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科学家通过解剖,发现黄鼠狼主食老鼠、麻雀、蝗虫和蜈蚣等,在实在捕不到这些猎物时才吃鸡充饥。《庄子·秋水》中就有"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的句子。此"狌"即为黄鼠狼,它确实是捕鼠能手,对人类的贡献远远超过危害,我们应该为其正名。狡猾的狐狸狐狸这种叫法是不科学的。狐和狸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平时所叫的狐狸在生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人来说,“狐狸”这个词,一经说出来似乎就已经含有特别的意味。事实上,狐与狸其实是两种动物,狐是犬科,生性多疑,而狸样貌虽似狐,身形却比狐肥短很多,轻易就能看出区别来。中国人在习惯上以“狐狸”称之的动物,多数时候其实是以狐居多。  相似文献   

3.
正獾向老虎告状,说狐狸强行霸占了他的家园,请求虎大王主持正义。老虎心里恨透了狐狸,就命令豺狗去把狐狸叫来。狐狸来了,老虎觉得眼前这个狐狸不是狐假虎威的那个,那只狐狸比较高瘦,不像眼前这位,腿短、肥胖,尾毛是蓬松的。老虎好奇地问:"你就是狐狸?""虎大王啊,你们都认错了,我不是狐,我是狸。人们都把狐叫成狐狸,我和他的确长得像,但他是他,我是我,求你们别把我当成那个狡猾的家伙!"说完,狸眼角挤出几滴委屈的泪水。  相似文献   

4.
招贴艺术     
《五尾狐》是韩国的一部唯美动画电影新作,它讲述的是:五条尾巴的狐狸精虽然有100岁了,但也就相当于人类的十岁,小狐狸和外星人遥遥及其它六只狐狸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人们习惯把狐叫狐狸,其实,狐和狸是狐是一种食肉犬科动物,昼伏夜出,分它们外形似犬,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嗅觉和听觉非常灵敏。狐聪明而狡猾,例如假装痛苦然后狐主要以老鼠为食,对人类来说是有功的朋友。狐@朱理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2008,(5):F0004-F0004
《五尾狐》是韩国的一部唯美动画电影新作,它讲述的是:五条尾巴的狐狸精虽然有100岁了,但也就相当于人类的十岁,小狐狸和外星人遥遥及其它六只狐狸生活在一起。有一天山里来了几个人类孩子,小狐狸被一个叫金梨的男孩深深地吸引着,她怀着好奇心开始和人类交往。小狐狸充满冒险奇历的生活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东亚文化圈里的母狐一直被视为反面形象,"狐狸精"具有浓厚的贬义色彩。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刻画的狐女用智慧大胆追求爱情,展示出新女性的生存状态;用智慧挑战封建礼教,颠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历史传统;用智慧挽救爱人,令"狐狸精"成为美丽与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小熊词典     
小熊寝室里的人都用动物的名称做绰号。小熊长得胖乎乎,所以叫“小熊”。狐狸是小熊的上铺,两人的关系最铁。狐狸的外号是小熊给起的,小熊反复解释道:狐俚之所以为“狐狸”,不是因为狡猾,足她长着一双“勾魂眼”,像个狐狸精。狐狸没有生气,反而咯咯地笑,她喜欢别人赞美她的眼睛,它们的确美丽。  相似文献   

9.
狐狸精故事是我国历代文言小说的重要题材之一,同时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这类故事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一狐的故事来源很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多处关于狐的记载。如《海外东经》載:青邱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而且据说这种狐只在天下太平时才出现,以显祥瑞。由于这是神话传说中的狐,有神异性是很自然的,不应同后世的“精怪”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0.
看见绘本《狐狐》,我们立即被这"画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深深吸引住了。一只拥有音乐天赋的小狐狸出生在一个坚持"安静原则"的狐狸家庭中,这该是一个怎样的矛盾?又该如何化解?画家赫姆海恩用他亲切幽默的画笔勾勒出了一个坚持自我、贴近孩子心理又充满力量的角色——狐狐,把  相似文献   

11.
刘世琴 《考试周刊》2014,(75):20-20
日语中的「キツネ」写作"狐",即我们汉语中的"狐狸"之意,「タヌキ」写作"狸",即汉语中的"狸猫"。在日本,这两种动物经常出现在一些怪诞文学作品或者富有神话色彩的影视作品中,在日本的料理中也经常看到「キツネ」和「タヌキ」的字眼。这两种动物在日语的饮食文化有何种意思,以及它们是如何和饮食联系在一起的等,是文章探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刻画了众多狐狸精形象,构成了一个有声有色、纷繁复杂的狐狸精社会,通过对各个狐精故事的考察,探索其中的相关细节,可以从包括姓氏、籍贯、经济、教育、婚姻、成员突出特性等等在内的多个方面对全书的狐文化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发掘和阐释。  相似文献   

