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文本解读是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阅读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本文中的文本基本解读是指准确读懂文本的信息。包括:思想情感——准确理解隐藏于文本内容之中的思想,包括作者和文本本身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言内容——准确了解文本所表现的客观事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  相似文献   

3.
境界一:引导发现,吾将上下而求索教材是一种载体,它既承载着一定自然的、人文的、科学的常识,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意志,还承载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在解读教材、解读文本时,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语言文字的特定语境意义,还要能透过语言文字本身读懂所承载的内容。也就是说,既要理解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的含义,又要理解文本本身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表达方式。运用探究式阅读方式去解读文本,首先要让学生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要用探索的眼光和怀疑的精神从文本中读出问题、发现问题。“学而无疑,非学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的一种阅读模式。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开展研究性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5.
林英 《天津教育》2020,(7):144-145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学生读书、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7.
语文教师备课中的文本解读存在如下问题:或不先阅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有关教学的各种参考资料,然后再阅读文本,甚至根本不阅读文本,其结果是各种结论充塞自己的头脑,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更没有  相似文献   

8.
9.
研究性阅读是基于研究性学习而产生的,属于一种研究性学习的应用形式。一直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始终采用"文章学阅读教学法"。然而,此种教学方法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中站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角度,重点研究了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师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阅读课堂的有效性。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上的一篇课文为例,从文体、内容、主题、语言和作者五个维度阐述文本解读的策略,并据此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强化语言能力,培养语篇意识以及综合、评价等高级思维品质,进而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阅读文本是语文教师最为基本的素质,准确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基本要求。实施新课程以来,大量文本进入教科书,但作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研究性阅读教学,是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阅读介质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  相似文献   

13.
准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解读好文本是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引领学生展开深入对话、灵活应对、驾驭课堂的基础。当下,教师们对解读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有充分的认识,人们从宏观的层面对文本解读的方向、路径,尤其是从接受美学的多元解读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但微观的解读文本的策略与方法并不多。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效益。只有在文本解读中努力读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及文本言语表达的奇妙独特之处,才会有厚重丰盈、扎实有效、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出现。文本解读要努力读出自我的感受,可以从裸读文本、走近作者、通读全篇、转换视角、联系现实等五个方面建构文本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15.
华弘波 《华章》2007,(5):54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研究性阅读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阅读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进行阅读,以获取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优化语文综合素养.研究性阅读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外研究性阅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本文试从课外研究性阅读的背景、要求、过程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提供基本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6.
覃章俊 《江西教育》2002,(24):23-24
面对“星星点点一大片”的语文教材,在研究性阅读中,如何选择、设置研究专题是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小学生姓“小”,有个研究“度”的把握;小语也姓“小”,具有研究的独特个性,既不是对教材内容和语义进行理性的分析,也不是研究中心思想的概括、段落结构的划分、写作特点的归纳等,而是研究语言——在达到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调动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联想、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去触摸和体验语言的形式美和精神美。故而,这种个性化研究性阅读,决定了它的研究专题的形成是灵活多变的。  相似文献   

17.
阅读在初中教学中举足轻重,而阅读的有效与否扎根于文本的解读。本文通过分析文本解读在目前教师队伍中的现状,找出如何进行有效文本解读的方法。笔者从解读文章标题、解读背景知识、解读词汇知识三个方面一些实践性建议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甘军 《中学文科》2007,(3):39-39
古诗词因年代久远,与现代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比较大,再加上诗词的概括、凝练、含蓄、跳跃性大的特点,使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在探索如何引导学生解读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引导学生抓住线索去解读文本,学生感觉比较轻松,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9.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之根.如果教师对教材解渎得好,对文本分析得透,那么课堂上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就不会产生.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书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而意”,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阅读,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深入领会文章的含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熟悉研究过程,学会研究方法,锻炼其研究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