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疫情防控常态化使得线上学习普遍化和电子设备使用经常化,也使得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利弊问题进一步凸显.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是学习、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受环境和教育观的影响,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也会给小学生带来一些危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克服这些不利影响,需要小学生自身、家长、学校及社会等各方正确认识其利弊,建立齐抓共管的...  相似文献   

2.
智能手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发展,使其成为最大的网络使用终端,而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简要分析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并论述学生手机成瘾的主要危害及教育策略,旨在有效解决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智能手机使用理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交流方式,同时使得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生出于心理原因不愿意动手学写汉字,更倾向于利用智能产品、计算机、智能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进行打字,极大程度地弱化了中国小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本文介绍了小学语文汉字的重要性,探讨其中汉字的书写规范与对应的社会规则的心理映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小学语文汉字教学,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基本的日常电子用品。文章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和过度使用手机对身体、心理和学业的影响,提出大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智能手机在给世人带来一些便利的同时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很多世人利用智能手机整日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等等.调查与了解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生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对于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具有一定意义.并对100位大学生分别进行1小时、2小时以及3小时的不间断上网或者打游戏的实验,旨在研究长时间利用智能手机进行上网或者打游戏对于大学生的视力影响及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6.
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已呈现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与依赖。本研究以“社会化”和“家校合作”作为讨论的切入点,了解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小学高年级学生与智能手机的互动关系,研究新媒体时代小学生社会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和对策,帮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协同家庭教育设计科学合理的手机使用、干预方案,从而有的放矢地培养、提升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能力和素养,促进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技的发展使得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彻底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广大小学生对智能手机了解及运用的程度不断加深,很多学生都已经配备了智能手机,这也为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思路与解决策略。语文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及核心素养形成的最有效途径。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多,很多小学生逐渐丧失了文字阅读的兴趣,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会影响到学生的良性发展。智能手机APP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及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中感知语文阅读带来的乐趣,进而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8.
《世界教育信息》2012,(19):79-80
据《韩国时报》2012年10月25日报道,目前韩国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成瘾问题比计算机上网成瘾问题更严重。韩国京畿道教育厅最近针对145.1万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66.9%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近10%的学生每日手机上网超过5小时,属上网成瘾高危险人群。每日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超过5小时的学生人数,随着就读年级或受教育阶段的升高而增加。该调查结果显示:47.6%的小学生、75.9%的初  相似文献   

9.
【活动背景】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社会交往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在交往中学会尊重他人、相互合作,形成社会意识等,逐步形成和发展各自的心理特征。同时,也正是在社会交往中,小学生出现了各种不良心理倾向和心理问题。因此,关注小学生的社会交往活动,研究小学生的社会交往心理,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交往心理辅导,对于促进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心理辅导成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向小学生渗透心理辅导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校的校风和班风建设都有直接关系。本文将首先分析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其次着重探讨提高小学生心理辅导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我国也深受影响,各大中小学紧急停课,实行严格的出入管控。在疫情影响下,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被束缚在狭窄的空间中,这对小学生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及时了解小学生心理情况,对小学生心理情绪进行疏导,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已经司空见惯,手机游戏已逐渐成为小学生课余娱乐的重要部分。很多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沉迷手游的行为嗤之以鼻,但又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认为孩子打手机游戏,应该分两方面看待:一方面,长时间沉迷严重伤害小学生身心健康,这种行为不可取;另一方面,手机游戏从内容到设计都能够牢牢地抓紧小学生的心,其中一定有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借鉴和学习的部分,把这些经验适当地迁移到教学中去,不失为转"危"为"机"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课件,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与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十分贴近,它通过多彩的有声世界为小学生们呈现出了语文不一样的精彩。本文对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小学生尽享语文课堂之快乐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心理焦虑的产生,对于人的生活会产生多种负面影响。对于心理条件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在生活中任何对其身心构成威胁的情况或者事故以及在学习中面临的压力和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小学生心理焦虑的产生。总结目前小学生产生心理焦虑的诸多原因,包括学校方面和家庭方面,以及小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同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个人对于解决小学生心理焦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熊英 《教师博览》2023,(12):28-29
开展小学生心理工作对落实“双减”政策至关重要。它既能让心理教师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又能让心理教师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文章从三个层面分析造成小学生心理状态不佳的原因,提出调整小学生心理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智能手机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智能手机在给学生带来必要帮助同时,也对其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面对问题,学校家长应采用"疏"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堵",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不论生理还是心理都还未成熟并且正在形成过程中,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每个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因此,探究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的发展尤为重要。为了小学生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有诸多的教育方法对小学生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思想政治学科中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咨询专业实践中对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绘本色彩和故事情节能引起小学生的视觉快感和兴趣,丰富的绘本故事为心理课堂提供很好的素材。文章阐述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以及绘本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小学心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绘本的五条策略。实践证明,绘本的使用能有效地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在小学心理课堂上,绘本教学模式逐渐得到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心理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特选取马鞍山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辅导前所有学生均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辅导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综合成绩、作业完成及时率及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得出结论:心理团体辅导能改善小学生学业拖延现象,提高小学生成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学生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