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广播电视报仍维持着较高的发行量,但随着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处地位下降,加上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在现代报业发展中广播电视报自身的优势不优,劣势愈来愈明显,广播电视报发行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面临来自报刊市场的竞争。这个竞争不仅来自于广播电视报与综合性报纸的竞争,而且有广播电视报系统内的竞争。如今可供读者选择的报纸越来越多,综合性报纸可以刊载未来2天以内的电视节目预告,从而打破了广播电视报独家垄断电视预告的局面。同时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许多报纸不借用整版篇幅刊载大量的影视信息,使其报道面几乎…  相似文献   

2.
过去,城市广播电视报依靠“依托声屏,延伸和补充广播电视”,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今天,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读阅读趣味的转变,城市广播电视报如果还局限于这个条条框框,无异于作蛮自缚。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报纸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过去,城市广播电视报依靠“依托声屏,延伸和补充广播电视”,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今天,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读者阅读趣味的转变,城市广播电视报如果还局限于这个条条框框,无异于作蛮自缚。毫无疑问,我们应积极拓展报纸的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电视市场还不发达,阅读广播电视报的读者大多在城市。因此,城市广播电视报应该着重在“城市话题(社会热点、焦点,群众的兴奋点、关注点)、城市文化、城市生活”上做出亮点。依托广播电视,在复合新闻上下功夫,提升城市广电报的品质城市广播电视报作为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在“补充和延伸”方面稍…  相似文献   

4.
王成松  孙力 《传媒》2000,(2):27-29
安徽广播电视报如同所有的省级广播电视报一样,曾经有过发行量超百万份的辉煌,但在报纸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尤其是各地市广播电视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以后,省广播电视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地方广播电视报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当地读者有着天然的贴近性。地方广播电视报通过加大民生服务,捍卫本土文化可以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现实中,如何营造媒体语境,提升报纸的公信力,利用自身的优势,扩大读者规模,构建读者和报纸的牢固关系,是摆在地方广播电视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庆广播电视报》近年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市场上赢得了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王纯 《新闻世界》2008,(9):37-37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报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和压力:网络等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对市场份额的挤压,受众越来越苛刻的阅读选择……如何在现状中寻求生存和拓展空间,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巴全东  李超 《视听界》2000,(6):18-18
随着各地非专业报纸的扩版,以及娱乐版面的丰富和向广播电视领域的扩张,城市广播电视报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结合1999年底徐州广播电视报所进行的读者调查,就城市广播电视报编辑观念的定位与转变进行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陈珊 《视听纵横》2008,(4):116-117
我国的广播电视报自问世后一度呈现非常迅猛的发展态势。据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各地方广播电视厅局均办有广播电视报,一般有十几或几十万份的发行量,有的甚至高达上百万份。但自90年代后期开始,地方广播电视报的发行开始大幅度地下滑,报纸的经营状况和社会影响力的下降成为行业性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9.
发韧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广播电视报 ,迄今为止 ,全国已有200多家城市广播电视报 ,加上中央级、省级广播电视报 ,它们已与广播、电视一起 ,形成了我国广播电视传播界“声、屏、报”三位一体的立体宣传格局。广播电视报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 ,究其原因 ,一是依附于广播、电视的这份报纸同时又是对广播、电视的延伸与补充 ,其导听、导看的职能 ,满足了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是广播电视报是一份具有浓郁晚报风格的家庭文化报 ,人们在知识性、愉悦性和实用性的阅读中能获得较大的收益。于是 ,广播电视报在90年代中叶迎来了它发展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0.
