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介正义论:走向正义的传播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业界和传播学界始终不曾间断对正义的追求,集中体现在传播与社会正义运动、传播与社会正义研究、社会正义的新闻学、媒介伦理学及信息公平论等研究中。本文提出,应基于传媒实践与传播理论提炼并建构中国的媒介正义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立法在自由、正义、秩序和效率上的多元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和量变质变规律等辩证法原理,探讨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立法的价值选择问题,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学术界,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发展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在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遇到的问题也变得更多。本文只是先探讨了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的问题,接着探讨了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发展方向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   在西方,信息公开的主体是政府,大众传媒的利益诉求对象是公众.一方面,传媒和政府是对立的,政府保护机密事务与信息,使其远离大众;传媒为了获取那些不必要成为所谓政府机密的信息要付出高昂代价.另一方面,政府和传媒又是统一的,它们都是现代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信息存贮、信息利用、信息共享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新时期在协同政府理论视角下的公共档案馆功能定位问题,旨在提高新时期协同政府理论视角下公共档案馆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在传媒生态系统考察视阈下,在生态系统内部政府组织、媒介机构和社会受众三者开展"融通性、协同性、互补性"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路径和模式。分析了基于传媒生态系统的物流扩张与范式建构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目标导向、运行机制、模式建构等方面的特色,以期为传媒生态系统建设提供新的内容要素和渠道资源,也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考察视角。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形势出现新的变化,在新的公共管理视角下,现代传媒和公共关系也发生着系列变化,本文就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传媒和公共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还是发生在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的行政争议,抑或是谋财害命、烧杀淫掠的犯罪行为,都是对文明社会所珍视的自由、秩序、正义的严重破坏。传媒作为社会公正的守望者自然不会对这些现象无动于衷,传媒作为公民传播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载体,对这些社会矛盾的关注、挖掘其终极目的在于查清事实、激浊扬清、弘扬正义。然而传媒毕竟不是专门解决社会矛盾、社会纠纷的机关,其与专门的、意在惩恶扬善的司法机关无  相似文献   

9.
张蕊  王银芹 《传媒》2015,(2):67-69
新信息安全观下,社会矛盾日益多元化导致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起关键主导作用,而传媒作为政府与公共之间的桥梁,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觑.在公共危机事件面前,传媒更应重视舆情人才引进、培养,充分发挥稳定、预警和反思角色与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传媒第一大国,其标榜"自由,公平,正义"的新闻传媒体制对处在新闻体制改革摸索状态中的我国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从美国传媒与政府的关系,美国发行体制、传媒相关法律等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对比,以此简述出美国的传媒体制可供我国参考的具体建议。但是与此同时,美国的传媒体制也有很大的缺陷,这也同样需要我国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1.
提升政府网站传播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传媒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以移动媒体、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更使我国传媒格局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变,这是我国政府网站生存和发展重要背景.在此背景下,政府网站应积极寻求应对措施,提高信息质量、改进传播方式、发挥媒介优势、增强受众意识,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公开、电子政务、互动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丁柏铨  郭元 《今传媒》2009,(8):18-21
一 政府、新闻传媒和公众三者的关系一直是新闻界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重大的公共性事件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引人注目.政府是社会管理机构;新闻传媒从事专门性的新闻传播工作;公众是相对于政府而言的社会群体,在新闻传媒面前则是受众.三者围绕信息的公开传播形成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柏铨 《新闻界》2006,(1):9-11,8
《论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的关系》一文,以政府、新闻传媒、公众围绕信息公开传播形成的特定关系为切入点,对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并对灾难性事件中如何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以新闻传媒为轴心的信息发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阐述了灾难性事件中信息发布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还是发生在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的行政争议,抑或是谋财害命、烧杀淫掠的犯罪行为。都是对文明社会所珍视的自由、秩序、正义的严重破坏。传媒作为社会公正的守望者自然不会对这些现象无动于衷,传媒作为公民传播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郭梅 《新闻知识》2012,(2):46-48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立法的逐步完善明确了大众传媒的权利归属,即作为专业化的传播机构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大众传媒传播成本低、信息容量大的特点赋予其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的角色.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大众传媒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下的功能拓展了空间.大众传媒是政府信息的传播者、解释者、监督者、反馈者,同时还承担着代言公众寻求政府信息,建构政府形象,塑造传媒公信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拉斯韦尔"五W"经典传播模式为研究视角,借鉴前人有关正义理论研究成果,将媒介正义分解为四个维度:一是涉及媒介传播渠道资源的分配正义,二是涉及媒介传播过程的程序正义,三是涉及媒介传播信息内容的信息正义,四是涉及传播者与接受者关系的人际正义。媒介正义的实现路径,即是在媒介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上述四种正义要求。  相似文献   

17.
郑晨 《传媒》2021,(21):64-66,68
在现代与传统融合、多种族文化融合的社会面貌下,传媒在新加坡构建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新加坡践行"发展新闻"制度,即传媒理应成为政府发展国民经济与维护社会稳定的伙伴,享有"节制的权利和约束的自由".近年来,伴随信息与传播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加坡逐步形成了"轻触式"传媒规制模式,即传媒业在不需要政府直接监管的情况下"自动规制"以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10):52-55
本文基于传播学的视角,首先,探讨了社会稳定的正义原则;其次,探讨信息对社会稳定的作用;最后,研究国家层面信息与新疆社会稳定的关系。研究表明,"新疆属于中国的领土"具有正义性,该正义信息能有力维护新疆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进步对我国社会多个行业和领域,特别是媒体传播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信息科技的视角下,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信息科技视角下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媒体融合的发展,提高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媒体协同在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共力量,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必须借助这一力量去实现。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媒生态,使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信息公开、透明与政府形象策划、包装,同时为媒体所期待并加以推动,成为政府在传媒时代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