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草房子》这部小说. (屏显.生齐读.) 《草房子》这部小说写的是少年儿童的成长故事,描写的是苏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作者想通过描写他们的故事来感动我们现在的孩子. 师:我们再看看杜小康的家境. (屏显.生齐读.) 杜小康家:油麻地的首富,他家没有一寸土地,只开了一个杂货铺.  相似文献   

2.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是篇幅较长的自读课。课文展示了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坚强的成长历程。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描写了主人公杜小康因家境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牧鸭生活的故事。展示了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作为反映成长的"励志小说",应该说《孤独之旅》非常适合初三学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重温小说关键情节,在思维中形成人物关系图。2.评论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解读小说主题。3.回望整体内容,提升阅读感悟。4.关注曹氏文字特色,引导学生进行象征性细节阅读,掌握阅读方法。聊书流程一、重温要点,梳理人物结构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草房子》,谁知道书中的第一男主角叫什么名字?师:《草房子》这本书写的是"桑桑"在油麻地小学读书时期亲眼目睹或者直接演绎的一些故事。那么你认为封面上所写的《草房子》三个字是否就是  相似文献   

6.
美丽最少年     
《新作文》2007,(Z1)
成长实际是幻想组成的水泡。出于对《草房子》中主人公(少年叙述者)桑桑的特别喜爱,我在小说上写下了这句话。合上书,荡在心间的是蒋一轮老师的恋情,桑桑的可爱,纸月的清丽单纯,杜小康的别具一格。如诗一般的小说,也有诗一样的人物。我一直思索:60年代的故事,写在纸上,却愈发新  相似文献   

7.
在《草房子》的班级读书会中,我把学生分成了四组,分别代表《草房子》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然后宣布从四人当中选出一名“最佳少年”。因为学生好胜心强,因此他们竞相用书中的事例和细节证明自己是四个人中最调皮的孩子、最英俊的孩子、最有出息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1.名著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阅读名著,加强思考,便是一种提高自己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名著,交流体会,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中选出一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爱的教育》《家》《水浒》《草房子》《尘埃落定》所选的名著:请从你所选出的名著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人物,概括这个人物的一个故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点评。(1)人物姓名及故事:(2)对人物的点…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援了解"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作品之一《草房子》的艺术魅力和文学美誉,渗透读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2援欣赏《草房子》,读懂、读透《草房子》中的"桑桑",初步认识其他人物,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3援在阅读、交流、参与中发现阅读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引发阅读期待,提高阅读品位。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中主人公杜小康在经受了少年成长的痛苦与煎熬后,体会到了成长后的幸福,那是一种能将成长中的伤口解读为一朵美丽的花的勇气与豁达,是承受了人生第一次磨难后的成长的觉悟和孤独的苏醒。从此,责任担在肩上,生命变得坚韧,人生渐趋丰饶。  相似文献   

11.
郭敏 《语文天地》2011,(1):22-23
曹文轩《草房子》的一小段文字《孤独之旅》被选人了初中语文课本,这是一段小学生杜小康走向成长的文字。大红门里的杜小康,因家道一落千丈而失学,其痛苦中的沉沦与奋争,撼人心魄。他跟父亲放鸭的那些日子,寂寞、孤独煎熬着他,也在摧生着他。暴风雨里,他像高尔基笔下那只搏击风浪的海燕,在莽莽苍苍的芦苇荡里狂奔着,追赶失散的鸭群。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想】《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选编在人教版初三课本小说单元中。这部小说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情感细腻。这段节选独立成章,展示了小主人公杜小康在野外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恐惧,走向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文章虽思路清晰、内涵丰富,但因为是同课异构,一篇课文两位老师教授,这就需要做到角度相异,侧重不同。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人  相似文献   

13.
课内检测(一)常识填空。1.《孤独之旅》是作者_______用诗化般的语言写的一篇反映少年杜小康成长过程的小说,"孤独"既指杜小康失学后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境况,也指杜小康随父亲离家去放鸭,面对"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时精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夏天,笔者在一次全国性的教学研讨会上,观摩了一位名师的示范课——《孤独之旅》。该课例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好评,但笔者以为,该课例存在明显的不足:教学过程因感性的缺失而导致审美的缺失。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如下:(1)背景材料介绍——作者介绍、《草房子》介绍以及杜小康介  相似文献   

15.
课内提升(一)常识填空。1.《孤独之旅》是作者__用诗化般的语言写的一篇反映少年杜小康成长过程的小说,“孤独”既指杜小康失学后________的生活境况,也指杜小康随父亲离家去放鸭,面对“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时精神上的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目标】1.分享旅行路线,回顾尼尔斯的旅行历程,感受历险故事的神奇有趣。2.勾连对比阅读,感受尼尔斯的成长变化,学习多角度评价人物形象。3.聚焦关键事件,关注尼尔斯的三次机会,探寻选择背后的成长动因。【教学过程】一、分享路标,回顾旅行历程1.结合图示,回顾旅程最近我们共读了《骑鹅旅行记》,在这次阅读之旅中,我们跟随尼尔斯一起飞越了瑞典的山山水水,共同经历了一段神奇有趣的冒险。那么尼尔斯在旅行中去过哪些地方呢?在阅读中,  相似文献   

17.
<正>【快乐寒假】1.快乐阅读: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草房子》《中国民间故事》《岳飞传》等。(作业呈现方式:读书卡、好书推荐卡、读书有感)2.快乐健身:每天运动30分钟,打球、爬山、跳绳等。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主题】我和尼尔斯游瑞典【教学目标】1.通读《骑鹅旅行记》,梳理尼尔斯游览的路线,了解书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对全书形成整体性认知。2.回读全书,针对瑞典的自然风光、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动人传说、动物植物等作简单梳理,进一步了解瑞典。3.借助故事,对尼尔斯和书中的其他人物有立体的评价。4.能够结合尼尔斯的成长经历和作家的创作经历表达自己阅读后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9.
徐莉 《教育文汇》2012,(2):48-48
今天,听了本校王芳老师的一节《草房子》读书指导课。草房子是美的,草房里的人物是美的,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草房子》的过程也是美的。她带着全班学生在轻松腧悦的氛围中一起走进《草房子》,朗读精美文字,赏析精彩片段,品悟人物形象,并让学生展示读书小报,  相似文献   

20.
与单篇文章相比,“整本书”文字信息量更大,逻辑结构更为复杂,思想内涵也往往更为深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整本书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指导更具情境性.几年来,我和学生共读《孩子,你慢慢来》《草房子》《海鸥乔纳森》《渴望生活:梵高传》等书,反复探索阅读过程的自主性和阅读指导的合理性,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流程提炼为“自读——初探——深读——共议——表达”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