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使用频率的角度来说明词语本身语义弱化的原因,通过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的统计对比,发现“这个”在口语语体中出现的频数远远高于书面语体,而话语标记正是其语义弱化的一个产物。在口语语体中,“这个”还有话语标记功能,即引发话轮和延展话轮。  相似文献   

2.
以约415万字的有声媒体与平面媒体语料库作为口语与书面语的代表,对其使用词汇进行定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书面语与口语的通用词主要为使用频度较高、且不带语体色彩的词语;不同之处则表现在口语使用了更多代词、语气词等具有口语特征的词语,且口语使用的单音词总量多于书面语.因此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应当遵循常用先学原则,抓住最大量的书、口常用单音词,之后再根据学生水平逐步向语体词推移.  相似文献   

3.
动宾式离合词的扩展式"V X O"离析结构具有语义上的离散性,其插入成分"X"的语义并不指向后面的中心语,而主要是指向句子中的谓语成分,且充当施事、感事、受事、与事等多种类型的论元角色.对离析结构的语义分析可以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离合词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诸如"坐车坐到郑州""喝酒喝到下午六点""唱歌唱到嗓子哑了"这类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很常见,这类结构由一个离合词AB加上述宾结构A到X构成。以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来看,"离合词AB+A到X"可被看作一个构式。该构式存在两个常用的构式义,一个是核心的表示致使-移动的构式义,如"坐车坐到郑州"、"唱歌唱到嗓子哑了",另一个是相对边缘的表示夸张的构式义,如"吹牛吹到天上""丢人丢到家"。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核心,分析该构式的进入成分,并以这两个不同构式义为出发点,解析离合词与该构式产生互动时所产生的压制。  相似文献   

5.
中介语的特征之一是语体模糊.基于语料库中介语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口语和书面语存在许多不同于本族语者的特点,仅在用词方面就表现为平均词长较短,而且缩略形式、第一、二人称代词、名词化词语、概念笼统的词语的使用频率皆与本族语者的语言相去甚远,呈现出较强的书面语口语化和口语的书面语化倾向,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引起这种语体混淆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型语料库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离合词逐个进行考察,得到大量有效数据,发现了离合词家族的一些词汇语义规律。离合词中,大部分是表示人的普通的日常生活行为的词。统计发现,离合词离析频率与普通的个人日常行为词的分布正相关,越是表现日常行为的词,其离析频率越高;离合词的离析形式特征与离合词的日常行为特征也具有密切关系,越是表现日常生活行为的离合词,离析形式越丰富。离合词大部分是自身动作行为词。离合词的这些语义特性跟说汉语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对比分析学习者语料库的方法,调查了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语体中对因果类连接词的使用特点,研究表明:(1)使用密度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中因果连接词的出现密度高于书面语;(2)使用丰富度方面,书面语语体高于口语语体;(3)口语化倾向方面,英语专业学生的书面中有较强的口语化倾向,表现在过度使用具有明显口语语体特征的so和because上。最后文章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正>英语语言具有明显的文体色彩,其中最常见的是口语语体和书面文体两大类.笔者现就英语的口语语体的基本特征作一分析,以供读者参考.一、英语口语的词汇特征不同的文体要求使用不同的词汇.口语语体要求使用口语词汇,书面语体要求使用书面词汇.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他们首先学会的都是口语词汇.一个英国人可能远在孩童时期就已经懂得了thin,fat,brave这些词,但当他接触到了emaciated(=thin),corpulent(=fat),valorous(=brave)这些词时,恐怕还要等他读了许多年书之后.因此,我们可以说,口语是第一位的,而书面语是第二位的.有些词语只能用于口语,而另一些则只能用于书面语.如果你不懂得这些,进而在日常生活中随便交谈时使用文雅的书面语,那就显得很不得体,进而使听者啼笑皆非.如果你问一位同学“你读过这本小说吗?”你一定会说:Have you read the novel?但是你如果说Have you perused the novel?别人定会说你故弄玄虚,矫揉造作,使人感到莫明其妙.因为peruse一词是很严肃而又郑重的书面语.不能随便地用于日常口语.  相似文献   

