理性的矛盾功能,发挥理性和非理性的积极作用,克服各自的局限性。尊重人之“本”、发挥人之“本”、满足人之“本”。  相似文献   

3.
人的精神存在两种不同形式,即理性与非理性.理性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非理性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的方法,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混沌无序的精神现象,它主要包括预测、想象、灵感和直觉,以及欲望、情感、意志、信仰等.理性和非理性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在实践中两者不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高校理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需要非理性管理予以补充和改进。树立“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观念,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都有助于非理性管理的建设。理性管理与非理性管理之间以双模态的特征实现着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西方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思想呈现出不同的管理倾向.其中,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呈现出"理性"管理倾向,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呈现出"非理性"管理倾向,现当代管理理论阶段呈现出"理性·非理性"管理倾向."理性·非理性"倾向将是未来管理思想的主流发展图景.  相似文献   

6.
完整的学校管理具有两面性——理性与非理性,二者在管理活动中相互渗透、融合,此消彼长。学校管理理念既包含理性的理性,又包含了理性的非理性这样一个多重理性观念,因此,离开人性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而泛谈人性管理是难以触及其本质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本身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所以作为人的管理的学校思想管理也就必然有一个非理性的考察视角。从此入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校思想管理过程是一种理性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平衡与失衡的互动过程。因而其中的一系列非预期性效果也就可以从非理性中得到合理解释。为此应建立起学校思想管理的非理性原则:包括理性与情感统一、意识与无意识统一、愉悦轻松体验性和人际互重下的自主性四个子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与非哲学学科的“非理性”概念的比较中,概括出历史唯物主义的“非理性”概念。本文将历史唯物主义的“非理性”概念概括为与理性相对应的哲学范围,认为它是社会精神生活的一个特定方面,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并能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非条理化、非规范化、非逻辑化、非程序化、非秩序化的社会意识或社会精神现象。在对非理性作出本质规定的基础上,本文又进一步论述了非理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科学管理理论的“理性”特征,到人际关系学说管理理论的“非理性”特征,再到现代管理理论的理性与非理性取得平衡的特征,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规律。研究它,有助于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管理科学的建立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管理是人类古老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在特定的文化价值准则和社会运行体制内做出的行为和决策活动。泰罗的科学管理实现了从传统经验主义管理方式向理性的科学主义管理方式的转变,开创了理性在管理中占主导作用的时代。梅奥的霍桑实验发现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从而为非理性在管理中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出现的“丛林时代”、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等理论思潮,展现着理性和非理性在管理中由疏离走向融合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1.
非理性管理:现代教师管理的新视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实的教师管理集中表现为单一的、机械的理性管理模式,其弊端是有目共睹的。管理理论的发展昭示着非理性管理的价值。现代教师管理呼唤温情的、关心人的非理性管理方式,可以通过树立“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改革教师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实施人文主义管理等实现对现代教师管理中非理性管理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理性的职能是使“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非理性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启导理性的始端。中国是一个小生产者的王国,非理性的感情,常常冲击着理性思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建立、发展,是理性同非理性较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伦理学上看,教育权威有两种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理性权威来自教师的个人素质,非理性权威来自教师的地位权势.两种权威的走向是不一样的,非理性权威是以权威强化权威,理性权威是以权威消解权威.非理性权威的师生关系类似于命令性的长官与下属的服从关系.理性权威的师生关系是楷模和仿效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的理性特征有其合理意义。但是它不能科学地阐释非理性在人的经济活动乃至一切实践活动中的作用。经济学史上对经济人假设的反叛也没能从根本上跳出经济人理性逻辑的框架。而“人本人”在对“经济人”理论扬弃和超越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拓展了其视阈边界。相对于“经济人”片面的理性价值向度,“人本人”遵循全面的价值取向——人不仅是理性的存在。也是非理性的存在,它为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理性管理与非理性管理的互动融合,更利于发挥师生的主体性。灵活运用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结合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袁征  杨可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8):23-28
"理性"的讲法可以表达多个概念,"非理性"的讲法也可以表达多个概念,研究理性或非理性教育首先要搞清这些概念.批评理性主义教育讲得最多的是"灵感"、"感情"和"意志"等问题.事实上,有些灵感有益,有些灵感有害.感情和意志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稍微认真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理性主义教育有一些新的认识.用非理性的方法进行教育会遇到很多困难,兼用理性和非理性的方法进行教育则会遇到更多困难.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和社会发展中 ,理性占主导地位 ,非理性起着诱导、补充、调节和推动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精神领地 ,要重视非理性管理 ,以人为本 ,理为基础 ,以情为主 ,情理相融 ,激发培养成员的非理性因素 ,挖掘其潜能 ,创设学校文化场 ,促使人人积极、创造性地工作 ,追求“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18.
学生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工作的复杂性、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学校实行规范化的理性管理.而当前学生工作面对的对象——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又让非理性管理尤为重要.二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因此,必然需要将两者结合的学生工作伦理化,在学生工作中注重理性和非理性的教育管理,培育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伦理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学生工作伦理化,促进“以人为本”教育目标的实现,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构筑稳定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人类实质上是以理性为主导的兼有非理性特性的统一体.理性是思想与对象的统一,非理性与理性相悖逆.非理性是指人与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的主体认识结构中的动力系统,是以需要为基础,以想象等逻辑思维表现出来的各种非智力意识形式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