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2010年11月14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签发《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0号)的下发,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拉开了新一轮帷幕,社会对高考加分问题的关注掀起了又一波高潮。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高考加分政策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拓展对该问题的研究深度,进而完善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考政策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从公平与效率、公平与质量的视角来审视,它体现了价值取向的公平性;从高考政策执行的效果来看,民众认可度是高的。因此,在现阶段,现行高考政策只能完善不能颠覆。  相似文献   

3.
高考科目设置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高考科目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等方面,对文革以后恢复高考30年以来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四个阶段进行了回顾、总结,并作了简要的评论,旨在为未来中国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恢复高考40年来,物理考试内容改革经历突出基础性、加强能力考查、建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目标、探索科学探究能力考查等不同的发展阶段。结合学科特点,高考物理不断创新能力考查的方式和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引导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招生优先保障工农子女受教育权利,强调对考生的政治质量的考查;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高校招生强调效率优先、择优录取,高考政策的公平性更多体现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程序公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公平公正成为我国高校招生的首要价值导向,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基础上多渠道促进实质公平,重视对弱势群体的补偿。高考政策公平性的价值变迁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变迁、党和国家的政治策略和政治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新时期的高考改革应继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公平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共享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生入学机会的城乡、区域公平,构建多元利益群体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保障程序公平。  相似文献   

6.
1977年恢复高考后,政治学科命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在推进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包括知识内容、能力目标在内的学科考试标准,探索出实现学科考查目标的命题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恢复高考45年来,高考招生的准入政策在考前学历要求总体上相对稳定的同时,在年龄、婚否等规定上经历了从限制到放开的变化,在禁止高考移民的同时逐步放开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的限制;高考招生的照顾奖励政策经由“加分投档”“降分投档”,演变成高考加分政策;高考加分政策经历了从发展到调整规范的过程。这些变化在表面上形成了反向运行或钟摆现象。在实质上,无论是高考准入、加分政策的变迁,还是整个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完善,都受制于四条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第一,为国选才的基本原则与高考招生的外部联系规律;第二,育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与高考招生的教育规律;第三,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与高考招生的考试规律、评价规律;第四,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与公共资源分配规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引领和统帅高考招生政策变迁和制度演进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民族教育政策的意义与特点、民族教育政策的具体内容、民族教育的战略发展途径、宏观的民族教育政策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近三十年来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的相关成果,指出了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恢复高考30年考试技术的变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科技元素注入到考试的各环节中,考试手段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保证了考试的公平竞争,提高了大规模考试的效率。恢复高考30年以来,从网上报名、网上考试、电子监考到网上阅卷等诸环节,考试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11.
新高考政策旨在扩大学生的选择权、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实现高考政策从选拔到兼顾育人的价值转型。在公共政策的复杂实施系统中,"选科走班"在高中学校的实践中表现为"选科容易走班难"、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校招生实践中没有得到真正参考、部分省份放缓执行新高考政策的节奏。从高考政策变化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发现,政策影响利弊各有:其中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难度加大,执行效果亦受限于政策执行决策空间和专业模式;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取得突破,"专业+学校"招生模式给予高校专业化的空间;高中教师短期内工作难度、强度增大,但其专业发展将长远受益;高中学生成为新高考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其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新高考政策需要明确中央与地方的决策权限、明晰分权合作共治框架;教育治理须尊重科学规律,纵向上健全国家公共教育决策机制;引入教育政策执行评价,逐步确立公共教育政策的决策与执行评价的平衡机制;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协同社会治理的机制,引导民众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教育治理;顺应新公共管理发展趋势,引导新高考决策体系走向教育善治。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考公平性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驱动与制约高考改革的因素入手,深刻揭示公平性因素在其中所起到的驱动与制约作用,并对高考公平性的内涵以及高考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与高考公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异地高考是从教育起点上解决务工随迁子女升学考试、促进教育起始公平的政策.文章从教育公平视角分析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困境:本地考生与异地考生利益冲突致新的教育不公,诱导隐患中的“高考移民”现象爆发,引发寻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通过促进政策内容设计的科学化、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与管理、改革名户籍制及分省配额制完善异地高考政策.  相似文献   

14.
考试实际上是考试者对应试者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知识能力水平的测量。由于某些测量结果能够给应试者带来价值,所以考试就会对教育产生引导作用。高考作为彰显国家意志的大考,其公平性证明了它存在的价值。完善和改革现今高考制度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统一高考的多视角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高考制度在我国建立以来,有关高考存废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文化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视角论证了统一高考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指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统一高考还将作为我国高校招生的主要形式而存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中的理性决策模式、渐进主义模式和混合扫描决策模式,对上海市春季高考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理论与实践中所面临的主要政策困境进行综合分析。春季高考实现突破的关键在于加强决策的顶层设计与系统性思考,在政策实践中注重评估反思与渐进调整,此外还需要更加明确其自身的特色与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7.
异地高考中的区域公平与考试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 《考试研究》2013,(2):47-52
长久以来,我国考试制度都更加倾向于维护区域公平。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打破高考高地与洼地之间的壁垒,维护考试公平;但是同时又存在形成教育中"马太效应"的隐患,影响区域公平。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博弈,在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上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趋向。笔者拟分析各省份的改革动态,预测改革的趋势,提出兼顾两类公平的建议,以促进异地高考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外学界有关语言测试公平的理论,结合我国的现实,对高考英语测试公平性从性别、城乡、阶层、民族、认知风格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审视,发现高考英语测试在这些维度上存在程度不等的公平性问题。当前主要从建立高考英语公平性审查制度、加强语言测试公平保障技术的研究、提高语言测试命题者的公平素养等方面实现高考英语测试的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