9.
语体学是一门崭新学科,为语言学界和语文教学界所普遍关注。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而且必须大量引进语体学知识。现代汉语的语体可以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在语文教学中二者不应该偏废。口语在社会交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常常是书面语不可能代替的。普希金说:“书面语由于使用谈话产生的语汇,它才是永远生动有色的。”书面语实际上也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口语的一种加工形式。谢尔巴院  相似文献   

10.
"整个一个X"格式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类口语习用语,在语义上指"简直(完全)是、简直(完全)像"之义.考究该格式内部语义,发现其可变成分"X"语义多样,同时该格式在独立成句和充当复句中分句时也可表现不同的语义特征.由此显示出该格式语义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1.
"人家"在现代汉语中的出现频率很高,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而且它能较多地出现在中介语语料库中,就表明外国学生在使用"人家"一词时确实存在一些偏误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其汉语本体研究及其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偏误分析不仅有助于明晰"人家"一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而且能帮助外国学生掌握其正确使用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学习汉语和使用汉语。  相似文献   

12.
张艳 《现代语文》2010,(7):72-72
语体根据表达内容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和科技语体;根据媒介形式可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语体有正式与非正式,广义与狭义之分。语体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形成并服从于言语交际需要的语言结构类型和方式,“我手写我口”忽略了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帮忙"为典型的离合词,它分开时为短语,合在一起时为词,与一般动词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语用功能和语素义凝固程度的角度来探究"帮忙"后能否接宾语的问题;从句法结构分析"帮忙"中间能否插入"着";从语素性质、语义功能和动作主体分别来看"帮忙"中的重叠式、补语和定语特征,及变式"忙…帮"的结构特点。最后针对于这些现象,从语法教学、教材编写和近义词辨析练习的角度,阐述对"帮忙"一类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离合词是一种"可离可合"的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离合词频繁使用于口语交际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教材中离合词的编排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离合词的教学效果。笔者选取广泛应用的《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系列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离合词的呈现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提出教材中关于离合词的几点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v+着”和“v+到”结构进行考察后发现,虽然两结构有时能互相替换,但进入两结构的动词具有完全不同的语义特征、句法特征和语体色彩。同时两个结构在功能方面亦存在差异,虽都不常出现于书面语色彩较强的语篇中,相比较而言,“v+着”结构的口语色彩更强。  相似文献   

16.
李曼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28-229
惯用语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广泛使用,是日语学习中的重要一环。然而一直以来日语教学中惯用语却未受到足够重视。惯用语中占比最大的是身体词惯用语,且使用频率很高。文章以"目"类惯用语为例,探讨惯用语教学思路,通过分析日语惯用语的语义和语义扩展模式,结合与汉语惯用语语义扩展的对比,提示一些惯用语教学思路,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掌握惯用语。  相似文献   

17.
刘莺  高圣兵 《文教资料》2008,(35):40-42
以W.Chafe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口语与书面语的文体有着本质区别,他们注意两者在措词和结构上的差异.M.A.K,Halliday等人从不同角度对口语和书面语进行了更为科学的考察,认为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传统地被视为口语或书面语所特有的结构,其实常在两种语体中交叠出现.两种语式并非对立、排斥的关系,而是互补和共生的关系.语用学理论源于对口头交际的重视,但又对语言使用的书面形式同样显示了极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判定"离合词"的性质需要区分词的储存状态与使用状态,"离合词"是语言系统中音义关系固定的词,它在言语语境中有构词语素离用和合用两种形式。中古以后白话中动补句法结构的发展成熟是复合词离用的外部诱因,支配式双音词语义结构特点及上古汉语奠定的单音语素占主体的词汇格局是复合词离用的潜在内因,复合词离用形式在语用中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韩彬 《初中生》2008,(3):34-36
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口语和书面语是两种不同的语体。它们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因此也就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体。 (一)词汇方面的差异 口语里常用单音节词,而书面语词汇里则包含大量的双音节词。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种语言既有共性也有区别,而在非正式口语中,其共性则显得尤为突出。这些共性主要产生于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语体差异。书面语中的一些超常结构在口语中的使用恰恰体现了口语简单平易的特点,而且这些结构与汉语有着更多的相似性。对英汉结构共性的了解有助于减少学习者在口语交流中对汉语思维的顾虑,增强口语表达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