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美育呢?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者也。"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广义的美育则是指利用一切审美价值(这些审美价值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德育、智育、体育中的审美因素等)对人进行的教育。概括而言,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  相似文献   

2.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将这篇文章的教学和美育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散文的文字美.形象美,意境美、情节结构美。本文以《我的空中楼阁》为例.谈散文教学中的美育。  相似文献   

3.
首先,就散文的语言而言。散文的语言美是多方面的,有的散文语言表现出极强的音乐美,语音上和谐、有节奏,语言形式上讲究对称,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有的散文语言简练、精致,如《爱莲说》;有的散文语言极尽铺排之美,如《阿房宫赋》……在散文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品味其中的美,就既可让学生学习到作家们语言运用上的技巧,又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语言是美的,美在何处,为什么美,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其次,就散文的情感而言。情是散文的生命所在,缺少了情,散文也就失去了活力。在中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主要包含在在语言文字、思想情感、优美意境等方面。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品读中鉴赏语言美,在细读中感受情感美,在研读中领悟精神美,在诵读中享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正席勒认为,美育就是市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它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晚:"美育背,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能培养人的直观或想象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养。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育。中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美术、戏剧、音乐、舞蹈、书法、建筑、文学等;组织学生观察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这就要求美育需从这些领域人手,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美,提高审美水平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辽宁教育》2012,(12):46-47
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诚然,美育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可以陶冶情操,使人日趋高尚;可以去私忘我,超脱功利;可以去掉恶习,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从而美化人生。近年来,我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校园文化已经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以及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能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之完成者也。”可见,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历史教学除完成德育、智育任务外,还应结合美育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将美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呢?一、社会美和艺术美──历史学科美育的两大内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是一座蕴含着丰富美育素材的艺术宝库。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白,一切能推动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要运用语文教材对学生实施美育,首先要把握美育的形象性、愉悦性、感染性特点,因势利导实施美育。其次,挖掘教材的美育内容,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情感美、语言美、意蕴美和意境美、风尚美和劳动美。再次,诱发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觉地创造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材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它们呈现出美的意境,反映了美的形象,提供了美的语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都有积极的意义。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加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要运用语文教材对学生实施美育,首先要把握美育的形象性、愉悦性、感染性特点,因势利导实施美育.其次,挖掘教材的美育内容,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情感美、语言美、意蕴美和意境美、风尚美和劳动美.再次,诱发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觉地创造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12.
席勒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对学生进行美的事物、美的榜样的诱导、启迪,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养他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操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是指美育的诸因素潜移默化地渗入语文教学的诸环节之中。语文课是具有浓郁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新、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得到由外而内的美的享受。因此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到熏陶,以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初步具备创造美的能力,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恰当运用美育原则,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渗透呢?具体说来,有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使学生具有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主审美的能力。一、以读激情,体验情境美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感染功能。课堂中,指导学生朗读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这样解释美育:"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至今对学校美育仍有重要启示,如确立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美育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发展,通过美育认识人生价值等。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历任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关于美育的理论和实践,是他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可以通过"读"出画面、内涵、韵律,来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从而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去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同时,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融入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从美育入手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情感,培养塑造学生的情感和心  相似文献   

17.
纵观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从我国古代开始就有许多思想教育家在培养人才方面非常注重美育,从孔子的“六艺”方面的教育内容,到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到现在提出的“以美育人”的教学思路,都反映出美术教育在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以美育人是美术教育的本质。以美育人,就是以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懂得美,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美,从而达到塑造完美人格,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下面我们简要分析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9.
美育,即培养学生感知美与创造美的情感教育,也称为审美教育。美育以一定审美观念为标准,以情感为核心,以形象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美育,可熏陶学生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形成美的品格,树立美的理想,提高美的素养。一、研读教材,挖掘情感美、思想美语文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具美感与艺术性,如篇章的和谐美、诗词的飘逸美、辩答的机智美等。因此,在小  相似文献   

20.
李嫄 《中国德育》2014,(7):65-66
正蔡元培先生有关美育的论述中提到:"大自然中蕴含着美,社会中体现着美,艺术展现着美,科学创造着美,语言传诵着美,行为兑现着美,环境熏陶着美,心灵体验着美,感官发现着美。"北京市六十五中(以下简称"六十五中")秉承着这样的美育思想,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的土壤,为学生的梦想搭建广阔的舞台。让环境熏陶美六十五中坚持"构建和谐校园,追求师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把美育融化在和谐的学校文化之中的。我们认为在学校教育中,美育与智育、德育、体育息息相关。教育应时时渗透美,校园应处处体现美,我们把学校美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