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在诵读儿童诗教学中,怎样"打开创作的源泉",把学生带进儿童的世界,让他们一个个"妙笔成诗"呢?我开始琢磨起来。实践告诉我,诵读可以敲响儿童诗创作的大门,让儿童诗悄然进入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入其眼、出其口、润其心。  相似文献   

2.
正A两个月了,同学们诵读了大量儿童诗和现代诗。教师的职业敏感越来越强烈地提醒我:班级已经形成了儿童诗创作的氛围,已经具备了儿童诗创作的条件了,可以试着启动了。2012年4月的一个放学前,我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明天我们将进行首次‘儿童诗创作大赛’,主题是‘真善美’。今晚就回去思考思考,准备准备吧。""啊?——"底下一片哗然,"老师,我们哪会写诗啊?"我也注意到,很多同学脸庞是兴奋的笑容。我微微一笑:"相信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即使是同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感悟体验往往也是多元的。可是,过去学生往往只能通过朗读背诵、对话交流、片段练笔、课后习题等形式呈现自己学习所得。在全班儿童诗创作的实践中,同学们逐渐开始以儿童诗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几经实践,我发现这也不失为一种独特新颖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引导全班学生学文作诗,越来越多的学生把自己读课文的感受化成了笔下的诗篇。这样一来,既巩固了语文课学习内容,又锻炼了言  相似文献   

4.
正一开始的儿童诗创作,我都是自己命题给学生的,如《真善美》《我的父亲母亲》《童年》等等。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有何不妥,但是沉浸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去细细体味的时候,就不难捕捉到统一命题带来的弊端:选择素材单一化所导致的情感表达模式化、遣词造句集中化,读来有时候会给人产生山穷水尽之感。显然,长此以往,必定会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成绩最差的学生一样可以写出动人的儿童诗!他叫小庆,语文成绩不好。以前教过他的老师跟我说: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在班级的末尾。如果有人考不及格,那肯定是他。怎样让他以及像他这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有人问我:"你们班有几个学生创作儿童诗?"我说:"每一个。五年级时是53个,六年级转进5个,全班一共是58个同学,个个都写儿童诗。""为什么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创作儿童诗呢?"有很多人这样问过我。原因很简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关注每一个,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眼中的  相似文献   

7.
当同学们对儿童诗创作渐渐风生水起的时候,我们迈进了六年级的大门。六年级--众所周知的小学阶段学习压力最大的年级。对于经常任教六年级的我来说,同学们即将面临的作业负担、考试压力、升学压力等再清楚不过了。以我的经验来看,即使每天都给学生布置抄写词语的任务,每周加写一篇习作的任务,恐怕也不会遭受非议。毕竟,这是为升学服务嘛。但是,每周创作一首诗,只怕不行,因为考试又不考诗歌创作。而且,紧张的日子里,哪里还有写诗的闲情雅致?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新接了一批四年级学生,开学初我就发现班级的特别:"告状"现象非常多。粗略统计,每天十多起,可谓络绎不绝。而且告状事件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既耽误了上课时间,还牵扯了我不少精力,整个班级都很浮躁。对于如何扭转这种班风,我一直找不出更好的办  相似文献   

9.
正"老师,老师,班级发生‘战争’了!"我火速冲进班级——原来是小林和小飞打架了。我就纳闷了,这两个可是班级中出了名的好哥们啊!此时呢,两人脸红脖子粗,各说各理,互相指责,眼里全是愤怒,语言全是利剑,如此情形,出人意料。怎么办?追问来龙去脉?看他俩那个样子,估计没什么效果。我干脆先请他们俩到隔壁的小教室单独坐着,先冷静冷静再说。过了一会儿,我去办公室拿来了两页纸,上面就是我的"密招"。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天,小可同学竟向我提出,她想给全班同学做一次诗歌讲座。我问清情况后满口答允,并预祝她成功。童诗创作课上,小可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开讲了,她讲的是"押韵"。课前,她找来了一些古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咏柳》、陆游的《钗头凤》、苏轼的《江城子》,现代诗有叶圣陶的《几种树》、穆旦的《春天》。小可先带着大家在朗读中感受押韵的妙处,接着将韵脚换词让大家对比感受。之后,她出示了同学﹃﹃们之前创作的几首小诗,请大家用押韵的方式修改。新的学期,新的面貌/新的收  相似文献   

11.
程璐 《班主任》2013,(1):23-24
如何更好地完成学生评语的撰写工作,把写评语的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良机,是令很多老师头疼的难题。我在班级开展“我给画像”活动,发动学生、科任老师、家长参与到写评语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侯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只是在“严师出高徒”和“严是爱,松是害”等观念影响下,采用了不少老师都会使用的过于严苛的方式教育学生。不可否认,在很多时候严格要求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但过分严厉,就有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从“学生给我起外号”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丁如许 《班主任》2011,(4):36-37
若要提高班会课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对班会课教案的研究。我曾经听过不少班会课,也与不少优秀班主任研讨过怎样上好班会课。在交流中,对于我提的问题:"你写班会课教案吗?"不少老师的回答是:"不写!"上班会课不写教案,是因为课比较好操作,已烂熟于心;还是因为没有时间备课,来不及写?或是因为课比较简单,不值得写。理由可能有多种。但我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明确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种外延描述的方式没能就数感内涵作出解释,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进行了明确界定:"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31日,我给程翔寄出新年贺卡后的第五天,《中国教育报》给我带来了一个惊喜:报纸以《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追求》为题,用大半个版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主要介绍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学者和教师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和方法。全文共九部分。第1~3部分介绍相关文献、科学基础和大学教学有效性双因素假设。第4~6部分介绍由科学研究、受生活与职业发展影响和由经验总结而产生的实践与方法。第7部分是SC方法论,讨论了"SC方法树"、"3650"框架和5个"方法论误区"。第8部分是关于SC改革的未来,介绍了颠覆性创新概念和两所创新性学校。文章特别强调了设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核心作用。好的设计能把SC原则贯穿教学实践,能结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由于原文较长,故分为上下篇发表。上篇包括前四部分,下篇包括后五部分。  相似文献   

17.
梁彩霞是一位理想宏远、眼界开阔的校长。她不仅到全国各地去讲学,传经送宝,而且每到一处,也总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孜孜不倦地吸纳别人的长处,回到学校,酿造出自己的蜜。基于这样的观念,她同样注重让老师们走出去,感知外面的精彩世界,决不让老师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进步无疑都是梁彩霞校长教育思想与人格精神的折射与投影,这些或许比正面描述她的业绩更具说服力。几个月前,当笔者向梁校长提出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都一再谦虚而诚恳地谢绝了,多次恳求,她都没答应。最后,虽没再婉拒,也只  相似文献   

19.
名师的身上总是有一些特质的。这些特质,牵引他们一次又一次站到了高峰。譬如,都是上同一节课,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能出新,而且新得有内涵、有深度、有道理?每次公开课一结束,大家的脑海里总会冒出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是怎么想到这些新点子的?为什么我们想不到?譬如,同样是谈一个话题,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真知灼见,而有的人却始终在一个地方徘徊,就是上不了那个台阶?……这些问题很值得刨根问底。关注名师每一次优秀的背后,挖掘他们每一次抵达教学高峰的故事,就是在破译优秀的密码,在发现教学成功的秘密。哈佛大学需要经典案例,我们同样需要具有教育内核的故事做导引,以便我们能更快地奔跑,有力地向上。本期首先刊出华应龙的公开课背后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