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建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导向下,从分析开展学习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探索基层党组织推进"两学一做"融入日常的路径,最终达到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和强化党员党性修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16,(4):60
正4月7日下午,中国科协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的通知》要求,部署安排中国科协"两学一做"学习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修养,加快高校学习型教工党支部建设步伐,教育部于2016年3月开始在全国高校部署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因此如何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背景下探讨高校教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学习内容、内涵、机制等问题,对保持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孔庄煤矿党委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关键在做的精神实质,在全矿党员中开展"选择并做成一件事"活动,帮助党员树立工作目标、选择工作路径、解决工作问题,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向普遍性、经常性延伸。  相似文献   

5.
<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乌鲁木齐市科协党组坚持"学"为基础,突出"做"为关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的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贡献。一、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全面启动学习教育乌鲁木齐市科协党组按照《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对广大党员提出高要求,即:要求党员从思想转变入手,从身边小事着手,树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党员。同时,结合实  相似文献   

6.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推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的应有之义和应然之举,本文从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载体、完善学习组织制度等方面阐述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9,(11)
"两学一做"的提出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健康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在结合党和国家发展的要求下,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文章主要分析了"两学一做"实施的重要性,提出了"两学一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路径,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党员,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后备人才力量。  相似文献   

8.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对基层党员干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党员干部抢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机会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强化学习,坚定信念,把好严以律己全心为民的总开关是前提;学用结合,融入日常,用实际行动防止群众身边的腐败是重要保障;强化责任,求真务实,履行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责是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高校学生党支部学风建设、制度完善以及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以"两学一做"教育为契机,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两学一做"是每个党员自身的党内教育,而每个党员都是支部的肌体细胞。因此,党员的自身教育做好了,党支部的建设就会变得愈发完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党员是党组织重要的细胞,细胞健康与否,事关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目前,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入党动机功利化、理论知识掌握不到位、党员身份意识淡薄、重发展轻再教育等问题。笔者作为学生党建基层工作者,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提出了关于培养合格大学生党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参考文献"与"引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晓军  王昕 《情报科学》2000,18(2):180-181,184
"参考文献"、"引文"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析法常用的两个学术用语,针对目前某些文献中对这两个术语使用比较混乱的现象,本文从信息的角度论述了这两个术语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確理解權利要求的内容是審理專利侵權訴訟案件和專利確權案件的基礎。而對權利要求的理解離不開對權利要求自身内容的解讀和專利説明書的解釋。一項權利要求由若干技術特徵構成,解讀一項權利要求時,不僅要正確解讀權利要求中每一個技術特徵自身的含義,而且要考慮各技術特徵之間的關係。  相似文献   

13.
吴志春 《科教文汇》2014,(36):223-224
“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试图对“根”与“跟”的神话哲理进行阐述,并在文学哲学等领域探讨文化寻根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词源的角度考证了“China”的词源研究现状并从历史、地理等的角度考证了“中国”一词的来源。同时,本文以英汉对比语言学的视角对两者作深入比较研究。“China”和“中国”在语言所指及能指上是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中国幼儿园课程正在从限制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课程有了不确定性。如何处理在这个转变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就幼儿园课程中的"开放"和"限制"这一对矛盾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借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韦佳 《大众科技》2016,(10):124-125
文章先从音乐的角度对《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进行剖析,然后通过《孙子兵法》进一步分析《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  相似文献   

17.
儒家自孔子开始,便提出"由己"与"由人"的不同。孟子继承孔子"由己"与"由人"的区分,将人间之事作了"在我"和"在外"的两种理解,并进一步从天道与性命贯通的角度为此种区分和理解寻求形而上的依据。由此彰显出孟子对"天"和"命"的两种不同理解与区分:"天"有"义理之天"和"运命之天"的不同,而天所赋予于人者为"命",因此"命"就有"义命"和"时命"的区别。"义命"和"时命"的区别又决定了人间事物有"求在我者"和"求在外者"的两种区分。  相似文献   

18.
陈光霓 《科教文汇》2012,(25):86-86,91
讲述故事的游吟诗人和歌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播者。文章以传统西藏的说唱艺人"仲肯"和古希腊诗人"荷马"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游吟诗人的共通之处,说明故事的讲述人在"行走"中不仅完成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流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了凝聚群族认同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19.
"中文雅虎"和"航海导航"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锦泉 《情报科学》2000,18(2):172-173
文章通过简要描述"中文雅虎"和"航海导航"引擎的特性,揭示了搜索引擎内在本质.使用户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中文搜索引擎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入手,通过对笛卡尔与胡塞尔有关“自我”与“思维”关系的不同看法作一比较,来看胡塞尔对这一关系的重新界定在哲学认知领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