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咏雪诗趣品     
冬天到了,每当看到 飘飘的雪花,总会想起各 种各样的雪诗。 雪诗中的千古绝唱 当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大风大雪,处处银装素裹,一个晶莹世界;琼枝玉叶,宛如千树万树怒放的梨花。这一比喻,传神地描绘出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灵动,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富有神韵。 雪诗中最俚俗的,当首推唐朝张打油的那首《咏雪》“打油诗”了:“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因为雪大,才有了“江上一笼统”这种大全景式的远景;还有三个特写镜…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唐代诗人岑参,人们就会想到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尤其会对其中脍炙人口的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津津乐道。然而,我却更喜欢诗中的  相似文献   

3.
古人吟雪的诗句也不少见,如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算来也是一首为人称道的好诗。诗人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挂满枝头的雪,宛如一片片雪白的梨花,煞是赏心悦目。诗句通俗,形象鲜明,呈现在读者眼前的雪景是素雅而美丽的。不过读后细细品味,并无其他深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语出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而“雪”是诗人描写歌咏的核心。诗人把祖国北部边塞迅猛而来的飞雪,写得豪壮突兀,气势非凡。以花喻雪,并不是岑参的独创,而以  相似文献   

5.
文学创作追求色彩鲜明,形象突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称是这方面的典范,其中有六句诗最为典型,现作一浅析。(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用春天压枝欲低、花团锦簇的梨花盛开来写千树万树的雪枝雪条,首先给我们的印象是满眼是白,心里觉得很干净,很纯洁。另外,还有两个方面不能不说,一是写出了雪的立体感。读这两句诗,读者很容易体会到,不仅是地面上堆了一层厚厚的雪,而且雪上了树,意味着整个天空从下到上,无处不是雪。好大的雪啊!真乃是一个银白的世界。二是通过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写出了雪的生机,雪的美丽,雪的情感,这雪正…  相似文献   

6.
没有雪,冬天就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北方的雪.  相似文献   

7.
雪,下了一夜,很大,很美。现在还在下着。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突然从我的脑海里跳了出来。快上课了,我和孩子被这满天的“梨花”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8.
瑞雪图     
一年四季中,我很喜欢冬天。为什么我会喜欢寒冷的冬天呢?因为我喜欢下雪。早上起来,就发现下雪了,到处都是银白的一片。我不禁想起了大诗人岑参的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远  相似文献   

9.
没有雪,冬天就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北方的雪。有闲情逸致么?你可独倚西窗闲读雪,去数"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的雪花,看  相似文献   

10.
达亮 《初中生》2008,(2):20-21
没有雪,冬天就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北方的雪.   ……  相似文献   

11.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中"忽如"一词的解释至今没有定论,比较常见的看法是将其译为"忽然好像",或是"好像"。实则此中的"忽如"是一个附加式合成双音词,义同"忽然",可译为"一下子,突然地","如"为词尾,无实义。结合先秦文献和中古文献用例,推断"如"是一个源于先秦文献中的衬字成分,其作为汉语复音词的基因,在中古汉语中广泛作为构词语素使用。基于此,我们判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可译为:"(仿佛)一夜春风吹过,突然间千树万树的梨花都开了"。  相似文献   

12.
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咏雪之千古名句。有“高格”的,自然就有“低格”的,兹录两首“低格”的咏雪诗于下:  相似文献   

13.
冬的前奏     
12月19日 雪 那天早上,拉开窗帘,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映人眼帘。下雪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好一派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和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唐诗中有很多咏雪名句。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神奇的比喻,写漫天大雪的动态,颇富浪漫色彩,用梨  相似文献   

1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被人们誉为咏雪的千古佳句。教师讲授本文时,于此句也是津津乐道。细细品味,我们可以描绘出这样的图景:好大的雪!一夜之间,雪压冬林,一团团,一簇簇,万树干枝,宛若争春的梨花灿然盛开。雪来之奇,雪景之美,观赏者心情之惊喜,无不跃然于纸上。它想象之奇丽,意境之精美,咏雪,它是当之无愧的名句。  相似文献   

16.
朱小伍 《湖南教育》2003,(23):53-53
从春秋到晚清,我国诗歌中上出现了难以计数的咏雪诗句,它们组成了一幅绵长的瑰丽画卷,展现出雪在诗歌中独特的艺术魅力。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它融情于景,用纷纷扬扬的大雪烘托征人归来时的黯然神伤,蕴藉典雅,耐人寻味。以雪入诗,抒发情感,可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正因如此,“雪”才成为文人们歌咏不衰的艺术形象。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雪景颇为壮观。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但诗中大部分笔墨都用来歌咏边塞早雪的奇异景象。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人…  相似文献   

17.
古典之殇     
正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吾等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是亲历过的。满嘴冰激凌的现代孩子,谁堆过雪人?谁滚过雪球?令之  相似文献   

18.
    
有人爱露,爱它的晶莹剔透,爱它的娇小玲珑;古人有诗云:“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有人爱雪,爱她的洁白,爱它的淡雅;诗家称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却对雨情有独钟,爱它四季不同,特点各异.  相似文献   

19.
一片叶子     
人们的目光总是习惯聚焦在自然界最壮美的景物上:东去一江的澎湃,西落一日的凄美,湖边一山的离耸。诗人们也常常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连瘦弱娇小的小草也能聚寡成众,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乱花渐人迷人眼,  相似文献   

20.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咏雪"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历代不乏佳句名篇。王维的"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写得浑然敦厚;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洋溢着绮丽芬芳;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驰骋着诗人浪漫想象,论名篇则有谢庄的《雪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