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唐代大历年间太子庶子李幼卿出任滁州,确曾助建琅琊寺,但是宋代佛教典籍《佛祖统纪》和万历《滁阳志》等方志记载李幼卿献图代宗,获赐寺名"宝应寺"一事当不属实。李幼卿以刺史的身份助建琅琊寺,并疏浚琅琊溪,开凿庶子泉,应属主动开发琅琊山的第一人,为滁州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王禹偁因直言敢谏而被贬滁州,虽在滁仅一年半,却在滁州人文史上留下重要影响。他留给滁州人民最宝贵的诗篇当数《八绝诗》。此诗第一次集中描写了琅琊山的八大景观,开此后以组诗描写琅琊风光之先河。  相似文献   

3.
王禹偁因直言敢谏而被贬滁州,虽在滁仅一年半,却在滁州人文史上留下重要影响。他留给滁州人民最宝贵的诗篇当数《八绝诗》。此诗第一次集中描写了琅琊山的八大景观,开此后以组诗描写琅琊风光之先河。  相似文献   

4.
滁州琅琊山有琅琊寺,琅琊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初名宝应寺。在今琅琊寺无梁殿东侧尚存六方唐代摩崖题刻,尤为珍贵。题刻涉及滁州刺史李幼卿、赵元阳,滁州乡贡进士卢弘宣,以及皇甫曾、柳遂、刘约、钱可复、周况等人,在释文的基础上,对上述人物、景物与滁州的关系进行考证,可以窥见唐后期滁州的侧影。  相似文献   

5.
滁州琅琊山有琅琊寺,琅琊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初名宝应寺。在今琅琊寺无梁殿东侧尚存六方唐代摩崖题刻,尤为珍贵。题刻涉及滁州刺史李幼卿、赵元阳,滁州乡贡进士卢弘宣,以及皇甫曾、柳遂、刘约、钱可复、周况等人,在释文的基础上,对上述人物、景物与滁州的关系进行考证,可以窥见唐后期滁州的侧影。  相似文献   

6.
·【作文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相似文献   

8.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相似文献   

9.
【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相似文献   

10.
李幼卿任滁州刺史,助建琅琊寺,这与中国宗教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琅琊寺内,同时祀奉着释迦牟尼佛祖和玉皇大帝,这是佛、道宗教文化在滁州的汇集,体现出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特征。琅琊寺依山抱水,风景秀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代文人骚客对亭情有独钟,他们常聚会于亭间,或饮酒,或对弈,或赋诗,或著文,以诗助兴、以文会友,留下许多传诵久远的名篇佳作。“亭以文(诗)益秀,文(诗)以亭生辉”,这更使亭渗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西南琅琊山麓。北宋庆历年间,文坛领袖欧阳修(号醉翁)被贬至滁州任太守。他的好友智仙和尚在近泉水、傍岩壑之处,修筑小亭一个,并以他的名号作为亭名,这就是“醉翁亭”。欧公心有所寄,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以述心志。景美,亭美,文更美。一座小亭只因一位名人的一篇名作而名扬海内。陶然亭:…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首诗蕴涵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在滁州任南京太仆寺少卿期间,在琅琊山下传授"心学",追随王阳明的弟子后学中不乏太仆寺人和滁州地方仕宦,他们尊崇王阳明,创立阳明书院(祠),传续阳明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安徽教育》2012,(6):58+2+57-58
<正>皖东大地,琅琊山下,美丽的滁州中学像一颗璀璨的明珠,耀立在滁州城南新区。学校前身为"安徽省立第九师范学校",由老同盟会员汪树德先生(原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之父)于1921年创办,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1958年,滁州中学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78年恢复为安徽省首批9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命名为  相似文献   

15.
北宋庆历六年,欧阳修任滁州太守后,常去琅琊山游玩,与琅琊寺的住持和尚智仙谈诗论文,结为知交。智仙在山道旁盖了一座亭子,请欧阳修出席落成典礼,欧阳修欣然将该亭命名为“醉翁亭”,并在亭子里当场写成一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16.
醉翁亭:在安徽省滁州琅琊山中,为琅琊寺僧智仙所建。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任太守时,常来亭中饮酒赋诗,并撰写了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体除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8.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这两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0个字)答:_______(2)范诗多处运用对比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作具体说明。答:_______2.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9.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采莲曲[唐]刘方平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1)两首诗中采莲女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之处?(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首诗在写人手法上的异同。2.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相似文献   

20.
<正> 清代光绪二十二年,滁州太守熊祖治编修州志时说道:“琅琊深秀郁为,人才考之于史,代有俊彦。”(《滁州志·序》)可见滁州——著名的琅琊山就在州西南约十三里处,从欧阳修《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里数垒加可得之,考之实地亦然——历来人杰地灵,不仅是皖东的风景名胜,为全国二十四风景区之一;而且是一个文化发样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