身兼广电和报业传媒的一分子、本着“立足荧屏,面向生活,服务大众”宗旨的广播电视报,曾有过“皇帝女儿不愁嫁”般的辉煌。然而,随着晚报、晨报、都市报等各类报纸的迅速崛起,卫星电视的出现,有线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冲击等,许多广播电视报在广告收入、发行量上不同程度地出现滑坡,甚至面临亏损,日渐陷入困境的广播电视报,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各家广播电视报纷纷进行大规模的改版,以图探寻一条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广播电视报的空前繁荣。八十年代末期,广播电视报发展到上百家,期发行量4000余万份,是各类报纸发行量最大、自费订户最多的一种专业报纸。在书山报海的信息时代,广播电视报异军突起,赢得受众青睐,争得了立足之地。广播电视报的兴起,为广播电视事业增添了活力。本文仅就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宣传中的地位和传播特征,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报是一份依托广播电视媒体成长起来的家庭生活报,它主要以预告广播电视节目和介绍影视看点、娱乐消息为主的一份走入百姓家庭的报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播电视报在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中作出过突出的贡献。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广播电视报的功能被削弱或替代,面临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在党报和晚报的挤压下,广播电视报更是举步维艰。因此,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人民物质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随着“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系统工程在广大农村全面铺开,有线电视网络快速向乡村推进,无疑给广播电视报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全国大部分城市广播电视报已取得全国统一刊号,广播电视报从最初被看作专业报至现在越来越被认同为化生活类报纸。因此,广播电视报所面临的,应当是发展、壮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我 国的广播电视报经过20年的发展 ,现已成为一类发行量大、深入千家万户、拥有广大受众群的报纸。但是 ,广播电视报所面临的形势显然是十分严峻的。由于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报发行量普遍下降 ,昔日在发行上的霸主地位已经失去 ,“光芒”正在逐年消褪 ,广播电视报发行市场的前景很不乐观。因此 ,深化广播电视报的改革迫在眉睫。当前 ,广播电视报编辑人员观念滞后 ,仅靠“节目表”的功能拓展生存空伺 ,许多旧的观念已在广播电视报工作者头脑中造成思维定势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编辑的行为 ,阻碍着他们以全新的市场观念指…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大部分广播电视类专业报纸都面临困境。在各类报刊纷纷向着小众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如何迅速调整思路,重新定位,整合资源,扬长避短,这是广播电视报急需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广播电视报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6.
李红旗 《报刊之友》2012,(8):112-114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在自身举步维艰的困境中,广播电视报的转型迫在眉睫。一些省级、城市广播电视报进行了大胆、激进的转型,业内人士和专家们也从理论上对广播电视报的转型进行了探讨。广播电视报的转型应从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在读者群体、报纸内容、报纸形态上实行转型,以中老年人群为目标读者,在报纸内容上与广电适度疏离,把握发展趋势,从而闯出一片新天地,在市场上得以长期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红旗 《今传媒》2012,(8):112-114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在自身举步维艰的困境中,广播电视报的转型迫在眉睫。一些省级、城市广播电视报进行了大胆、激进的转型,业内人士和专家们也从理论上对广播电视报的转型进行了探讨。广播电视报的转型应从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在读者群体、报纸内容、报纸形态上实行转型,以中老年人群为目标读者,在报纸内容上与广电适度疏离,把握发展趋势,从而闯出一片新天地,在市场上得以长期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面对众多报刊的夹击,现在许多人都认为,广播电视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根,扩大阵地,非提高报纸质量不可。但提高质量如果不明确质量标准的话,就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努力,也无法评价质量是否提高了以及提高到了什么程度。对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就是为提高广播电视报质量指明奋斗目标,提供评价依据。研究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在方法上似应综合考虑以下原则:一,权威原则。广播电视报和我国许多报纸一样,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自费订阅的报纸。其质量标准只有上…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报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行业垄断的产物,随着媒介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广播电视报面临强大的生存压力,这类报纸从当初简单的广播电视节目预告和节目介绍到今天的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的报道,内容日益丰富,专刊是这些内容合适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肖杨 《新闻知识》2005,(12):69-70
同质化是我国报业跨世纪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现象,许多报纸出现了版面相同,比重相同和结构相同,它是报业区域结构与特色发展的矛盾.从广播电视报特别是从西安广播电视报从属区域来分析,受这一现象影响更加明显,如何在同质化下找到自己的出路,是广播电视报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