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钓鱼的哲学     
我有位朋友非常喜欢钓鱼,每到假日都要戴着草帽、背着竹篓、扛着鱼竿到河边垂钓。有一天我问他:“钓鱼到底有什么意思啊?日晒雨淋地在岸边枯坐,有时等上半天,连个小虾也没看到,这么乏味的事,你却如此热衷,真是令人费解。想吃鱼,何不到菜场买两条呢?”  相似文献   

2.
一、一则故事引发的思考 据说德国对钓鱼有三条规定,一是一个人只能拥有一根鱼竿;二是要有执照;三是要带上尺子,如果钓上的鱼太小就要放回水中。一天,一个中国商人和他的德国朋友在河边散步,当德国朋友看到一个小孩身边有两根鱼竿时就问:“你怎么有两根鱼竿?”小孩说另一根是他同学的,他同学上厕所了。德国朋友就认真地在那里等,直到小孩的同学回来。  相似文献   

3.
素材银行     
《招生考试通讯》2010,(10):19-19
有一个老人和年轻人在海边钓鱼.老人见年轻人动作比较笨拙.问:“刚学钓鱼吧?”年轻人点头。老人又说:“我从小就在这钓鱼,几十年了,靠此养活了自己。”年轻人说:“我向你学习钓鱼吧。我要钓很多的鱼,赚钱后买一条船.赚更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船.接着成立公司.再争取上市。”  相似文献   

4.
幽默     
买球一个吝啬出了名的人,到商店里给儿子买乒乓球。他一连挑了十几个都不满意。售货员惊奇地问:“先生,你要挑什么样的?”那人回答说:“花钱买东西嘛,我当然要挑个大点的!”鼠的寿命“你说,老鼠的寿命有多长?”老师问。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潇潇洒洒从来不在任何地方带走一片云彩的朋友要去英国公干两周,临行前,他问我:"有没有一个有盖车位让我安置我的宝贝古董车?只需要两个星期。"晚上打了几个电话,终于替他找到一个车位,车位的女主人知道我的朋友要去英国,连忙问我:"可不可以请他替我买一顶巴宝莉的雨帽回来,我爸爸一直想要一顶,叫我看到就买,但香港卖得很贵,他不准我在香港买。"  相似文献   

6.
一天,爸爸带我去江边玩。江边真热闹!有些人在兴致勃勃地钓鱼。有些人在和小贩讨价还价,买各种精美的贝壳。还有些人躺在椅子上晒太阳,据说那叫太阳浴。我东看看西瞅瞅,不知道往哪边走。这时,我看到一个小男孩,他皮肤黝黑,脸蛋红扑扑的。小男孩面前放着一个大篮子,里面装了些贝壳。我走过去,看了看他篮子里的贝壳。“你自己选吧。”小男孩开始介绍这些贝壳。我好奇地问:“你赚的钱能买很多零食吧?”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是用来交学费的。”他还告诉我,他妈妈在卖鱼,等一下他得去帮妈妈的忙。我挑了一个小贝壳,他说要七角钱。可是我身上没零钱…  相似文献   

7.
爱心的结晶     
一位百货公司的老板问他的一个新售货员:“你今天服务了几个客户?”“一个。”小伙回答。“只有一个,那你的营业额呢?”售货员回答:“58334美元!”老板大吃一惊,让他马上解释一下。“首先我卖给他一个鱼钩,然后卖给他鱼竿和鱼线。接着我问他在哪钓鱼,他说在海滨,于是我建议他应该有一艘小艇,他买了20英尺长的快艇。当他说无法带走时,我带他到机动部卖给他一辆福特小卡车。”“你卖了那么多东西给一个只想买鱼钩的顾客?”“不,他只是为治他妻子的头痛而来买一瓶阿斯匹林的。我告诉他:妻子的头痛,除服药外,似乎更应该注意放松。周末快到了,你…  相似文献   

8.
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找10个人,在10个地方做诚信试验,问我能不能帮忙。我说可以,但不知道怎样做试验,朋友说很简单,就是在不同的商店买十次东西,每一次买东西都付两次钱,看有多少人拒绝第二次付款,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当然,买东西的钱是朋友给的。我先走进一家服装店,给孩子买了一件20元的衬衣,付过钱出来后,一会儿我又进去说:“对不起,刚才我买衣服忘了给钱。”店主是一个中年妇女,慈眉善目的,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好人,我等她说“你已经付过钱了”,可是她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把手里的衬衣举到店主的面前说:“你看,我…  相似文献   

9.
张小娴 《快乐阅读》2014,(10):43-43
<正>一个潇潇洒洒从来不在任何地方带走一片云彩的朋友要去英国公干两周,临行前,他问我:"有没有一个有盖车位让我安置我的宝贝古董车?只需要两个星期。"晚上打了几个电话,终于替他找到一个车位,车位的女主人知道我的朋友要去英国,连忙问我:"可不可以请他替我买一顶巴宝莉的雨帽回来,我爸爸一直想要一顶,叫我看到就买,但香港卖得很贵,他不准我在香港买。"  相似文献   