13.
《陈涉世家》“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狐鸣”在文中其实就是“装狐狸叫”。但是,教材注释却注出了“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要问一下,这“凄厉”是由哪个词译来的? 没有。是主观臆断的,是想当然的,是不理解古人,不理解楚人,是以今解古。要问“凄厉”的出处,也就只能是硬贴在“狐”身上了。其实,狐鸣就是狐鸣,本身并无感情色彩,狐鸣并不比母鸡与家猫的声音难听多少。只因为它是“狡猾的狐狸”,现代的人才讨厌听它的叫声。可是,古人并不一直是这样认识的。《诗经·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的形象历来有两种基本看法:一种是伯乐说,持此说者基本认为佚之狐有识人之明,功不可没。他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有自知之明的杰出之士。另一种基本观点是"狐狸说"。持此论者认为佚之狐就是"一只狐狸",他怕自己有危险就将年过古稀的烛之武推了出去,是一个很狡猾、奸诈的人。这里面的分歧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不同的读者对文本解读的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产生的结果。对于以上两  相似文献   

15.
刺猬凳子     
《家教世界》2008,(11):51-51
猴子是动物群中的小头目,因此非常的任性放肆,一直让大家很受不了。有一天,猴子对兔子说:"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尖山玩好吗?"兔子摇着长耳朵拒绝了。猴子觉得很不舒服,又约狸一起去。可是狸也拒绝了。猴子更加不高兴,又邀请了狐狸。狐狸也不喜欢任  相似文献   

16.
狐狸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动物形象,特别是封建社会晚期将狐狸故事发展到一个高峰。狐狸展示的多是一种离经叛道、离群索居的行为,这些行为又将影响到故事中的人。而人物的行为是要让作者和读者来思考和批判现实生活。清朝的三部小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邦额的《夜谭随录》,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都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狐狸形象和人狐关系。总体上狐狸是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格格不入的。这是作者们想要宣讲的道德---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自从被狐狸骗了以后,老虎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当他知道狐狸在森林里创办了“狐网”后,便乔装成一个青年,来到城里苦学电脑技术。数月后,老虎终于习得了一手电脑技术。这天他上网冲浪,无意间上了“狐网”,出于好奇,马上注册登陆。可让老虎气急败坏的是,网页头版便是《老虎的耻辱》,内容全是耻笑老虎的。看完后,他气不打一处来,心想,那次只不过我没太在意上了狐狸的当。狐狸这样,真是欺人太甚。他越想越气,发誓一定要让狐狸倾家荡产。他很快买了一本《黑客速成法》,苦心研读。时光飞逝,又过了数月,老虎已学到了不少黑客绝招。眼看时机成熟…  相似文献   

18.
早在远古时期,鱼、狐狸等动物就成为某些氏族的图腾,被当作吉祥的符瑞和沟通人间与神灵的工具。《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把帛书放在鱼腹里,学狐狸鸣叫,来传达的"陈胜王"等信息。这种传达方式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当时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想传递"王权天授"的思想。探索鱼狐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这段篇章。  相似文献   

19.
<正>"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中有投桃报李之说,《左传》中有结草衔环的故事。同样,《聊斋.小翠》中的狐女小翠的报恩故事亦感人至深。《小翠》是《聊斋志异》最美丽的篇章之一。王太常年轻时因"无心之德"让一条狐狸"来伏身下",帮它避过了雷霆劫。狐狸为了报恩,将女儿小翠送上门,不取分文地嫁给了王太常的傻儿子王元丰。小翠于嬉闹中几次为王公化解官场危机,最终除去政敌,又治好了元丰的痴傻之症,并替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的传说中,狐的形象被赋予了很多神秘的色彩,成为了一个人格化、神化的存在,在众多狐的传说中,流传广泛最打动人心的应该是有关狐妻的传说。日本传说中狐妻的形象既受到中国古代传说的影响,同时又具有日本文化的特色,本文就在日本广为人知的狐妻传说及其由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与中国古代狐的传说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日本狐妻传说中所特有的形象特征和"别子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