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D打印是一种采用逐层打印的方式通过3D打印设备快速成型立体呈现出三维实体模型的技术。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它开始进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对教育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总结了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3D打印技术在2017—2022年在职业教育领域发展的机遇,最后对3D打印在职业教育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概括,以期对3D打印技术和工业设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结合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3D打印,这个被称为“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在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的展台上大放异彩. 除了在航天航空、医疗器械、汽车交通等工业领域广泛运用,“按需制造”的3D打印技术还可让人们自己为孩子设计玩具、定制纪念品甚至“克隆”自我,在消费领域也风生水起.未来的3D打印机,会不会成为一种家电产品呢?  相似文献   

3.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在工业设计、建筑工程、航空航天、医学等多个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其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通过该技术,能够将模型打印出来,从而形成立体模型,对工业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简要阐述3D打印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分析其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现状,提出应用策略,旨在能够更好地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14):151-152
3D打印是制造技术的创新,它的出现和发展对工业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对3D打印的重要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3D打印在学生学习设计时的影响情况以及学生应如何利用3D打印来提高自身设计能力水平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说明3D打印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极大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传统工业设计产业亟需采用高新技术来实现转型和升级。根据传统工业设计的内容及流程,对比3D打印技术的成型原理及应用先进性,分析工业设计与3D打印结合的技术创新前景,研究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工业设计创新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传播更为便利化,但是也随之引发侵犯著作权的风险。根据产品设计文档进行3D打印产品的行为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上的复制行为,抑或是产品制造行为,是判定其构成侵权的重要因素。对于美术作品或者实用产品的设计文档进行3D打印,将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在3D打印领域,我们应当对于功能性产品的设计文档提供著作复制权保护,合理设定复制权保护范围,同时拓展合理使用和默示许可等著作权保护的豁免制度,以期通过3D打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96):126-127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利用三维数字模型逐层叠加成型的增材制造技术,其以颠覆性的制造原理被广泛运用于各行业与领域。文章对3D打印的定义、3D打印常见成型工艺及3D打印应用和发展趋势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航天制造、汽车加工等领域都可以看到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但是在传统的艺术创作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还略显不足。文章简单介绍了3D打印技术和雕塑艺术的特点,通过两者在成品创作上的对比,分析了研究3D打印技术对雕塑艺术所产生的影响,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制造技术已成功运用于航空航天、交通、医疗等领域。文章阐述了在材料学科背景下,将3D打印技术引入本科生实验教学,这一新形式的教学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该课程的设立使得学生对3D打印增材制造有了深入的理解,在独立设计并打印作品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综合能力,为开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业对3D打印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非常庞大。从职业教育角度分析了目前3D打印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将3D打印技术融入传统制造类专业的实训教学,让学生在面向生产、面向制造的职业技能训练中学习3D打印技术并应用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以融入3D打印技术的产品开发与模具设计实训教学为例阐述了上述方案的实施。实践证明实训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对于培养具有3D打印技术又能应用于专业制造领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祁莹 《中国培训》2022,(3):58-59
<正>“增材制造技术”是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石,作为一门核心课,它包括:3D打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基础原理和主要材质;案例展示3D打印的具体操作流程;目前主流的3D打印技术,如光固化成型技术(SLA)、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FDM)、三维打印成型技术(3DP)和薄材叠层制造成型(LOM);目前主要的3D打印机的类型,机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3D打印技术目前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分析3D打印技术的优劣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3D打印行业主要岗位及其职业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2.
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伊始,3D打印技术突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工业、建筑、军事等应用领域逐渐走向民用领域.教育领域,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应用3D打印技术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文章介绍了什么是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本质上是多媒体技术的延伸,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延伸,它拓展了人的感觉和知觉,促进了人的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列举了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几个案例;3D打印技术目前面临的一些诸如普及慢、成本高、速度慢等局限性.最后指出,3D打印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未来4~5年,必将普遍走进中小学课堂,必将对现有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技术已经在工业、医学、建筑、军事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利用,但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应用还不多见。本文在介绍3D打印笔的基础上,以"经验之塔"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指导思想,探讨了3D打印笔在数学、化学、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职业院校中,一体化课程改革是越来越深入,学生也因此获益良多。3D打印作为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新兴技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备受高职院校青睐,一些高职院校已陆续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设计基于职业分析的3D打印技术一体化课程,一方面有利于理实结合、方便教学,另一方面可以总结工作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习效率。文章以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某高职院校3D打印技术课程实践为例,设计总结了一种基于职业分析的3D打印一体化课程案例。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型技术,能够将物体利用逐层打印这一方式立体地展示出来,这一技术的发展也为工业设计等专业的教育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思路,3D打印技术能够将抽象的设计思路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到三维的实体模型,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文中将对3D打印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述,然后分析3D打印技术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与作用,最后提出推动其广泛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字化逆向建模的3D打印实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逆向工程与新兴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实验课程,给出了实施方案。实验内容包括了用手持式激光扫描仪对物体表面进行扫描,获取点云数据,然后将点云数据导入数字化逆向建模软件Geomagic Design Direct中进行处理,完成物体CAD实体模型重建,最后将模型导入CubeX 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实现快速制造。该实验内容体现了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在现代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验教学的实施顺应了产业界对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对于促进学生在现代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3D打印虽已算不上新技术,但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确常常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震撼和惊喜,如近期报道:波音公司发布了首款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飞机引擎零件;美国打印出来的小型喷气发动机将被安装到一架遥控飞机上;俄罗斯技术集团公司以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一架无人机样机;美国旧金山的Divergent Microfactories(DM)公司推出了世界上首款3D打印超级跑车"刀锋(Blade)"。尤其是它和物联网一起被热议的所谓工业4.0寄以了极高的技术支撑。就如同当年的蒸汽机、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一样,3D打印技术对现代工业和未来人们的生活会带来怎样的改变都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8.
3D打印作为快速制造领域的一种新兴的技术,正在迅速崛起,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对先进数字化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对基于3D打印技术的实验教学进行了建设和实践。学生通过三维数字化建模,数据处理和操作3D打印机生成实物模型的全过程,加深对3D打印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将有助于顺应产业界对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提高学生运用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3D打印,亦称"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是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被誉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1]22。开源硬件2(open source hardware)是以类似于开源软件3(open source software)的方式设计的硬件,其作用在于鼓励硬件的源代码(即产品设计文件)由硬件设计者、制造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共享社区内开放分享。从3D打印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正是有了3D打印设备中的开源硬件(open source  相似文献   

20.
被喻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正声势浩大地进入人们的视野。3D打印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医学等诸多领域,但在基础教育应用领域还处于起步、探索的初级阶段。本文从文献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入手,介绍了3D打印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进一步分析了3D打印对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最后讨论了目前3D打印应用于教学的前景、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