10.
诚信试验     
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找10个人,在10个地方做诚信试验,问我能不能帮忙。我说可以,但不知道怎样做试验。朋友说很简单,就是在不同的商店买10次东西,每次买东西都付两次钱,看有多少人会拒绝第二次付款,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我先走进一家服装店,给孩子买了一件20元的衬衣。付过钱出来后,一会儿我又进去说:“对不起,刚才我买衣服忘了给钱。”店主是一个中年妇女,慈眉善目的,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好人。我等她说:“你已经付过钱了。”可是她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把手里的衬衣举到店主的面前说:“你看,我买的就是这件衬衣。你开…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人想学医,可是又犹豫不决,就去问他的一个朋友:“再过四年,我就44岁了,你说我能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医,再过四年也44岁啊!”他想了想,瞬间领悟了,第二天就去学校报了名。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心情特低落的时候,一个朋友告诉我要爱自己。我问怎么叫爱自己?她说怎么对你在乎的人,就怎么对自己。比如:太忙了,自己想省略午餐的时候,想象要是自己在乎的人没空吃午饭,我肯定不准,哪怕不能自己下厨,至少也要买份有营养的外卖送过去。然后把自己想象成那个人,给自己订一份外卖。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人想学医,可是又犹豫不决,就去问他的一个朋友:“再过四年,我就四十四岁了,还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医,再过了四年,你也是四十四岁啊!”朋友的话使他获得了顿悟,他第二天就报了名。  相似文献   

14.
玩得快乐妈买个妈跳,绳我!要一个人玩太累了!妈妈,我要买……两太没个劲人了玩。妈妈!要学会交朋友,融入集体生活。我要买一个大滑梯!如果一直是夏天该多好!冬冬别动,我给你画画!什么?爸因爸为去可游以泳和!你憋不快住点了啊。!我可你爸爸不是旱鸭子吗?那我跟你一起去厕所。这样他才会在每次我要他带我去游泳时,给我买一大堆好东西求饶!哈哈!怎么臭烘烘的?开心一笑,哈哈哈@朱森林 @王梓廷~~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企业老总,在我采访他的时候,开篇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青年人看到老人出海钓鱼,想要和老年人一起去。老先生同意了,于是他和老人一起上船钓鱼。鱼竿抛出以后,老人每钓起一条鱼,就用尺子量一下。如果鱼小于七寸,他就放在桶中;如果鱼大于七寸,就放回海中。青年人越看越不懂,就问,为什么不要大鱼要小鱼?老人说,因为我们家的锅只有七寸大,鱼太大没法煮,所以只要七寸以下的。这位和蔼的老总让我转告年轻的朋友,人生有无限的可能,一个人敢做多大的梦,敢划多大的圈,就有多少成就。如果你只在生活中划了一个小圈,那么若干年后,你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钓鱼之乐     
有一朋友,不知何时迷上了钓鱼,从此醉心于此,乐而忘返。这让我这个从没钓过鱼的人心生好奇:难道钓鱼真有这么大的魅力吗?钓是没钓过,但谁没见过钓鱼呢?拿根鱼竿,在那儿呆呆坐着,到底有什么好的。要我想,闲着干什么不行,非得在那儿无聊地坐着,但事实就有人这样“无聊”。于是我决心向这位朋友请教一番,问他对钓鱼何以如此着魔。  相似文献   

17.
其实我是一只普通的波斯狗,我的第一个主人是养狗专业户。我出生两个月后,第一个主人把我卖给了一个叫刘玉亮的人,刘玉亮买我花了100块钱。刘玉亮成了我第二个主人。但刘玉亮并不喜欢我,既不给我好吃的东西,又不逗我玩。我对他摇头摆尾往他腿上蹭时,他还踢了我一脚:“滚,滚一边去。”我感到纳闷,刘玉亮这家伙讨厌我,为啥还要买我?难道刘玉亮买我是要把我当做礼物送给别人?晚上,刘玉亮一个朋友来了。朋友对刘玉亮说,你不是想当办公室主任吗?还不去周局长家走一趟。已有几个想当办公室主任的人去了周局长家。刘玉亮说,你知道我的底子,老婆下岗…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人想学医,可是又犹豫不决,就去问他的一个朋友:“再过四年,我就四十四岁了,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医,再过四年,你也是四十四岁啊!”他想了想瞬间领悟了,第二天就报了名。我的一个朋友,几年前跟人合伙做生意,运货船突遇风浪,他们所有的财产和梦想都坠入  相似文献   

19.
今天午餐后,我和你妈妈坐在客厅看报,你走过来靠在沙发后跟妈妈聊天,聊了好久好久,又开始抱怨没有运动衣。我就问:"该买的时候为什么不买?"你很不以为然地说,因为你和妈妈都没空去买。我又问你:"那为什么有空聊天?"你则一瞪眼,说因为你有事要告诉妈妈。听起来似乎你很有道理。但是,我要问你:"既然你和妈妈都有时间聊天,为什么不用那时间去买衣服呢?你大  相似文献   

20.
欢乐便利店     
理直气壮老师:昨天的作业又是你爸爸替你写的吧?学生:唉,我也没办法啊,谁让我妈最近特别忙没有时间呢。爆笑指数:(许来燕)爸爸做得对老师:你为什么迟到?学生:今天我爸爸要去钓鱼,我也想去,但是他不让,还批评了我,所以我迟到了。老师:你爸爸做得很对。那他有没有告诉你为什么不能去钓鱼而要来上学?学生:有啊。爸爸说,蚯蚓太少了,如果两个人去就不够了。爆笑指数:(杨秀盈)分梨妈妈想考考女儿,于是问她:“我给你九个梨,让你将其中的三分之一分给弟弟,你应该给他几个?”“一个。”女儿立刻回答。“怎么是一个?你再想想。你不是刚学过分数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