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闫学 《师道》2004,(2):44-45
展读《论语》,处处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儒雅和谦逊的君子作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小知人也”,夫子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却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表露的是一种以他人为上的可贵的谦逊。再如“吾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也”之句,作为一代大学问家,他把自己学识渊博的原因归结  相似文献   

2.
刘畅 《小学生时空》2009,(1):99-100
我家的书柜里有许多书,有童话故事,有漫画,还有《水浒传》、《红楼梦》及《西游记》。我最喜欢《西游记》,虽然看了好几遍,但我百看不厌,而且每次看后收获都不同。  相似文献   

3.
《丛林中》与《喧哗与骚动》分别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和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作品。两部作品的主体都是由叙述者的话语构成的,但两者的多角度叙述却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喧哗与骚动》通过四个人的反复叙述,故事的真实面貌得以还原,读者在克服作者设置的阅读障碍后也会体验到一种新的审美感受;而《丛林中》三个当事人对同一案件的不同叙述,却使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6日,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学生司司长林惠青陪同下,到教育部考试中心检查指导高考准备工作,并视察了《中国考试》杂志社。他勉励杂志社的同志要为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方晓丽 《教师》2011,(7):128-128
去年年底,我去教育局办公室拿一个快递,见桌子摆了几本《教师》杂志,我顺便就捎了一本,心理暗想我从教二十几年了,只见过《中国教育报》、《教师报》、《人民教育》、《湖南教育》等,今天第一次见到了以教师命名的《教师》杂志,于是我两天后就到邮局把此杂志订购下来,我觉得我们的编者同志是有眼光和思想的教育人,的确,你想,我们的大中国,13亿多人的中国,从事教育行业的有多少人。作为庞大的教师群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杂志会是何等的高兴和自豪。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品读《红楼梦》,感悟《红楼梦》。  相似文献   

7.
李零 《教育文汇》2007,(9):46-48
读《论语》,我的感受是两个宁: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  相似文献   

8.
无村的长篇小说《痴情》是一部近距离表现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 ,真实地再现了黄土地上人们的生存状况 ,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叙事性强是其一贯的风格和特长  相似文献   

9.
《上海教育》2007,(8A):85-86
学校教育的许多角落发生着故事:家长无可奈何地把孩子的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无端的指责还包含着无尽的抱怨;教师无论如何也要做出师道尊严的样子,哪怕以学生发展为本已成为教育的核心理论;  相似文献   

10.
王芳 《家庭教育》2021,(3):24-26
自媒体时代,经常会有“熊孩子”引发热议。这些“熊孩子”的行为举止,--般与大多数人认可的行为相背离,比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破坏物品等。很多人认为,每个“熊孩子”后面大多都有一个“熊家长”,孩子之所以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是因为家长失职。  相似文献   

11.
晚上,我看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中的第一篇日记《开学啦》。妈妈让我把文章中的成语都画出来。  相似文献   

12.
我非常喜欢读书看报,上师范以前只忙于学习,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接触报刊,更谈不上喜欢报刊了。上了师范,学校为每个班订了一份《中国青年报》,我便有机会接触报纸了,慢慢的也就喜欢上读报了。说来也巧,我的同桌就是我班的报刊管理员,这样一来我读报的机会就更多了。每次她从图书室里拿回来报纸,我总是第~个阅读。我读完之后,才能轮到其他同学阅读。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百科》2010,(9):30-32
直面生命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相似文献   

14.
收入鲁迅的杂文集的散文,犀利的讽刺占大多数,抒情之作,在比例上是比较低的。当然,收入《朝花夕拾》的文章,有相当多的温暖的抒情,表现鲁迅对童年时代周围小人物的宽容甚至热爱,这样的温情,除了在怀旧文章往往出现,在杂文中,多为社会文明的批判,以冷峻为主,温情是很少的,然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在鲁迅散文巾无疑是抒情的双璧,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人选中学语文课本,解读文章,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5.
杜甫这首诗被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四川夔州时所作。虽然在诗句中点到“哀”,但不是直接诉说自己感到的悲哀,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猿猴的鸣叫声悲哀,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自由,并不明说,是猿叫得悲哀,还是自己心里感到悲哀。点明了“哀”还不够,  相似文献   

16.
荆含光 《考试周刊》2011,(54):50+32-50,32
《再别康桥》兼具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抒情方法,并将它们完美地统一,铸就了《再别康桥》的高度的艺术性。作者着意选择一些中国传统诗歌的典型意象,营造优美的意境,巧妙地借助周围景物的帮助将感情倾诉出来。  相似文献   

17.
《倪焕之》是叶圣陶1928年连载于《教育杂志》上的一部长篇小说。长期从事乡村教育的作者,通过主人公倪焕之的奋斗历程,寄托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80年过去了,时过境迁,但在这个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时代,作者对教育的真知灼见仍具有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这篇随笔掺杂着作者对于《活着》的解读以及个人的思考,全文围绕“活着”为文,主题明确,语言总体较为流畅。不足的是后半部分的抒情和前半部分对于《活着》的表述之间过渡不是很好,影响了全文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怀着喜悦的心情,轻轻地翻开《我的祖国》第一页,“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几个字再次映入眼帘,适时我们语文课学习《开国大典》,“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相似文献   

20.
约翰·杜威(John Dewey)。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的教育主张和课程思想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