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     
人各有自己的长处或短处,请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写出自己的一个长处或短处。文章题目自拟。 [思路指点] 这是北京市的中考作文试题。写这个题目,应先把握两点:①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②写出自己的一个长处或短处。其中,要特别注意“自己”、“一个”、“或”等词语,它限定了写作的对象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只能写一个长处或者短处。  相似文献   

2.
学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我让学生说说对小红马的看法.学生们一致认为:小红马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却看不见自己的短处."对!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要正确认识自己.下面,请大家说说自己有哪些长处,还有哪些短处,好吗?"  相似文献   

3.
人生增值的诀窍就是发现自已的优势经营自已的长处。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就是这个意思。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会异常艰难甚至是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因此,对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人流,但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在《飞向成功》一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它就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4.
长处与短处     
你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 ?我班的孩子就刚听过。通过故事,孩子们明白了: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而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也是不对的。   活动后,我向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说一下自己身边的小伙伴都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孩子们兴趣可高了,摩拳擦掌,振振有词,很有点评论家的味道呢 !而被评论的孩子面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也点头称是,坦诚相认。   一时间,班里兴起了“长处与短处”热,小朋友间常用这两个词互相提醒,互相学习。那么老师在孩子的眼中,会有什么样的长处与短处…  相似文献   

5.
《红领巾》2002,(9)
今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才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6.
认识自己     
我们会认识很多人,却有可能不认识自己.即不了解自己.不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认识自己,辨识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成为一个理性的、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相似文献   

7.
思路花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除非他是白痴,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竞争,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人生格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中科院某院士说  相似文献   

8.
綦建春 《山东教育》2003,(13):36-36
学过《骆驼和羊》一课,我慷慨激昂地总结:骆驼和羊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正如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下面,请大家说说自己有哪些长处,还有哪些短处,需要不断学习改进呢?话音刚落,便有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于是,我首先叫起了小机灵鬼杰,只听他大声回答道:“我的缺点是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平时作业丢三落四,书写不认真,上课有时做小动作……”只听他一口气说了一大串,我不由觉得好笑:这不都是平时我给他的评语吗?大家都继续仰着脖子等他的下…  相似文献   

9.
相处     
<正>一个人是否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与人妥帖相处。而如何与他人相处?《礼记》中有句话很值得借鉴:"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老祖先这话啥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对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短处;对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长处。反复品味,愈觉精妙,真是一语中的。对于喜欢的人,知其短处,就不会因喜欢而障目盲从;对于讨厌的人,知其长处,理智战胜情感,也就不会一味排斥了。  相似文献   

10.
佚名 《高中生》2008,(1):12-12
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11.
成人中专学校领导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中专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需要用科学的方法,也需要艺术。一、对人的领导艺术(一)要用人之长。凡有人群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特长。领导者要看其长处而不能着眼于其缺点和短处。选人不是选投毛病的入,而是选有专K的人。长处明显的太短处也明显,有高峰也有深谷。用人所长必须容忍其短处,要靠领导艺术的作用避开短处发扬长处。用人所长不是投其所好。人的爱好并不~定是其所长.只是某种欲望的表现,靠领导艺术正视个人爱好A能真正发现长处,用人之长。(二)要责、权、利清楚。领…  相似文献   

12.
我们谁都希望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是一个充实、畅达、适应环境、富有成就和有益于社会的人。那么,应当怎样才能真正使自己人格健康呢?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加强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外,笔者以为,还有赖于我们确立正确的“我观”。所谓“我观”,在行为学上,又称自我概念,是人们以自己作为认识客体和反映对象、通过对其长处和短处的了解、比较和评价而形成的关于自己的印象、看法和观念。正确的“我观”,是对自己长处和短处实事求是的反映,与真实自我相一致、相吻合。而错误的“我观”,或夸大长处缩小短处,或夸大短处缩小长处,是对真实…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在"文革"期间读完的小学和中学,十年里我没有好好学习。1983年我开始写小说时,认识的汉字也就是四千个左右,几年以后中国的批评家们纷纷赞扬我的语言简洁,我告诉他们:"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不多。"我想,每个人都有其短处。不要害怕或者掩盖自己的短处,因为从短处出发,往往会走出长处来。这是我的一个人生经验。另外一个经验是:有时候我在构思时觉得将要面对一部很大的作品,结果是越写越小。有时候觉得自己面对的只是一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陶罐和铁罐》的一个教学设计。一则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本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精彩的对话的生动神态,展开了故事情节,推动了故事发展;本文为教学设计了多个PPT课件作为课堂辅助教学;通过阅读,在体会中感受和发现词语。借助情节发展感受句子之间及段落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悟出文章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与人相处。  相似文献   

15.
宰相与船夫     
<正>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不要为自己的长处而沾沾自喜,也不要为自己的短处而悲观失望。惠施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说客和哲学家。魏王十分欣赏他的才学,虽然惠施是宋国人,但魏王仍将他视为上宾,经常听他讲学,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与他讨论天下形势。有一年,魏国的宰相死了,急需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接替,魏王首先便想到了惠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身上优秀的长处,换到另一个人身上,可能就变成了一无是处的短处;在一个人手里无所作为的短处,到了别人那里,又可能变成了人生通达的长处。这不是诡辩和谬论.是人生眼界的不同,把事情的作用改变了。  相似文献   

17.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我们的学生被老师这样要求着: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一定要“取长补短”(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诚然,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我们如果反过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也许会有另一番结果:一定要取长补短吗?我们认为的“长处”和“短处”就一定是学生的“长短”和“短处”吗?即使取了别人的长处就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短处吗?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中自己会失去些什么?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更多?脑科学和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18.
星言 《高中生之友》2023,(12):45-47
<正>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并为自己所用。懂得欣赏他人,善于赞美他人,敢于为他人鼓掌,是一种格局,更是一种智慧。懂得欣赏他人,才能让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中国有句古话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人各有长处和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懂得欣赏他人,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让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楚辞·卜居》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人也莫不如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若能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就会大大提高班级工作效能。一是要“见长识短”。清代学者魏源曾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知道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善于识别学生的“长”与“短”,并且长中识短,短中识长,才能做到知人善任。知人之长短,第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人。因为人的长短是相对的,首先相对于个体自身的各个方面而言,有短处…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家长》2013,(8):22-23
每个人都有他擅长和不擅长的,绝不可能每一项都做到最好。一个人要认识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这是一种智慧,所以明白到这一点。也是很可贵的。只有你自己清楚你的长处和短处,才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旁人的话才不会轻易影响你的心情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