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小霜 《广西教育》2012,(37):81-8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可见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过程,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学习的信心。一、注意倾听——不敷衍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具备一定的课堂感知能力,学会倾听,尊重孩子们在课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尊重每位教师,相信求知和表达是人的天性。教师要想获得尊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才是根本保证——不是同伴施予的尊重,而是自身赢得的尊重。要想赢得尊重,自我学习是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总结,不断尝试创新,拥有自己的认识和思想,形成自己的个性,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搞"一言堂",要尊重每位教师表达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关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也要得"言",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既要关注言语内容——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也要关注言语形式——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意"是手段、是途径,"言"是主体,是根本。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说,让学生"言意兼得"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目标追求。因此,语文课文词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我,愿做一方"池塘"的守护者,守望"种子"的成长。守望成长,关注学生的需要。"我要学习"和"要我学习"是两个不同的出发点,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要让学生真正成长,就要把学生的需要置于教师的需要之上。如此,"种子"的成长便有了土壤。守望成长,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直接反映了他对老师、对同伴的认可程度,以及对当天学习内容的参与程度和接受程度——可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以往基于学科教学的校本研究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更多关注教材中的知识点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而对学生的"学",尤其是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关注不够的问题,"双通道"校本研究模式以关注学生差异为切入点,从基于学科教学和基于学生发展两个维度引导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的研究。同时在研究实践中,两个"基于"的研究不断形成研究学科与研究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在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上相互借鉴,成果共享,效果共促,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九年制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要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要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语言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学生怕学英语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各班级的英语"后进生"人数逐级增加。因此,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性,改变"后进生"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识,找出积极转化"后进生"的有效对策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当下学校教育中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改革的进行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课堂教学流程的改变,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而这篇文章却是站在课堂教学应该呈现一种怎样的形态这一角度去思考:关注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教师的素养与能力之于"圆形态"课堂教学的重要所在;把课堂学习中教师对学科学习的定位,和学科知识、能力以及学科所富有的情感以"圆"的形态做以形象的解说;分别从课堂教学的形体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几个方面阐述"圆形态"的课堂对于学生学科学习的价值;最后落脚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圆课堂教与学要带给学生的一种舒适、流畅和温馨的学习追求。  相似文献   

8.
快要考试了,我每到这个"特殊时期"总要关注一下小婕。我关注她并不是因为她有"特殊关系",而是因为她对书本一点都没有兴趣。她虽然对书本没有兴趣,可她却特别尊重我。所以,我要"特别关注"她,试图让她重新拾起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提出好课应该"有人""有料""有趣""有变"。"有人"——好课首先应"有学生",要基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来开展教学,其次应"有教师自己",着力于个性化的教学及创造,还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人",据此来构设教学情景;"有料"——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历和学科素养,为学生选择和引入合适的课程资源:"有趣"——教师要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变"——教学还要能基于学情,突破模式,实现多样化,这样课堂才会在变化中收获教与学的愉悦。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要做到"四重":一是要尊重时代潮流,二是要尊重历史传承,三是要尊重地域特色,四是要尊重办学需求。其过程要做到"三重":一是重视形象展示,做到眼睛中有文化;二是重视氛围熏陶,做到言行中有文化;三是重视内涵发展,做到心胸中有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校级和班级两个层面来抓。  相似文献   

11.
彭贵林 《考试周刊》2015,(49):118-119
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保证学生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和保证。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做到:课前设计——基于学生需要;课中实施——关注学生实际,包括生活实际、地理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课后实践——内化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2.
复习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要做好初中英语复习教学,教师应关注"认识到位""备课到位"和"落实到位"这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学生认识到位——合作共赢,对教师认识到位——服务学生,对职业认识到位——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对知识认识到位——注重双基;备课时做到备标准与教材、备考试方向、备教法和学法;落实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庹先德 《教师》2014,(25):114-115
正实践告诉我,教师笃行"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始终坚持满足学生的"四个需求",给足他们"三份尊重",强化"两种信任",增多"一点赏识",收获的是学生笃学,让学生焕发出学习活力,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一、满足"四个需求"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能有效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综合学习是我校新开设的一门课程。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和思考,我们四年级在综合学习上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现在从"识"、"践"、"思"三个方面进行总结。识——认识综合学习1.体验中学习综合学习是在同一个主题下,让学生利用不同学科的  相似文献   

15.
教师要超越学科本位,不仅要做学科教学,更要做学科教育。实施学科教育的几条路径:尊重每一位儿童的独特性与多样性;密切课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重视教学内容之间的"广泛的联系",将教学内容与学科内容的其他领域、其他学科或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适当连接;强化学科核心思想和学科本质特征的教学;倡导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有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应该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课题研究过程,顺其自然地重视"学困生";用真诚的赞美与尊重,重树自信与灵魂,提升人文素质,唤醒"学困生";共享从"学困生"到"白天鹅"的美妙心灵感悟。  相似文献   

17.
<正>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如何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把握"家国情怀"的主要内涵?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推动这一核心素养的有效达成?本文试图在这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一、"家国情怀"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家国情怀"一词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涵义是有所变化的。  相似文献   

18.
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既要关注言语内容——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更要关注言语形式——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可以说.让学生“言”“意”兼得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的目标追求。在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中,在课文的品读与感悟中。在情感的蓄积与释放中.在模仿与借鉴中,寻求言语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9):24-25
文章探讨在现今"视觉文化"时代的背景下,美术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方式,学校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美术课堂,明确美术教学目标,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关注课堂细节,选择恰当方法,适当评价,尊重学生审美,在关注学科的同时关注人的素养的积累,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1月19日.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举办了"探索九年一贯学科育德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通过学科实施德育。活动分为两部分:首先进行了四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课程展示,中小学分别以同样主题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与学方式,找准学科育德的转化点,开展特色学科学习习惯.在多元文化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谐"等元素。第二阶段,m北京市朝阳区教研室副主任王颖主持会议探讨活动;芳草地同际学校富力分校副校长郭艳秋做了题为《探索九年一贯学科育德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学科课堂教学实践及教研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