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课伊始,教师导入话题: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小说,先送给大家一句话,这是我读小说的一点感受(幻灯):"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丹柯》这篇小说。大家看完课文后心情怎样?  相似文献   

3.
大家一定还记得英雄丹柯的故事.一天,丹柯的部落被敌人赶进了毒雾弥漫,不见天日的大森林.为了摆脱困境,带领大家走出重围,丹柯毅然抓开自己的胸膛,掏出一颗燃烧的心脏,高高举在头上,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从此,丹柯的部落走向了光明.丹柯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奉献之歌.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高中生虽然涉猎广泛,但因为阅历的有限和流行文化对其价值观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上却鲜有真正有深度的思考,高中生价值观的形成也随之缺少了必要的思想依据.为了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深入,给高中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提供一些参考,我把本堂课的重点放在了巧妙地设计问题上,并用追问的形式达到使学生思维深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民间长期留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传说中的主人公的活动遗迹,常被联系到地方上某些自然物、人工物及社会风习上面。于是,许多传说就成了这些事物来历的一种说明。高尔基的作品《丹柯》所讲述的就是在雷雨到来之前,出现在草原上的蓝色火星的来历。高尔基在作品中为丹柯和部落的人们生存斗争的活动舞台营造了一个极具诗化的抒情性的特定氛围。他使用了大量的拟人语言,使客观事物情景交融,神形兼备,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不论是白天或夜晚,在那些人的周围总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它好像就想压碎…  相似文献   

6.
<正>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是作家高尔基笔下的英雄形象:海燕。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关于英雄的小说:《丹柯》。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下面我们来齐读导学案上的故事情节,加深印象。师:丹柯身上究竟有什么美好的品质,能让我们尊他为"英雄"呢?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是为了表达什么主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品味形象,探讨主题。(板书:形象主题)  相似文献   

7.
读高尔基的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总是为丹柯的 形象感染而激动。高尔基在文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多么崇高的献身者形象啊—— 我还能够为这些人做什么呢?丹柯的叫声比雷声更大。忽然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 …… 他的心燃烧得跟太阳一样亮,而且比太阳更  相似文献   

8.
对高尔基的印象,一直滞留于那只在暴风雨来临之夜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勇敢《海燕》,而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更强化了这一印象。事实上这也是高尔基及其作品在中国传播的主流方向,高尔基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为中国人民所景仰。中国读者知道高尔基的《母亲》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1929年夏衍根据日文首先翻译《母亲》,小说人物  相似文献   

9.
《丹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是高尔基《伊则吉尔老婆子》中的一篇小说。一、导入情境(活动:学生课前五分钟演讲,略)师: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聚集着乌云——生(齐背):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师:文字作者是一生:高尔基。  相似文献   

10.
<正>一、设计思想每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因此,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自我实现的过程。二、教材分析《丹柯》是选自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小说,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在文本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去感悟主题,理解主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外国小说欣赏》是高二下学期的选修课程,侧重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在拓展语文视野的同时,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最终的目的是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的境界。第三单元的话题是:主题。《丹柯》是一篇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文中的主人公丹柯告诉人们:"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他献出了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了黑暗。  相似文献   

12.
课堂应该是独特的,是一个个有着差异性的个体组成一个特定的群体,在特定场合进行生命的探索。每一个个体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索中形成积极、稳定的思想情操与价值取向。因此,课堂中鲜活的经历必然会影响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意义。课堂的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高尔基的短篇小说《丹柯》,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主题"单元里的一篇精读课文。就教学情况而言,这篇小说在情节、人物、语言上并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传递的主题,也显得有些简单和老套。近日,阅读了徐昌才老师的《比较拓展主旨——<丹柯>创意教学案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4  相似文献   

14.
<正>一堂语文课的每一分钟都是珍贵的,语文教师应致力于让它成为学生最美的生命时光,应该让学生充分享有课堂的话语权,发出自己的声音,去碰撞思维的火花,享受阅读的快乐!下面是我的课堂实践。一、导入平常我们在评价一篇作文时,可能会说到"主题鲜明"这个词,可是一篇小说却忌讳主题鲜明,主题鲜明不是好小说的标准,好的小说应该是主题多元的。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专题是小说的主题。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读过《丹柯》,现在我想听一听大家都读  相似文献   

15.
读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丹柯》,灵魂不为之震撼的人很少吧。之所以写出作者完全的笔名,绝不是要炫耀.只是因为这个名字的内涵:“高尔基”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巨大的”.“巨大的痛苦”不是为个人的不幸遭际.而是为了某个集体、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无知和苦难,《丹柯》何尝不是作者悲悯人类苦难、渴望引领人们却又遭遇猜忌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担任评委,选手们上的课是高尔基的《丹柯》,几位年轻教师都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但我发现,几位教师的解读很是简单、粗暴,这种状况我觉得不是个例。下面就他们对小说中对两个人物(族人、丹柯)情感取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族人是"人"选手们课上无一例外的都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丹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选修教材"主题"单元选入了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丹柯》.小说的主人公"丹柯"是一位英雄人物,而以"英雄"为主题的小说近年来屡见不鲜.当学生阅读《丹柯》时不难发现,小说除了歌颂英雄丹柯之外,还有对麻木"族人"的批判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像丹柯这类的英雄等,这使得小说的主题变得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8.
程振理 《语文知识》2015,(3):11-12,2
近读吴春来老师《丹柯》课例,颇有感于其对话教学法运用的独特魅力。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导学方法有讨论法、对话法、情境法、探究法等,其中讨论法与对话法越来越受到一线老师的青睐。讨论教学法在中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是《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与学生讨论问题,从教师出题、鼓励发言到学生各抒己见,到教师在学生请问的前提下进行启发、评价与指导,讨论内容明确,讨  相似文献   

19.
吴春来老师执教的《丹柯》,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的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外国小说,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作者高尔基,题目是编者加的。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一群族人受到外敌人侵,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他们来到了森林,却陷入了绝境——后有敌人的追杀,前有巨木的挡道,两者都有死亡的威胁。在这样的生死险境中,英雄丹柯挺身而出,自  相似文献   

20.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丹柯》是一篇寓言体小说,无论从何种角度解读。小说主题的关键词都是“英雄”,当然我们的教学也应该紧扣“英雄”而展开。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参如此诠释《丹柯》主题:“小说的主题便在于歌颂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之外又增添了一份悲剧的色彩。显出了主题的复杂性。”而如果课堂教学仅仅止步于让学生了解丹柯是一个英勇坚强、敢于牺牲的英雄形象,那么我们无异于“入宝山而空手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